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孔子画像与汉代教育——以海昏侯墓出土画像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1-06-10 02:22
  考察海昏侯墓出土的衣镜绘画,发现孔子画像事关汉代的教育大计。"孔子画像"的存在,在于时人对于孔子"至圣"的高度评价及对他所提倡儒家学说的推崇。"孔子见老子画像""孔子与弟子画像",通过展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育精神,向世人传达了统治者"劝学""尊礼"的主观意图。这种图画孔子的做法,是汉武帝以来教育机构的一贯传统,引领了整个汉代的艺术创作,"孔子画像"也由此被广泛地描绘和塑造。"孔子衣镜"所反映的尊孔崇儒风气,正是汉代官学教育成果的展现。在汉代"孔子画像"的这两大宗题材之中,道家人物总是作为陪衬随同出现的事实,又是武帝以来儒道并存、儒主道辅思想格局的体现。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26(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海昏侯墓出土“孔子衣镜”看汉代儒家思想与信仰[J]. 何丹.  文化遗产. 2017(04)
[2]海昏侯刘贺墓出土孔子衣镜[J]. 王意乐,徐长青,杨军,管理.  南方文物. 2016(03)

博士论文
[1]汉画像与历史故事研究[D]. 史培争.东北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2218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2218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8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