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历史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3 16:07
本文关键词: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历史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全国抗日战争的爆发,南京国民政府和中国共产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在奉行“党外合作”方针的大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有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机会,陕甘宁边区成为全国各大抗日根据地的领导中心。土地革命时期已得到初步发展的陕甘宁边区,后期在中共中央的直接领导下,革命根据地的教育也日趋成熟。尽管当时各方面条件异常艰苦,中共中央仍努力团结一切力量进行全民族抗日,发展国防教育、平民教育,历史教育在当时“被视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国防”①,故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陕甘宁边区建立后,中共中央提出了适应时局的教育方针,即“改变教育的旧制度、旧课程,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②,1937年至1938年,历史教育作为国防教育的重要部分被逐渐地建立起来,此时并未得到足够的发展;1938年至1942年,随着各项工作的稳定发展,历史教育不断地走向成熟,确立了以干部教育为主,同时普及历史常识教育的教育模式;1942年至抗战结束,随着党中央对干部思想教育的加深以及各学校建设的成熟,历史教育也走上相对正规的道路,为新中国建立后历史教育的正规化奠定了基础。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历史教育,从教育思想方面来讲,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强调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念,毛泽东等领导人的思想对于历史教育也有相当的影响;就教育内容的编排来讲,一方面是普及平民教育中的基础历史知识,如通过《千字文》等课文内容,另一方面是强调以近代历史为主的教学内容,强调的是农民及农民战争对于历史的推动作用,强调的是近代屈辱的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以利于国防教育;从教学的层次来讲,有高等教育、初等教育和国民教育三大层次;从课程设置方面来讲,随着年级的升高,历史科目所占的教学时间比例是不同的。 陕甘宁边区历史教育的特点,陕甘宁边区的历史教育的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边区建设服务,尤其是近代中国史及世界史的教育;同时历史教育在学校课程规模、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等方面呈现出合理性。陕甘宁边区的历史教育的经验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另一方面,相交之下的不足之处值得后人以其为鉴。陕甘宁边区对于历史教育的探索,是新中国建立前的一次较为成熟的探索,对于当下历史教育改革有以下两点启示:一、历史教育要与现实结合,为现实服务;二、注重历史教育对于民族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抗战时期 陕甘宁边区 历史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529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引言10-16
- 1.1 问题的提出10-11
- 1.2 研究现状11-14
- 1.3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14
- 1.4 研究方法14
- 1.5 时间、范围的界定14-16
- 第二章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历史教育发展概述16-24
- 2.1 1937 年至 1938 年的“创立”阶段16-18
- 2.1.1 历史教育创立的背景16-17
- 2.1.2 学校历史教育的建立17-18
- 2.2 1939 年至 1942 年的“发展”阶段18-20
- 2.2.1 时局的变化18
- 2.2.2 历史教育发展的状况18-20
- 2.3 1942 年至抗战结束时的“转变”阶段20-24
- 2.3.1 历史教育发生转变的原因20-21
- 2.3.2 历史教育转变的表现21-24
- 第三章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历史教育的指导思想及实施过程24-32
- 3.1 历史教育的指导思想24-27
- 3.1.1 中共中央历史教育思想指导24-26
- 3.1.2 指导思想不同时期的转变及特点26-27
- 3.2 历史教育内容的编排27-29
- 3.2.1 学校历史教育内容的编排28-29
- 3.3 历史教育课程的设置29-32
- 第四章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历史教育的特点及经验启示32-42
- 4.1 陕甘宁边区历史教育的特点32-35
- 4.1.1 历史教育思想鲜明的政治性32-33
- 4.1.2 学校历史课程设置的合理性33-35
- 4.2 陕甘宁边区历史教育的经验35-37
- 4.2.1 陕甘宁边区历史教育形式灵活35-36
- 4.2.2 陕甘宁边区历史教育的不足36-37
- 4.3 陕甘宁边区历史教育对现今的启示37-42
- 4.3.1 历史教育与现实结合,为现实服务37-38
- 4.3.2 注重历史教育对于民族精神的培养38-42
- 结语42-44
- 参考文献44-48
- 致谢48-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立新;从两宋蒙学教材看中国古代历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潘舰萍;浅论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历史教育思想[J];党政干部论坛;1997年08期
3 邢克鑫;党在抗战时期关于历史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4 胡占君;毛泽东民主革命时期历史教育思想浅探[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赵亚夫;追寻历史教育的本义——兼论历史课程标准的功能[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03期
6 叶小兵;;《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的新变化[J];历史教学(中学版);2012年04期
7 张剑平;;延安时期的干部历史教育[J];中国农业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Z1期
8 辛安亭;深入浅出——陕甘宁边区编写教材的经验[J];课程.教材.教法;1981年02期
9 辛安亭;启发心智——陕甘宁边区编写教材的经验[J];课程.教材.教法;1981年03期
10 王铎全;;斯大林与中学历史教学[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本文关键词: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历史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45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84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