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自我同一性、应对方式、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及其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3 08:05
本文关键词:中职生自我同一性、应对方式、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及其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今,国家对中学教育越来越重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作为中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更加引起了教育部门的关注。中职生因为没有被高中录取,选择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他们不仅要面对学习压力还要面对就业压力。中职生相比于普通高中生在学习、交友等方面往往会出现更多的问题。因此,本文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其自我同一性、应对方式和社会适应的现状,探讨三者之间关系,进而丰富相关的研究资料,为深化中职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理论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和社会适应能力量表对511名中职生施测,深入探讨了中职生自我同一性、应对方式和社会适应的现状及相互关系。本研究结果显示: 1.自我同一性中的总体成就、总体延缓和总体排他在年级上都存在显著差异,,总体成就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总体成就和总体延缓在生源地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应对方式中的问题解决、发泄和忍耐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问题解决在生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问题解决和发泄在是否独生上存在显著差异;社会适应在生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 2.自我同一性中的总体成就和总体延缓与应对方式中的问题解决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总体排他和总体弥散与问题解决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社会适应与应对方式中的问题解决、幻想和求助都是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社会适应与自我同一性中的总体成就和总体延缓都是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3.应对方式中的问题解决在自我同一性中总体成就和社会适应之间具有中介作用;问题解决在总体延缓和社会适应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关键词】:中职生 自我同一性 应对方式 社会适应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文献综述9-19
- 1.1 自我同一性概述9-13
- 1.1.1 Erikson 的多维抽象的自我同一性概念9
- 1.1.2 Marcia 的二维自我同一性操作定义9-11
- 1.1.3 Waterman 的三维自我同一性操作定义11
- 1.1.4 其他学者对自我同一性概念的研究11-12
- 1.1.5 青少年期发展的课题——同一性对同一性扩散12-13
- 1.1.6 自我同一性的相关研究13
- 1.2 应对方式研究概述13-14
- 1.2.1 应对方式的概念界定13-14
- 1.2.2 应对方式相关研究14
- 1.3 社会适应能力概述14-17
- 1.3.1 适应的定义14-15
- 1.3.2 社会适应能力的含义15
- 1.3.3 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15-16
- 1.3.4 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关研究16-17
- 1.4 自我同一性、应对方式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关研究17-19
- 1.4.1 应对方式与自我同一性的相关研究17
- 1.4.2 应对方式与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关研究17
- 1.4.3 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同一性的相关研究17-19
- 2 问题提出19-21
- 2.1 问题提出19
- 2.2 研究目的和意义19
- 2.3 研究假设19-21
- 3 研究方法21-23
- 3.1 研究对象21
- 3.2 测量工具21-22
- 3.2.1 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21
- 3.2.2 应对方式量表21-22
- 3.2.3 社会适应能力量表22
- 3.3 统计方法22-23
- 4 研究结果23-35
- 4.1 中职生自我同一性、应对方式、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23-27
- 4.1.1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自我同一性总体状况23-24
- 4.1.2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应对方式总体状况24-26
- 4.1.3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总体状况26-27
- 4.2 变量间的相关分析27-29
- 4.2.1 应对方式与自我同一性的相关分析27-28
- 4.2.2 应对方式与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关分析28
- 4.2.3 自我同一性与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关分析28-29
- 4.3 变量间的回归分析29-31
- 4.3.1 自我同一性各维度对社会适应的回归分析29
- 4.3.2 应对方式各维度对社会适应的回归分析29-30
- 4.3.3 自我同一性各维度对应对方式各维度的回归分析30-31
- 4.4 中介效应分析31-35
- 4.4.1 问题解决在总体成就与社会适应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31-33
- 4.4.2 问题解决在总体延缓与社会适应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33-35
- 5 分析与讨论35-41
- 5.1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分析讨论35-36
- 5.2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应对方式状况的讨论36-37
- 5.3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社会适应状况的讨论37-38
- 5.4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应对方式、社会适应的关系的分析讨论38-39
- 5.4.1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自我同一性与应对方式的关系分析38
- 5.4.2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应对方式与社会适应的关系分析38-39
- 5.4.3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自我同一性与社会适应的关系分析39
- 5.5 应对方式在自我同一性与社会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39-41
- 6 结论41-42
- 7 本研究的不足和设想42-43
- 7.1 本研究的不足42
- 7.2 本研究设想42-43
- 参考文献43-47
- 附录47-49
- 致谢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高英楠;彭焱;;中职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5期
2 张和云;赵欢欢;杨文娇;;高三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关系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5期
3 陈晓;徐菲;林绚晖;;大学新生自我同一性及其与学校适应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年02期
4 梁三平;王芳芳;;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应对方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36期
5 王健;;高职生自我同一性过度延缓对就业心理的影响[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王翠荣;;高职学生自我同一性及其与生涯成熟度、学习投入的关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年20期
7 王眉眉;王丽;;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应对方式与社会适应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年05期
8 李爽;陈晓;;青少年劳教人员和中学生自我同一性与自尊、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年07期
9 周美娇;董丽;;浅议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J];农业教育研究;2013年02期
本文关键词:中职生自我同一性、应对方式、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及其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26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42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