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贵州省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4 12:11

  本文关键词:贵州省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社会各界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关注,相关研究结果也表明,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不容乐观。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的生理、心理、文化知识、社会阅历都在发展变化,在学习压力、人际交往、情感等方面都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困惑,如果不及时调整,很可能会对他们的一生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及对策研究问题意义重大。 本文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对贵州省不同类型的18所高中共1783名高中生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从性别、民族、年级、学校类型、学生来源、心理课开展情况、心理服务这几个方面进行量表10个维度的差异检验,结果显示: 1、在焦虑和抑郁两个因子上女生得分高于男生;在心理不平衡因子上男生的得分高于女生的得分;量表其他因子上不存在性别差异。 2、人际关系紧张与敏和感适应不良两个因子上贵州省汉族高中生的得分略高于少数民族高中生,但差异不显著;在其他因子上贵州省汉族高中生的得分均略低于少数民族高中生,但差异在统计学上不显著。 3、在偏执、人际关系紧张和敏感、抑郁和心理不平衡等因子上各年级间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强迫和焦虑两个因子的年级差异边缘显著。 4、量表10个因子的学校类型差异均达到统计学上的显着水平。 5、不同来源的学生在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焦虑和适应不良等因子上的得分差异显著,在偏执和情绪不平衡两个因子上的得分达到边缘显著。 6、心理课程开展情况对强迫症状、敌对、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和心理不平衡等因子影响较大,得分差异显著。 7、所有的因子都存在着显著的不同心理服务满意情况造成的差异。 为提高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我们认为,针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有体系性的对策,绝非单方面的力量能够达到理想效果,社会、学校、家庭、学生本人都应该成为体系中的一员。成立专门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完善心理健康咨询社会机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学科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在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家校联合,提高家长心理健康教育水平;鼓励学生正视自身心理问题,采取不回避、积极的态度,,及时通过学校心理教师、心理咨询等途径缓解自身心理问题。
【关键词】:高中生 心理健康 成因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441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引言9-19
  • 1.1 问题的提出9-11
  • 1.1.1 问题提出的背景9-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文献综述11-15
  • 1.2.1 国外研究综述11-12
  • 1.2.2 国内研究综述12-15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15-18
  • 1.3.1 心理健康15-16
  • 1.3.2 心理健康标准16-17
  • 1.3.3 高中生心理健康标准17-18
  • 1.4.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18-19
  • 1.4.1 研究对象18-19
  • 1.4.2 研究方法19
  • 1.4.3 论文创新点19
  • 第二章 贵州省高中生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及现状分析19-33
  • 2.1 施测19-20
  • 2.2 数据管理与统计20
  • 2.3 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20-32
  • 2.3.1 贵州生高中生在量表各维度上的得分基本情况20
  • 2.3.2 贵州省高中生在量表各维度得分分布基本情况20-22
  • 2.3.3 贵州省高中生在各个因子上得分的差异检验22-32
  • 2.3.3.1 男、女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与分析22-23
  • 2.3.3.2 不同民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与分析23-25
  • 2.3.3.3 不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与分析25-26
  • 2.3.3.4 不同学校类型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与分析26-27
  • 2.3.3.5 不同学生来源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与分析27-29
  • 2.3.3.6 不同心理课开课情况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与分析29-30
  • 2.3.3.7 不同心理服务情况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与分析30-32
  • 2.4 贵州省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现状分析32-33
  • 第三章 贵州省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成因分析33-36
  • 3.1 社会因素34
  • 3.2 学校因素34-35
  • 3.3 家庭因素35
  • 3.4 学生本人因素35-36
  • 3.4.1 生理方面35-36
  • 3.4.2 心理方面36
  • 第四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探研究36-44
  • 4.1 社会方面36-38
  • 4.1.1 成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37
  • 4.1.2 多渠道开设心理咨询平台37
  • 4.1.3 加大对农村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关注度37-38
  • 4.2 家庭方面38-39
  • 4.2.1 提升家长心理健康教育意识38
  • 4.2.2 家校联合,形成合力38-39
  • 4.3 学校方面39-44
  • 4.3.1 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39-40
  • 4.3.1.1 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视39
  • 4.3.1.2 心理教师专业素质令人担忧39
  • 4.3.1.3 教师队伍心理问题不容忽视39-40
  • 4.3.1.4 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视40
  • 4.3.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策40-44
  • 4.3.2.1 学校成立专业有效的心理咨询室40
  • 4.3.2.2 有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40-41
  • 4.3.2.3 开设规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41-42
  • 4.3.2.4 有效开设心理咨询服务42
  • 4.3.2.5 关注教师心理状况42-43
  • 4.3.2.6 将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渗透到各学科43
  • 4.3.2.7 分性别开展心理健康教育43-44
  • 4.3.2.8 分年级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44
  • 参考文献44-45
  • 后记45-46
  • 附录46-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林崇德;积极而科学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叶一舵;心理健康标准及其研究的再认识[J];东南学术;2001年06期

3 邓稳根,雷良忻,曹伴好;江西省城市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4期

4 李太宇;曹鹏飞;;西方国家心理健康概念的界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李伯仁;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行为特征及其教育引导[J];天津教育;2000年04期

6 关彩萍,王芳芳;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1年05期

7 张大均,刘衍玲;高中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1年01期

8 王极盛,丁新华;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2年05期


  本文关键词:贵州省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55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855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2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