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捐赠态度及其与社会信任度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30 18:03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捐赠态度及其与社会信任度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研究旨在研究大学生的捐赠态度及其与社会信任度的关系,在文献分析及开放式问卷内容分析基础之上,自编《大学生捐赠态度调查问卷》和《大学生社会信任度调查问卷》,对881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研,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结果发现: ①大学生捐赠态度具有结构性,,包括捐赠认知、捐赠情感和捐赠行为倾向三个基本结构。其中,捐赠认知由捐赠价值认知、捐赠主体认知、捐赠效用认知和捐赠客体认知4个维度构成;捐赠情感由正向情感和负向情感2个维度构成;捐赠行为倾向由捐赠对象选择倾向、捐赠内容选择倾向和捐赠意向评估倾向3个维度构成,自编问卷具有较好的心理测量学特性。 ②当前大学生的捐赠态度总体上较为积极正向。大学生捐赠正向情感体验多于负向情感体验,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呈现知行不统一的现状特征。 ③不同年级、性别、家庭所在地、家庭经济情况的大学生在捐赠态度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显著差异。 ④大学生社会信任度包括人际信任度和制度信任度两个结构。其中,人际信任度由熟人信任度和陌生人信任度2个维度构成;制度信任度由政府职能信任度、社会组织信任度、企业信任度和社会职业信任度4个维度构成。 ⑤大学生社会信任受到不同年级、家庭经济情况、家庭所在地、是否是学生干部的大学生在社会信任度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 ⑥具有不同社会信任度水平的大学生在捐赠态度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高社会信任度组的捐赠态度要显著高于低社会信任度组。回归分析表明,社会信任度的两个要素(人际信任度、制度信任度)对捐赠态度有显著预测力。
【关键词】:大学生 捐赠态度 社会信任度 回归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1 绪论9-13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研究意义10-11
- 1.2.1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10-11
- 1.2.2 本研究的实际意义11
- 1.3 研究目的11
- 1.4 研究内容11-12
- 1.5 研究变量及其定义12-13
- 2 研究综述13-27
- 2.1 捐赠态度的相关研究综述13-18
- 2.1.1 捐赠态度的概念界定13-15
- 2.1.2 捐赠行为的理论研究15-16
- 2.1.3 捐赠的影响因素研究16-18
- 2.1.4 对捐赠态度研究的综合评价18
- 2.2 社会信任度的相关研究18-25
- 2.2.1 社会信任度的概念18-20
- 2.2.2 社会信任的本质研究20-22
- 2.2.3 社会信任的类型研究22-24
- 2.2.4 社会信任的测量研究24-25
- 2.2.5 对社会信任度研究的综合评价25
- 2.3 捐赠态度与社会信任度的相关研究25-27
- 3 研究设计与方法27-29
- 3.1 研究假设27
- 3.2 研究设计27-29
- 3.2.1 研究对象27
- 3.2.2 研究方法27-28
- 3.2.3 研究流程28-29
- 4 大学生捐赠态度与社会信任度调查问卷的编制29-39
- 4.1 研究目的29
- 4.2 方法及研究流程29
- 4.3 试测问卷的编制及施测29-37
- 4.3.1 开放式问卷编制及施测29-35
- 4.3.2 试测问卷的编制与检验35-37
- 4.4 本章小结37-39
- 5 正式问卷的施测和分析39-57
- 5.1 被试39
- 5.2 材料及程序39
- 5.3 结果分析39-54
- 5.3.1 《大学生捐赠态度调查问卷》结果分析39-48
- 5.3.2 《大学生社会信任度调查问卷》结果分析48-54
- 5.4 讨论54-55
- 5.4.1 关于测量工具的讨论54-55
- 5.4.2 大学生捐赠态度与社会信任度的内部结构55
- 5.5 本章小结55-57
- 6 大学生捐赠态度与大学生社会信任度的特征研究57-77
- 6.1 研究目的57
- 6.2 研究方法57
- 6.2.1 被试57
- 6.2.2 工具57
- 6.2.3 统计处理57
- 6.3 结果分析57-71
- 6.3.1 大学生捐赠态度与大学生社会信任度特征的整体性描述57-60
- 6.3.2 大学生捐赠态度与大学生社会信任度的差异研究60-71
- 6.4 讨论71-75
- 6.4.1 关于大学生捐赠态度调查结果的讨论71-73
- 6.4.2 关于大学生社会信任度问卷调查结果的讨论73-75
- 6.4.3 关于不同信任度水平大学生群体在捐赠态度上的差异讨论75
- 6.5 本章小结75-77
- 7 大学生捐赠态度与社会信任度的关系研究77-85
- 7.1 研究目的77
- 7.2 研究方法77
- 7.2.1 被试77
- 7.2.2 工具77
- 7.2.3 统计处理77
- 7.3 结果分析77-81
- 7.3.1 大学生捐赠态度与社会信任度的相关关系分析77-79
- 7.3.2 大学生捐赠态度与社会信任度的预测力分析79-81
- 7.4 捐赠态度与社会信任度的作用机制探讨81-85
- 8 结论及研究展望85-87
- 8.1 主要结论85
- 8.2 本研究的局限及进一步研究建议85-87
- 致谢87-89
- 参考文献89-95
- 附录95-105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95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95-96
- C. 开放式问卷96-98
- D. 大学生捐赠态度与社会信任度调查问卷(初测)98-102
- E. 大学生捐赠态度与社会信任度调查问卷(正式)102-10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也夫;信任:溯源与定义[J];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04期
2 陶芝兰;王欢;;信任模式的历史变迁——从人际信任到制度信任[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贺立平;慈善行为的经济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1999年04期
5 刘新玲;;论个体慈善行为的基础[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刘国芳;林崇德;;构建信任指数 建设和谐社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7 高玉林;杨洲;;中西社会信任结构之比较[J];河北学刊;2006年04期
8 马得勇;;信任、信任的起源与信任的变迁[J];开放时代;2008年04期
9 洪江;张磊;;私人慈善捐赠的经济学分析[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郑也夫;特殊主义与普遍主义[J];社会学研究;1993年04期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捐赠态度及其与社会信任度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73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37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