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者视角下混合学习中师生互动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4 06:46
混合学习是多种学习方式的融合,由于其固有的属性,导致混合学习中教学内容组织、学习活动及师生互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混合学习中的师生互动包括教师与学习者的互动、学习者之间的互动、教师与助学者的互动、学习者与助学者的互动,其互动策略是:明确主体角色定位,帮促职能发挥;设计破冰活动,营造良性互动氛围;制定互动评价标准,及时反馈与总结。
【文章来源】:职业技术教育. 2018年32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混合学习中师生互动本体探索
(一) 混合学习中师生互动相关理论研究
1. 活动理论
2. 符号互动理论
(二) 基于混合学习的师生互动关系的内涵研究
1. 互动的内涵
2. 混合学习中的师生互动
(三) 混合学习中师生互动类型研究
1. 教师与学习者的互动
2. 学习者之间的互动
3. 教师与助学者的互动
4. 学习者与助学者的互动
二、师生互动关系机理研究
(一) 混合学习师生互动的内在规律分析
(二) 混合学习师生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三、混合学习师生互动的策略
(一) 明确主体角色定位, 帮促职能发挥
(二) 设计破冰活动, 营造良性互动氛围
(三) 拟定互动问题支架, 增加互动的针对性
(四) 制定互动评价标准, 及时反馈与总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数据时代的师生互动:机遇、挑战与策略[J]. 蔡静,田友谊. 教育科学研究. 2016(10)
[2]1:1数字化环境下课堂教学互动行为的分析研究[J]. 韩后,王冬青,曹畅. 电化教育研究. 2015(05)
[3]提升在线学习参与度和学习效果的策略探究及有效性分析[J]. 沈欣忆,胡雯璟,Daniel Hickey. 中国电化教育. 2015(02)
[4]基于翻转课堂的参与式教学模式师生互动效果研究[J]. 叶冬连,万昆,曾婷,毛杰键. 现代教育技术. 2014(12)
[5]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研究[J]. 杜永强,陈柏华. 教育科学研究. 2014(10)
[6]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深度互动影响因素分析[J]. 赵呈领,闫莎莎,杨婷婷.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3(01)
[7]师生互动的协同机制:要素解构与策略探讨[J]. 李颖,张伟平. 教育探索. 2012(12)
[8]课堂教学互动及其优化策略——符号互动理论的视角[J]. 李如密,刘伦. 教育科学研究. 2012(10)
本文编号:2956345
【文章来源】:职业技术教育. 2018年32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混合学习中师生互动本体探索
(一) 混合学习中师生互动相关理论研究
1. 活动理论
2. 符号互动理论
(二) 基于混合学习的师生互动关系的内涵研究
1. 互动的内涵
2. 混合学习中的师生互动
(三) 混合学习中师生互动类型研究
1. 教师与学习者的互动
2. 学习者之间的互动
3. 教师与助学者的互动
4. 学习者与助学者的互动
二、师生互动关系机理研究
(一) 混合学习师生互动的内在规律分析
(二) 混合学习师生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三、混合学习师生互动的策略
(一) 明确主体角色定位, 帮促职能发挥
(二) 设计破冰活动, 营造良性互动氛围
(三) 拟定互动问题支架, 增加互动的针对性
(四) 制定互动评价标准, 及时反馈与总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数据时代的师生互动:机遇、挑战与策略[J]. 蔡静,田友谊. 教育科学研究. 2016(10)
[2]1:1数字化环境下课堂教学互动行为的分析研究[J]. 韩后,王冬青,曹畅. 电化教育研究. 2015(05)
[3]提升在线学习参与度和学习效果的策略探究及有效性分析[J]. 沈欣忆,胡雯璟,Daniel Hickey. 中国电化教育. 2015(02)
[4]基于翻转课堂的参与式教学模式师生互动效果研究[J]. 叶冬连,万昆,曾婷,毛杰键. 现代教育技术. 2014(12)
[5]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研究[J]. 杜永强,陈柏华. 教育科学研究. 2014(10)
[6]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深度互动影响因素分析[J]. 赵呈领,闫莎莎,杨婷婷.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3(01)
[7]师生互动的协同机制:要素解构与策略探讨[J]. 李颖,张伟平. 教育探索. 2012(12)
[8]课堂教学互动及其优化策略——符号互动理论的视角[J]. 李如密,刘伦. 教育科学研究. 2012(10)
本文编号:29563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956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