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分析作为元认知反思支架的效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4 06:18
学习分析是以教育大数据为基础的技术应用,能够增进我们对教学规律和学习特征的认识。但是,在进一步发挥学习分析的应用价值,评估学习分析在促进学习者认知和元认知发展的成效方面缺乏研究。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学习分析可以作为学习者元认知反思支架的观点。以大学生数字文献阅读为情境的实验研究发现,学习分析及其反馈能够有效地激发学习者元认知反思意识,进而促进学习行为调整和优化,主要表现在学习时间管理、阅读速度、干扰控制等能力指标上;学习者可能需要持续的元认知反思支持,主要体现在撤去学习分析支持后,部分学习者会恢复到惯常的行为模式;基于学习分析的元认知反思支持在短时间内难以对学习成绩产生显著影响。
【文章来源】:电化教育研究. 2018,39(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设计
(一) 研究假设
(二) 研究对象
(三) 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
(一) 学习分析及反馈支持下的学习者阅读学习表现
(二) 撤去学习分析支持后学习者的阅读学习表现
(三) 学习分析支持下的元认知调查与阅读学习成绩分析
四、讨论
(一) 学习分析与反馈是支持学习反思、促进学习行为优化调节的有效支架
(二) 学习分析对学习反思和行为调节的保持效应有待进一步观察
(三) 学习分析对自主学习情境下学习者成绩的影响尚未显现
五、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学习分析视角下学习设计对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的影响研究——兼论学习设计与学习分析的一致性[J]. 刘红霞,赵蔚,李士平.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7(05)
[2]大数据时代基于学习分析的在线学习拖延诊断与干预研究[J]. 杨雪,姜强,赵蔚,李勇帆,李松. 电化教育研究. 2017(07)
[3]学习分析的系统化综述:回顾、辨析及前瞻[J]. 韩锡斌,黄月,马婧,程建钢.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7(03)
[4]网络学习空间中学习者交互分析模型及应用研究[J]. 朱珂. 电化教育研究. 2017(05)
[5]网络学习空间中同伴互助焦点和手段的研究[J]. 郑兰琴,李欣,黄荣怀,陈凤英. 中国电化教育. 2017(03)
[6]数据表征元认知:基于学习分析的网络自主学习行为研究[J]. 李士平,赵蔚,刘红霞,刘东亮,刘凤娟. 电化教育研究. 2017(03)
[7]网络学习空间中交互行为的实证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J]. 梁云真,赵呈领,阮玉娇,刘丽丽,刘冬梅. 中国电化教育. 2016(07)
[8]MOOCs中学习者论坛交互中心度与交互质量的关系实证研究[J]. 郑勤华,李秋劼,陈丽. 中国电化教育. 2016(02)
[9]文章标记效应的类型、产生机制研究[J]. 田学红,张东.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1)
[10]元认知的本质与要素[J]. 汪玲,郭德俊. 心理学报. 2000(04)
本文编号:3283593
【文章来源】:电化教育研究. 2018,39(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设计
(一) 研究假设
(二) 研究对象
(三) 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
(一) 学习分析及反馈支持下的学习者阅读学习表现
(二) 撤去学习分析支持后学习者的阅读学习表现
(三) 学习分析支持下的元认知调查与阅读学习成绩分析
四、讨论
(一) 学习分析与反馈是支持学习反思、促进学习行为优化调节的有效支架
(二) 学习分析对学习反思和行为调节的保持效应有待进一步观察
(三) 学习分析对自主学习情境下学习者成绩的影响尚未显现
五、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学习分析视角下学习设计对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的影响研究——兼论学习设计与学习分析的一致性[J]. 刘红霞,赵蔚,李士平.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7(05)
[2]大数据时代基于学习分析的在线学习拖延诊断与干预研究[J]. 杨雪,姜强,赵蔚,李勇帆,李松. 电化教育研究. 2017(07)
[3]学习分析的系统化综述:回顾、辨析及前瞻[J]. 韩锡斌,黄月,马婧,程建钢.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7(03)
[4]网络学习空间中学习者交互分析模型及应用研究[J]. 朱珂. 电化教育研究. 2017(05)
[5]网络学习空间中同伴互助焦点和手段的研究[J]. 郑兰琴,李欣,黄荣怀,陈凤英. 中国电化教育. 2017(03)
[6]数据表征元认知:基于学习分析的网络自主学习行为研究[J]. 李士平,赵蔚,刘红霞,刘东亮,刘凤娟. 电化教育研究. 2017(03)
[7]网络学习空间中交互行为的实证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J]. 梁云真,赵呈领,阮玉娇,刘丽丽,刘冬梅. 中国电化教育. 2016(07)
[8]MOOCs中学习者论坛交互中心度与交互质量的关系实证研究[J]. 郑勤华,李秋劼,陈丽. 中国电化教育. 2016(02)
[9]文章标记效应的类型、产生机制研究[J]. 田学红,张东.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1)
[10]元认知的本质与要素[J]. 汪玲,郭德俊. 心理学报. 2000(04)
本文编号:32835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283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