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智能+”校园:教育信息化2.0视域下的学校发展新样态

发布时间:2021-03-03 23:17
  作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代际跃升,教育信息化2.0将重构教育生态系统,促使其具备"人本"、"生态"、"智能"的典型特征。学校是教育信息化2.0最主要的实践场,探讨其如何以新的样态对接新时代的新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智慧校园在研究和实践中出现了概念泛化、边界模糊等倾向,而人工智能正以清晰的路径影响和变革着校园生态系统,从智慧校园转向"智能+"校园,存在逻辑合理性与现实需求。为此,从"技术-社会"视角探讨了"智能+"校园的内涵与特征,并针对当前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场景不明晰的现状,提出了"智能+"校园的八种典型应用场景。提出"智能+"校园的建设应秉持生态策略、开放策略和基于数据的数字孪生策略,从而实现全方位、系统化的智能。 

【文章来源】:远程教育杂志. 2018,36(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智能+”校园:教育信息化2.0视域下的学校发展新样态


教育信息化2.0生态系统的三维特征要素

教育信息化,学校发展,系统性,课程


心是让信息化推动教育生态的变革。我们应站在更高层级的大教育角度,宏观地看待教育信息化在促进教育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由于教育信息化2.0建立在新媒体、新技术的最新发展上(例如,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物联网、社交网络等),因此,也要从技术对教育的具体影响的微观层面来落实。教育信息化2.0是从政府层面提出的关于教育信息化的顶层设计,因此,它为学校对接教育现代化的具体目标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纲领性指引,同时必然也带来学校结构与形态的变革,且这种变革是系统性的,如图2所示。从教育信息化2.0的“人本+智能+生态”的理念出发,学校生态重构的价值目标,应是通过个性化的服务促进师生的发展。图2教育信息化2.0时代学校发展的系统性变革围绕该目标,学校建设的方向应是问题导向,解决面向师生个性化服务中的主要问题。从学习环境来看,应能够创设无边界的环境支持师生的个性化发展;从学习空间来看,应是能够感知学生的特征,适配学生的学习需求的;从学习方式来看,应能够支持灵活可变的学习方式。此外,课程体系应是层次可选的,学习资源应能够提供精准服务,社会联结应紧密顺畅,管理体系应支持极致管理的智能决策。(四)教育信息化2.0时代学校面对的挑战:依托于智慧校园实施路径的迷思如前所述,教育信息化2.0关于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指引是全方位、系统性的,目标也是明确的,但如何将设计蓝图转换为具体的建设策略,目前尚未形成统一共识。特别是在如何借助科技和数据理解教师和学生的需求方面,以及支持师生的个性化服务方面,缺少系统化的论述和成熟的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方案。当前,各地较多地将智慧校园视为教育信息化2.0的重要支撑,在研究和实践中均呈现出了一种?

智能,学校,学校发展,未来学校


JOURNALOFDISTANCEEDUCATIONhttp://dej.zjtvu.edu.cn技术融合与创新为主轴的智能教育时代,其中,智慧校园作为数字校园的高阶版本也正向“人工智能+”校园演进。具体发展脉络如图3所示。图3学校发展的“技术-社会”脉络从“技术-社会”的视角来看,学校的样态从古至今已发生了多次重大变化,其中,标志性技术是重要的驱动力。特别是近现代几轮工业革命的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呈现了典型的从追求“量”向追求“质”的明显趋势,对应的学校也要从经典的大班授课制向注重个人需求和偏好的个别化教育转变。个别化教育正呈现跨越几千年后的回归态势(古代为面向精英的个别化教育,现代为面向群体的个性化教育或面向个体的个别化智能教育)。各类学校样态的典型特征,如表1所示。(二)“智能+”新样态校园的内涵与特征解析由上述分析可见,智慧校园面临着转型和向新的阶段演进的客观需求,其中,重要的路向就是同时具备“生态、人本、智能”三个特征的“智能+”校园。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所谓“智能+”校园,指的是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智能化的校园工作、学习、生活和家校连接一体化环境,以更高水平接近人的智能形态,为师生提供个性化的支持与服务。作为智慧校园转型和演进的“智能+”校园,是社会发展和技术发展交互作用的学校发展新阶段;同时,也是学校顺应社会人才培养需求导向变化的路径选择,有可能启动教育领域个性化教育的新浪潮。1.“智能+”新样态校园的人工智能技术知识域“智能+”校园是依托人工智能为主体技术催生与发展起来的,因此,人工智能技术是“智能+”校园的物理基矗人工智能在其它领域的成就,为其向教育领域的融合提供了可能性,相关的探索业已展开。2017年12月,网络媒体“搜狐?


本文编号:30621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0621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c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