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我国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30 17:09

  本文关键词:我国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在适龄人口覆盖面、教育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亦出现了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教育资源多维度的分布失衡状态。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是我国义务教育事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在其发展历程中,为提高义务教育覆盖面、提供差异化教育产品及通过竞争提高义务教育总体质量方面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公办义务教育学校体系中,等级化学校的建设曾为集中资源办好学校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同时导致了地区内的教育不公平现象。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议题的提出,既是对当前义务教育资源多方面分布不均的回应,亦是在政策层面,实现义务教育的公益性、公平性和普适性的良好契机。 标准化学校建设是在对传统“等级化”义务教育学校的批判性反思基础上提出的,其主要目的是在实现规范化办学的基础上,改善义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布状况,更好实现教育公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标准化学校的建设所具有的教育学意义主要是能够更好的实现教育目的,更好的发挥义务教育学校功能。本研究将回顾国内外标准化学校建设的实践经验,并分析它如何回应新阶段义务教育现实境况,同时具有的长远意义。 本研究认为,标准化学校建设对于义务教育事业现实困境的回应,以及其具有的国际接轨要求和深远意义,使面对的对象可以,而且有必要扩展到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在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在整个义务教育事业格局中愈发重要的现实背景中,标准化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标准化建设既是对它们自身各种问题的一种解决路径,也内含深刻的现实要求。 本研究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部分,主要介绍本研究的选题背景,并对之前相关研究做了简单的回顾,论述了本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充分利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契机,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同时也适应了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需要。本部分的最后一小节介绍了本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部分回顾了民办义务教育的发展历程,并对民办义务教育的内涵和定位进行了探讨,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即从1978年至91年的发轫及试点阶段、1992年至99年的加速发展阶段和99年至今的规范发展阶段。 第三部分探讨了标准化概念的内涵和缘起,以及标准化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学意义以及现实意义,本部分还简单回顾了基础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的国外和国内主要经验,本章的最后部分从办学规模、基础设施、师资队伍、课程标准和办学经费标准五个层面探讨了标准化学校建设应该顾及的内容。 第四部分分两步论证了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必要性和优势体现,其必要性体现在,首先当前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自身存在诸多问题,其次义务教育的对象是所有受教育者,先验的将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内学生涵括在内,第三,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也要求相对统一和一致的标准,最后,本文论证了标准化、教育公平和义务教育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民办义务教育进行标准化学校建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1、具有广泛的社会和舆论基础,2、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具有一定的财力和物力支撑。 最后,本研究根据以上分析,针对性地提出当前在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中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的政策建议,即坚持其公益性质,淡化营利性;政府合理调配教育资源。适度向民办学校倾斜;建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形成社会监督;最后,根据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特点,制定多样和针对性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引导优质标准化建设。
【关键词】:义务教育 民办学校 标准化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522.3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2
  • 导论12-17
  • (一) 选题背景12
  • (二) 研究综述12-15
  • 1、义务教育的失衡议题13
  • 2、“标准化学校”:对教育资源失衡状态的回应性举措13-14
  • 3、民办义务教育的教育学看法14
  • 4、相关研究的缺位与本研究的目的14-15
  • (三) 研究方法15
  • (四) 研究意义15-16
  • 1、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提供理论指导15-16
  • 2、为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途径实现寻求出路16
  • 3、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发展16
  • (五) 研究的创新点16-17
  • 一、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定位及发展历程17-21
  • (一)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概念内涵17
  • (二)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属性17-18
  • (三)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发展历程18-21
  • 1、发轫及试点阶段(1978—1991年)18-19
  • 2、加速发展阶段(1992—1999年)19
  • 3、规范发展阶段(1999年至今)19-21
  • 二、关于“标准化”学校问题的探讨21-30
  • (一) “标准化”学校的内涵与缘起21
  • (二)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教育学意义21-23
  • 1、标准化学校的建设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21-22
  • 2、标准化学校的建设能更好地发挥教育功能22-23
  • (三)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现实意义23-24
  • (四) 标准化学校建设的国外经验:以美国为例24-25
  • (五) 标准化学校建设的国内经验25-26
  • (六) 标准化学校建设的标准化对象26-30
  • 1、标准化学校的办学规模标准26-27
  • 2、标准化学校的基础设施标准27-28
  • 3、标准化学校的师资队伍标准28
  • 4、标准化学校的课程标准28-29
  • 5、标准化学校的办学经费标准29-30
  • 三、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必要性与优势30-35
  • (一) 民办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建设的必要性30-33
  • 1、当下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自身存在的问题30-31
  • 2、义务教育的教育对象是所有受教育者31
  • 3、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要求相对统一和一致的标准31-32
  • 4、标准化、教育公平和义务教育之间具有内在联系32-33
  • (二) 民办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的优势体现33-34
  • 1、广泛的社会和舆论基础33
  • 2、具有一定的财力和物力支撑33-34
  • (三) 民办学校的特质要求政府对其“标准化”建设更多投入34-35
  • 1、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与“多样化”的和谐统一34
  • 2、民办义务教育的根本宗旨要求政府提高资金投入34-35
  • 四、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建议35-38
  • (一) 坚持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公益性质35
  • (二) 政府资源适度向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倾斜35
  • (三) 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建立社会监督机制35-36
  • (四) 制定多样性和针对性的评价标准36-38
  • 结语38-39
  • 参考文献39-41
  • 致谢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兆山,金金;建设“标准化学校”搭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操作平台[J];东北师大学报;2005年05期

2 杨兆山;张海波;;标准化学校:教育均衡发展视角下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路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鲍传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内涵和原则[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张胜军;张乐天;;1978年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建设的历史、成就与问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12期

5 蒙霞;中国民办教育的几点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08期

6 陈志敏;;美国教师教学评价及对我们的启示[J];基础教育参考;2010年21期

7 余少华;;标准化学校建设的若干策略探讨[J];教育导刊;2008年09期

8 胥永华;“课程标准”内涵的变化及其对教育改革的影响[J];教育科学;2001年03期

9 邬志辉;马青;;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的困境与破解[J];教育科学;2007年06期

10 胡劲松;从等级化到标准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的新趋势——基于广东省的实证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2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天化;民办义务教育的功能性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72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372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c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