我国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生源地助学贷款是近年来我国在探索助学贷款体制机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全新的贷款形式,比较符合我国基本国情,较好地满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贷款需求。经过国家开发银行和各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的共同努力,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目前已取得突破性进展,覆盖范围逐步扩大,贷款规模迅速增长,已成为我国助学贷款市场的主流模式。但是,国家开发银行在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难题,包括理论上的困境与制度上的缺陷。为了促进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 本文首先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准公共物品供给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三个方面对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接着从制度解析、发展历程、业务流程和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四个方面介绍了我国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发展现状。然后,对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助学贷款项目进行了案例分析,并提炼出了对我国的经验借鉴。在生源地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设计中,针对信息不对称、准公共物品供给、制度运行成本以及权责分配的问题,本文分别提出了个人征信系统、信息沟通反馈机制、贷后管理系统,合理的监管容忍度、新的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更多的市场主体,互联网金融技术以及资助中心权责再分配这几大方案进行了解决。
【关键词】:生源地助学贷款 国家开发银行 困境 可持续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832.4;G526.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插图索引9-10
- 附表索引10-11
- 第1章 绪论11-18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11-12
- 1.1.1 选题背景11
- 1.1.2 选题意义11-12
- 1.2 文献综述12-16
- 1.2.1 对生源地助学贷款现状的研究12-13
- 1.2.2 对生源地助学贷款优劣势的研究13-14
- 1.2.3 对生源地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研究14-16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16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16-18
- 第2章 我国生源地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18-21
- 2.1 生源地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的定义18-19
- 2.2 生源地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19-21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19
- 2.2.2 准公共物品及其供给理论19-21
- 第3章 我国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发展现状与困境分析21-34
- 3.1 我国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发展历程21-23
- 3.1.1 我国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实施背景21
- 3.1.2 我国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历史阶段21-23
- 3.2 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制度解析23-29
- 3.2.1 生源地助学贷款的优势23-25
- 3.2.2 生源地助学贷款的业务政策25-27
- 3.2.3 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流程27-29
- 3.3 我国生源地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29-34
- 3.3.1 生源地助学贷款的信息不对称难题29
- 3.3.2 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准公共物品供给难题29-30
- 3.3.3 生源地助学贷款的运作成本问题30-32
- 3.3.4 生源地助学贷款主体的权责分配问题32-34
- 第4章 孟加拉乡村银行助学贷款的经验借鉴34-41
- 4.1 案例选取的背景分析34-35
- 4.2 对孟加拉乡村银行助学贷款的评价35-36
- 4.3 孟加拉乡村银行助学贷款对我国的借鉴36-41
- 4.3.1 加强对借款人的还款理念教育36-38
- 4.3.2 加强对借款人的道德约束38
- 4.3.3 确定合理的贫困生认定资格38-39
- 4.3.4 设计更加合理优惠的助学贷款利率39-40
- 4.3.5 向借款学生提供就业协助40-41
- 第5章 我国生源地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设计41-48
- 5.1 针对信息不对称难题的设计方案41-44
- 5.1.1 完善个人征信系统41-42
- 5.1.2 建立信息沟通反馈机制42-43
- 5.1.3 更新贷后风险管理体系43-44
- 5.2 针对准公共物品供给难题的设计方案44-46
- 5.2.1 放宽对银行的监管容忍度44-45
- 5.2.2 引入新的贷款风险补偿机制45-46
- 5.2.3 允许更多主体进入助学贷款市场46
- 5.3 运用互联网金融技术降低制度运行成本46
- 5.4 合理分配县级资助管理中心的权责46-48
- 结论48-50
- 参考文献50-53
- 致谢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园园;周亚;李克强;;生源地助学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2 徐莉萍;;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在中国的实践[J];财经科学;2007年04期
3 朱瑜瑜;;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SWOT分析及其对策[J];高等理科教育;2010年03期
4 臧兴兵;;国际经验对我国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教益[J];高等理科教育;2011年05期
5 杨华玲;;甘肃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现状调查分析[J];西部法学评论;2010年03期
6 房红;;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传统金融发展理论的比较与创新[J];经济体制改革;2011年03期
7 黄儒靖;中国助学贷款的制度设计与选择[J];经济问题探索;2003年10期
8 仵志忠;信息不对称理论及其经济学意义[J];经济学动态;1997年01期
9 李炳炎;王冲;;阿玛蒂亚·森的发展观及其对我国实现科学发展的启示[J];经济学家;2012年02期
10 江西财经大学国际学院课题组;;中部地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调研报告[J];金融与经济;2010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宋振;国家助学贷款模式创新及运行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2 马建霞;普惠金融促进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98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79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