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化背景下高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内容体系建构
发布时间:2017-04-04 21:10
本文关键词:教师专业化背景下高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内容体系建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师范教育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其《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承担着培养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任务,它对师范生未来能够独立、合作或引领教育技术应用与创新起着基础性作用。因此,在教师专业化背景下重新审视和建构高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内容,对培养师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和教师专业化发展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研究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背景下,强调知识的基础性与延伸性。通过对部分所选取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材内容比较,发现不同的教材内容体系存在差异,它反映了人们对该课程价值取向认识的不同,这引起本人的研究兴趣。本人在相关课程理论指导下,首先对课程目标进行了分析,依据社会、学科和学生对现代教育技术的需求,按照课程目标设置原则的要求,确定了高师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目标。然后在该课程目标的指导下,通过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明确了高师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应知应会,并运用奥苏伯尔的迁移理论将其划分为七个模块,接着对每个模块进行了内容设计。为进一步保证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对教育技术专家和一线中学教师进行访谈,最后根据访谈结果对所得课程内容体系进行了修改和完善,最终将高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内容确定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师专业化发展、信息化教学环境、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基于网络平台的教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五大模块。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 现代教育技术 内容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40-057;G652.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8
- 第一章 绪论8-19
- 1.1 问题的提出8-11
- 1.2 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11-14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11-12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12-14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14-17
- 1.3.1 教师专业化14
- 1.3.2 教师专业化阶段论14-15
- 1.3.3 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15-16
- 1.3.4 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师专业化16-17
- 1.4 研究的思路与流程图17-18
- 1.5 研究的方法18
- 1.5.1 文献研究法18
- 1.5.2 问卷调查法18
- 1.5.3 访谈法18
- 1.6 研究的创新与意义18-19
- 第二章 高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基础19-22
- 2.1 泰勒原理19-20
- 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20
- 2.3 多元智力理论20-21
- 2.4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21-22
- 第三章 高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目标研究22-31
- 3.1 课程目标的定位及与临界概念的关系22-23
- 3.2 高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目标制定的依据23-26
- 3.2.1 当代社会对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要求23-24
- 3.2.2 学科自身发展需求24
- 3.2.3 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结构体系24-26
- 3.3 高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目标制定的基本原则26-27
- 3.3.1 注重知识与技术的基础性原则27
- 3.3.2 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27
- 3.3.3 重视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则27
- 3.4 高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目标27-31
- 3.4.1 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28
- 3.4.2 认识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重要性及其对教学效果的优化作用28
- 3.4.3 熟悉信息化教学环境,掌握各种媒体设备的使用方法28-29
- 3.4.4 能够获取和加工数字化教学资源,完成多媒体课件的制作29
- 3.4.5 能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29
- 3.4.6 能够实施基于网络的课堂教学并利用网络进行学习29-30
- 3.4.7 能够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30-31
- 第四章 高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内容体系建构31-50
- 4.1 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应知应会研究31-41
- 4.1.1 新入职教师现代教育技术需求调查31-39
- 4.1.2 《标准》中对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要求39
- 4.1.3 《专业标准》中对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要求39-41
- 4.2 高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模块体系41-42
- 4.3 高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内容体系42-50
- 4.3.1 教师专业化发展对课程内容建构的影响42
- 4.3.2 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42-43
- 4.3.3 高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模块内容43-50
- 第五章 研究结果的反思性访谈50-53
- 5.1 访谈对象及访谈内容50-51
- 5.1.1 访谈对象50
- 5.1.2 访谈内容50-51
- 5.2 访谈结果及反思51
- 5.2.1 教育技术专家访谈结果及反思51
- 5.2.2 一线中学教师访谈结果及反思51
- 5.3 高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内容体系框架51-53
- 第六章 结语53-55
- 6.1 研究的总结53
- 6.2 研究的不足53-54
- 6.3 后续工作54-55
- 附录A55-58
- 附录B58-59
- 附录C59-60
- 参考文献60-63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63-64
- 致谢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克抗;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2 何克抗;;关于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论证与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3 瞿X;樊碚;;论免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4 白益民;教师的自我更新:背景、机制与建议[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4期
5 周艳华;关于高师院校教师职前教育中存在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16期
6 陈萍;;对“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实施的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陈维维;杨欢;;职前教师教育中教育技术能力体系及其建构[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詹艺;任友群;;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的内涵及其研究现状简述[J];远程教育杂志;2010年04期
9 何克抗;;正确理解“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目的、意义及内涵[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11期
10 吴芸;刘向敏;沈书生;;新版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解读及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08年11期
本文关键词:教师专业化背景下高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内容体系建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59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85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