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大学生基本心理需要、自我概念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8 16:08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基本心理需要、自我概念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社会适应,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后与环境达到平衡、和谐的状态的过程。基本心理需要是自我决定理论的基本概念,这一理论认为,,基本心理需要是心理成长整合与幸福感的必要条件。自我概念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自己稳定的评价与认识。本文立足于影响社会适应的内部因素,调查了大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自我概念与社会适应的状况并进一步探讨了他们三者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河北石家庄市5所高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得到有效问卷894份,以中文版基本心理需要满足量表、Wallace自我概念量表和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作为研究工具,之后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差异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数据处理方法。得出如下结论: 1.大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程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女生的关系需要满足程度高于男生。文史类学生的胜任需要满足程度高于理工类的学生。独生子女的自主需要满足程度高于非独生子女。学生干部的三种需要满足程度均高于非学生干部。一年级的自主需要、关系需要满足程度均高于其他三个年级。性别与年级存在交互作用,大一男生的总的需要满足水平高于其他三个年级的男生,大二女生的总的需要满足水平高于大二男生。 2.大学生的自我概念总体上较为积极。女生的自我概念较男生而言更积极,学生干部的自我概念得分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大一年级的自我概念与其他三个年级存在显著差异,大二年级成为转折点。性别与家乡所在地存在交互作用,表现为在城市和农村,女生自我概念比男生积极。 3.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独生子女的自我适应、校园适应、人际关系适应、择业适应与满意度状况均高于非独生子女。除了情绪适应外,学生干部的适应状况均优于非学生干部。在学习适应上文史类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理工类学生。在年级上,一年级的社会适应、人际关系适应、校园适应、择业适应等维度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年级,二年级出现回落点。男生的自我适应状况优于女生。 4.社会适应总分及各维度分与基本心理需要总分及自主需要、关系需要、胜任需要三种需要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社会适应总分及各维度与自我概念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基本心理需要总分及三种需要与自我概念呈现显著正相关。 5.大学生的自主需要、关系需要和胜任需要均对社会适应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 自我概念对社会适应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6.自我概念在基本心理需要与社会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程度既可以直接影响社会适应,又可以通过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间接地对社会适应造成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 基本心理需要 自我概念 社会适应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目录8-11
  • 引言11-12
  • 1 文献综述12-24
  • 1.1 基本心理需要的研究综述12-16
  • 1.1.1 自我决定理论12
  • 1.1.2 基本心理需要的界定12-13
  • 1.1.3 基本心理需要理论的主要假设13-14
  • 1.1.4 基本心理需要的相关研究14-16
  • 1.2 自我概念的研究综述16-18
  • 1.2.1 自我概念的定义16-17
  • 1.2.2 自我概念的结构17-18
  • 1.3 社会适应的研究综述18-22
  • 1.3.1 社会适应的定义18-20
  • 1.3.2 社会适应的结构20-21
  • 1.3.3 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21
  • 1.3.4 社会适应的测量21-22
  • 1.4 基本心理需要、自我概念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22-24
  • 1.4.1 基本心理需要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22-23
  • 1.4.2 基本心理需要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23
  • 1.4.3 自我概念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23-24
  • 2 问题的提出24-27
  • 2.1 研究意义25
  • 2.1.1 理论意义25
  • 2.1.2 实践意义25
  • 2.2 研究假设25-27
  • 3 研究方法27-30
  • 3.1 研究对象27
  • 3.2 研究工具27-29
  • 3.3 研究程序29
  • 3.4 数据处理29-30
  • 4 研究结果30-47
  • 4.1 大学生基本心理需要的研究结果30-34
  • 4.1.1 大学生基本心理需要的总体情况30
  • 4.1.2 大学生基本心理需要总分及各维度分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30-33
  • 4.1.3 大学生基本心理需要总分的多因素方差分析33-34
  • 4.2 大学生自我概念的研究结果34-37
  • 4.2.1 大学生自我概念的总体情况34-35
  • 4.2.2 大学生自我概念总分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研究35-36
  • 4.2.3 大学生自我概念总分的多因素方差分析36-37
  • 4.3 大学生社会适应的研究结果37-40
  • 4.3.1 大学生社会适应的总体情况37
  • 4.3.2 大学生社会适应总分及各维度分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研究37-40
  • 4.3.3 大学生社会适应总分的多因素方差分析40
  • 4.4 大学生基本心理需要、自我概念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40-47
  • 4.4.1 大学生基本心理需要、自我概念与社会适应的相关分析40-43
  • 4.4.2 大学生基本心理需要、自我概念对社会适应的回归分析43-44
  • 4.4.3 自我概念在大学生基本心理需要与社会适应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44-47
  • 5 讨论与建议47-60
  • 5.1 大学生基本心理需要的特点47-51
  • 5.1.1 大学生基本心理需要的总体状况分析47
  • 5.1.2 大学生基本心理需要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47-51
  • 5.2 大学生自我概念的特点51-52
  • 5.2.1 大学生自我概念的总体状况分析51
  • 5.2.2 大学生自我概念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51-52
  • 5.3 大学生社会适应的特点52-55
  • 5.3.1 大学生社会适应的总体状况分析52-53
  • 5.3.2 大学生社会适应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53-55
  • 5.4 大学生基本心理需要、自我概念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特点55-56
  • 5.4.1 大学生基本心理需要、自我概念与社会适应的相关分析55
  • 5.4.2 大学生基本心理需要、自我概念对社会适应的回归分析55-56
  • 5.4.3 自我概念在大学生基本心理需要与社会适应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56
  • 5.5 建议56-60
  • 5.5.1 满足基本心理需要,培养积极自我概念57
  • 5.5.2 针对不同学生隐性变化期——加大对大二年级群体的关注57-58
  • 5.5.3 善于利用“学生干部”角色对学生心理影响上的积极作用58
  • 5.5.4 改变传统意识,关注非弱势性别角色——男性58
  • 5.5.5 调整高校理工类科目的培养与教学方法,促进知识更好地应用58-59
  • 5.5.6 提高独生子女的自主意识与能力,促进非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能力59
  • 5.5.7 丰富农村学生的生活经验59-60
  • 6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60-61
  • 结论61-63
  • 参考文献63-71
  • 附录71-75
  • 后记75-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建平;;自我概念研究述评[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陶沙;从生命全程发展观论大学生入学适应[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 金盛华;自我概念及其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4 董建英;关于独生子女大学生人格特征研究的反思[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5 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 ,方晓义,沃建中,蔺秀云;《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2期

6 王学臣,牛庆忠;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状况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年04期

7 翟亚奇;李利娜;;医护人员总体幸福感与自我和谐及其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2期

8 风笑天;;中国第一代城市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J];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9 刘化英;罗杰斯对自我概念的研究及其教育启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10 刘晶波;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特点及其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基本心理需要、自我概念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32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932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8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