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技术崇拜”:症候、成因与治理
发布时间:2021-02-01 11:39
技术崇拜可概括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技术的过度依赖并蜕变为一种惯性或惰性,表现出对技术效用的乌托邦式幻想、对技术"养眼"效果的精神依赖、技术运用行为的"戒断症状"与技术使用寿命取决于学生的"耐受性"等症候,这与工具理性支配下的思维偏差、多重心理效应挤压下的理性阙如、对教学现代化内涵误读下的认知谬误以及视觉传播时代际遇等密切相关。为此,亟须通过对技术与教学关系的认识由"空想"转向"科学"、以教学艺术的"养心"延展技术手段的"养眼"、技术运用活动由"非理性"走向"理性"、学校等组织指导技术运用水平由"低层次"转向"高层次"以及课堂教学评价由"技术运用"转向"教学质量"等途径来治理技术崇拜。
【文章来源】:电化教育研究. 2018,39(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课堂教学中“技术崇拜”的现实症候
(一) 对技术效用寄予乌托邦式幻想
(二) 对技术“养眼”效果的精神依赖
(三) 技术运用行为的“戒断症状”
(四) 技术使用寿命取决于学生的“耐受性”
二、课堂教学中“技术崇拜”的流弊
(一) 将立体化的教学实践作线性化解读
(二) 教师主体性的“退隐”
三、课堂教学中“技术崇拜”的成因探寻
(一) 工具理性支配下的思维偏差
(二) 多重心理效应挤压下的理性阙如
(三) 对技术功能和教学现代化内涵误读下的认知谬误
(四) 视觉传播时代际遇下的“自投罗网”
四、课堂教学中“技术崇拜”治理的基本路向
(一) 对技术与教学关系的认识由“空想”转向“科学”
(二) 以教学艺术的“养心”延展技术手段的“养眼”
(三) 技术运用活动由“非理性”走向“理性”
(四) 学校等组织指导技术运用水平由“低层次”转向“高层次”
(五) 课堂教学评价由“技术运用”转向“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技术是如何改变教育的?——兼论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J]. 王竹立. 电化教育研究. 2018(04)
[2]从技术批判反观教育技术的伦理性[J]. 王康宁,于洪波. 电化教育研究. 2015(09)
[3]教学实践与教师专业发展[J]. 钟启泉. 全球教育展望. 2007(10)
[4]以队伍建设为突破口 全面促进“两课”教学[J]. 戴锐. 广西高教研究. 2002(03)
本文编号:3012712
【文章来源】:电化教育研究. 2018,39(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课堂教学中“技术崇拜”的现实症候
(一) 对技术效用寄予乌托邦式幻想
(二) 对技术“养眼”效果的精神依赖
(三) 技术运用行为的“戒断症状”
(四) 技术使用寿命取决于学生的“耐受性”
二、课堂教学中“技术崇拜”的流弊
(一) 将立体化的教学实践作线性化解读
(二) 教师主体性的“退隐”
三、课堂教学中“技术崇拜”的成因探寻
(一) 工具理性支配下的思维偏差
(二) 多重心理效应挤压下的理性阙如
(三) 对技术功能和教学现代化内涵误读下的认知谬误
(四) 视觉传播时代际遇下的“自投罗网”
四、课堂教学中“技术崇拜”治理的基本路向
(一) 对技术与教学关系的认识由“空想”转向“科学”
(二) 以教学艺术的“养心”延展技术手段的“养眼”
(三) 技术运用活动由“非理性”走向“理性”
(四) 学校等组织指导技术运用水平由“低层次”转向“高层次”
(五) 课堂教学评价由“技术运用”转向“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技术是如何改变教育的?——兼论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J]. 王竹立. 电化教育研究. 2018(04)
[2]从技术批判反观教育技术的伦理性[J]. 王康宁,于洪波. 电化教育研究. 2015(09)
[3]教学实践与教师专业发展[J]. 钟启泉. 全球教育展望. 2007(10)
[4]以队伍建设为突破口 全面促进“两课”教学[J]. 戴锐. 广西高教研究. 2002(03)
本文编号:30127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012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