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体育专业运动损伤大学生的焦虑与抑郁现况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9 22:18
本文关键词:成都市体育专业运动损伤大学生的焦虑与抑郁现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对于运动损伤的部位来说,损伤的部位与运动的项目的战、技术动作、运动环境与条件、训练水平等有着一定的关系。运动损伤,就是指是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各种损伤。在高校的大学生中有很多人是存在着一定的心理方面问题,然而在体育专业面前则更容易因为运动损伤等因素直接加重其心理方面的压力和负担,长期如此则很有可能患上心理学精神科方面的一些症状,例如焦虑症和抑郁症等等。为了减少这些症状的发生,对其当今的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负担调查和研究就有必要性了。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法、个体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等,工具主要是两个心理学量表“SDS”和“SAS”,以及运动损伤问卷和个体访谈问卷。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研究成都市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运动损伤的病程特征、部位等方面的现状。第二,分析成都市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焦虑和抑郁情绪总体现状以及各个因素维度上的差异,并对比有损伤的与无损伤的大学生在焦虑、抑郁上的差异。第三,分析成都市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焦虑、抑郁与运动损伤的程度等方面的关系。第四,最后讨论运动损伤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焦虑和抑郁水平的影响。 研究的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能使体育专业大学产生运动损伤的各类体育项目中,球类项目的发生率要比非球类项目的发生率略高;运动损伤的类型主要是急性损伤,慢性损伤的发生率比较低;运动损伤的部位主要在膝关节等大部位;运动损伤的程度也多为轻度损伤,中度损伤其次,重度损伤较少。第二,成都市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焦虑和抑郁情况主要是轻度为主,其次是中度程度,在性别、年级的差异上不是特别显著,,在项目和生源地的差异上比较显著。第三,运动损伤的程度越重,则对其心理的焦虑、抑郁的影响也随之加重;急性损伤对大学生的焦虑、抑郁情绪影响是短暂的,慢性损伤则是长时的且更加严重;运动损伤的部位主要在膝关节等大关节的会对大学生的心理会产生很多负面的影响;球类项目对大学生焦虑和抑郁产生的影响在其他项目中占有较大比重。 综上所述,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应多了解些有关运动损伤方面的一些知识和急救预防等措施,学会在损伤过程中以及之后作出正确对待损伤的态度,更要知道在损伤中的自我保护相关认知。而且教练员以及教师等人也应对产生运动损伤的大学生进行正确的积极的心理引导,加强训练时与业余锻炼时体育锻炼活动的管理和指导,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和心理负担的产生,同时也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方面的引导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 运动损伤 焦虑 抑郁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444;R87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前言10-13
- 1.1 研究目标11
- 1.2 研究内容11-12
- 1.3 研究意义12-13
- 2 文献综述13-23
- 2.1 关于运动损伤和心理负担焦虑与抑郁的研究13-23
- 2.1.1 运动损伤的定义及其国内外相关研究13-19
- 2.1.2 焦虑与抑郁的定义及其国内外相关研究19-23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23-27
- 3.1 文献资料法23
- 3.2 问卷调查法23-25
- 3.2.1 调查对象23-24
- 3.2.2 调查工具24-25
- 3.2.3 调查过程25
- 3.3 个体访谈法25
- 3.4 资料的处理25-26
- 3.5 研究技术路线流程图26-27
- 4 结果与分析27-42
- 4.1 调查问卷数据基本情况27-28
- 4.2 成都市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损伤现状28-31
- 4.2.1 运动损伤的患病率28
- 4.2.2 运动损伤的病程特征以及部位分布28-30
- 4.2.3 运动损伤的程度和项目特点30-31
- 4.3 成都市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焦虑和抑郁情绪现状31-37
- 4.3.1 焦虑和抑郁的总体分布情况31-32
- 4.3.2 焦虑和抑郁的特点32-35
- 4.3.3 受伤人群的心理焦虑和抑郁情况35-36
- 4.3.4 非受伤人群的心理焦虑和抑郁情况36
- 4.3.5 受伤与非受伤人群在心理焦虑和抑郁上的差异36-37
- 4.4 成都市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损伤所致的心理焦虑和抑郁分析37-42
- 4.4.1 运动损伤的程度与大学生焦虑、抑郁之间的关系37-38
- 4.4.2 运动损伤的病程特征与大学生焦虑、抑郁之间的关系38-39
- 4.4.3 运动损伤的部位分布与大学生焦虑、抑郁之间的关系39-41
- 4.4.4 运动损伤的项目分布特征与大学生焦虑、抑郁之间的关系41-42
- 4.5 运动损伤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焦虑和抑郁水平的影响42
- 5 结论与建议42-45
- 5.1 结论42-43
- 5.2 建议43-45
- 参考文献45-47
- 附录 147-50
- 附录 250-52
- 附录 352-53
- 致谢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向阳;运动损伤与心理恢复[J];安徽体育科技;1999年02期
2 李思民;心理因素对运动损伤的影响探讨[J];安徽体育科技;2000年01期
3 黄善球;;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后心理变化及预防措施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0年08期
4 余友儒,汪清详;体育运动中引发运动损伤的心理致因及改善措施[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韩军;;以心理干预为核心手段的运动员运动损伤防护体系的构想[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邵进兵;;浅析运动损伤的心理预防——围绕“应激——运动损伤”模型[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7 赵士元;丁素琴;;对运动损伤有关问题的心理学分析[J];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8 张玲玲;仲崇光;杨官校;;浅析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现状与对策[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5期
9 杨鲲;;浅析运动损伤的心理因素[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李远;;排球运动伤病的预防和恢复[J];内江科技;2011年03期
本文关键词:成都市体育专业运动损伤大学生的焦虑与抑郁现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57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35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