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利他者更幸福吗?——提升小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5 07:18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物质财富急剧增长而来的文明之疾(压力、焦虑、抑郁、恐慌等)困扰着人们,严重影响人们对幸福的追求。根据以往研究,利他也许是人们面对文明之疾、寻求幸福、实现双赢的佳径。本研究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等组实验设计,利用青少年生活满意度和快乐感量表对283名小学生展开研究,期间对实验组实施为期16周的整合性利他教育。结果显示,干预后实验组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显著提高;干预对高主观幸福感组的作用最显著,中等水平组次之,低水平组的效果最差;干预对降低消极情绪的促进作用不明显。最后提出研究结果对教育的启示和意义。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2018,(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研究方法
    (一) 实验的被试和主试
    (二) 实验的方式和内容
    (三) 实验的效果评估
    (四) 无关变量的控制
    (五) 数据处理
三、研究结果
    (一) 实验组与控制组主观幸福感前后测得分横向比较
    (二) 实验组与控制组主观幸福感前后测得分纵向比较
    (三) 实验组不同主观幸福感水平的被试前后测得分比较
四、讨论
    (一) 整合性利他教育对提升小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有效性
    (二) 整合性利他教育对不同水平主观幸福感学生干预效果的差异性
    (三) 整合性利他教育对降低学生消极情绪作用的不显著性
    (四) 教育启示和建议
五、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干预实验:基于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和教育干预的整合取向[J]. 熊猛,叶一舵,曾鑫.  心理学探新. 2016(04)
[2]特异行为的神经机制: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微观基础[J]. 曹晓华,张焕婷.  中国特殊教育. 2014(09)
[3]儿童的利他行为发展及相关神经机制[J]. 刘步云,静进.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4(06)
[4]小学生学习适应问题的整合性教育干预实验研究[J]. 田澜,张大均,陈旭.  心理科学. 2004(06)
[5]青春期前期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趋势和性别差异[J]. 张雅明,俞国良.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4(04)
[6]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研究述评[J]. 丁新华,王极盛.  心理科学进展. 2004(01)



本文编号:31388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1388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2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