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我国走班制教学文献分析(2000-2017年):困境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1-06-17 12:27
  走班制教学是学科教室和教师固定,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力和兴趣愿望,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层次班级上课。走班制教学因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强调个性化教育而受到国内课程专家的推崇和教育部门的重视。基于2000-2017年1826篇走班制教学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发现:近20年,我国走班制教学研究日益增多,其发展过程与课改关系密切;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且以中等学校实践探索为主。随着国家新课改和高考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对走班制教学的认识不断深化,我国走班制教学逐渐从单科走班走向多科走班、从分层走班走向选课走班、从单方面的分层教学逐步走向更为全面的教学组织形式。但无论是选课走班模式还是分层走班模式均面临选课、授课、教务管理、学生管理、教学评价以及教育资源的均衡调配等方面的巨大挑战和阻力,尤其是对高等院校人才选拔的影响,亟待解决。走班制教学是否走得通,依赖于多方支持和多手段并举。互联网和教育信息技术助力走班制教学,或可助于构建多元选择、开放灵活的线上/线下走班教学模式,帮助解决走班制教学遇到的瓶颈问题。 

【文章来源】: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8,(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背景
二、资料与方法
    1. 数据来源
    2. 研究方法
三、文献分析
    1. 时间分布
    2. 地域分布
    3. 机构分布
    4. 高发文量作者排名
    5. 主题分布
四、问题讨论
    1.“走班制教学”理论研究
    2. 软硬件条件的匮乏
    3. 学生管理方面的挑战
    4. 走班制异化为快慢班
    5. 各方抵触
    6. 师资均衡问题
    7. 东西差距影响教育公平
    8. 对大学招生的影响
    9. 教学评价困难
五、我国走班制教学发展建议
    1. 加强理论认知和研究
    2. 开展广泛的“网上走班”
    3. 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育资源管理和配置
    4. 重构走班模式, 防止出现“快慢”班
    5. 改变现行的教育评价标准
    6. 系统调整教育改革策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国高中选课走班制的历史、现状及启示[J]. 刘璐,曾素林.  教育探索. 2017(05)
[2]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走班”热的冷思考[J]. 陈璐蓉.  基础教育研究. 2017(09)
[3]“走班制”实践中的问题综述与应对策略思考——以浙江实验区为例[J]. 赵守拙.  今日教育. 2017(03)
[4]高考改革背景下“走班制”诉求与问题反思[J]. 纪德奎,朱聪.  课程.教材.教法. 2016(10)
[5]警惕走班制教学走掉了中华教育魂[J]. 冯长兵.  教育科学论坛. 2016(18)
[6]高中全面实施“走班制”分层教学需要突破的阻碍[J]. 张燕明.  教育科学论坛. 2016(18)
[7]高中走班制改革的阻力与超越[J]. 张善超,李宝庆.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32)
[8]普通高中走班制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周常稳.  教学与管理. 2015(16)
[9]一所学校的4174张课程表[J]. 徐蓓.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版). 2014(03)
[10]分层走班制教学的探索与困惑——对实践误区的政策学分析与反思[J]. 秦聪,王阳.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2014(01)



本文编号:32351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2351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5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