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市场准入的教师资格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1 08:58
教师资格制度作为教师专业化的重要表征之一,是衡量一个国家教师队伍素质的主要参照点,是教师资格法律化的一种尺度,也是整个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和进步程度的表现。教师资格制度指的是教师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即在劳动力进入市场过程中,在“入口关”起“把关”作用、达到控制市场准入的一个标准,是使拥有教师资格证书的人能顺利通过劳动力市场并进入教师职业的一个载体。近年来,随着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以及教师就业市场的开放,如何建立一种基于市场准入的教师资格制度是教师教育领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当前我们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本项研究通过文献分析与比较的方法尝试对这一问题作出回答。 本研究首先阐明了对基于市场准入的教师资格制度的一些基本认识,论述了基于市场准入的教师资格制度的内涵和功能,探讨了教师职业市场准入的问题与差距。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教师资格标准,重点分析了我国教师资格制度在实现其市场准入的功能上存在的差距,包括教师资格的学历标准问题、教师资格考试制度问题、对教师资格申请人的能力考察问题等方面。 然后,以问题研究为出发点,从制度层面、执行层面和自我革新层面比较分析了美国和日本的教师资格制度...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研究框架
第一章 基于市场准入的教师资格制度:基本认识
一、建立和实施市场准入制度的背景
(一) 市场准入制度的职业分类与职业资格
(二) 教学专业人员的市场准入
(三) 我国教师职业市场准入的问题与差距
二、基于市场准入的教师资格制度的内涵
(一) 市场准入
(二) 教师资格制度
(三) 基于市场准入的教师资格制度的内涵
三、基于市场准入的教师资格制度的功能
(一) 规范功能:规范职业标准和就业市场
(二) 提升功能:确保专业地位和专业素质
(三) 调控功能:协调市场行为中的各种关系
第二章 我国教师资格制度:实践与困难
一、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标准
(一) 教师专业地位
(二) 教师专业权限
(三) 教师专业标准
二、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
(一) 实施教师资格制度的法律依据
(二) 教师资格制度实施进展概况
(三) 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规范
三、基于市场准入的教师资格制度的实现障碍
(一) 教师资格的学历标准问题
(二) 教师资格的考试制度问题
(三) 教师资格申请人的能力考察问题
第三章 国外教师资格制度:经验与借鉴
一、制度层面:实现市场准入载体的作用
(一) 具备健全的资格考试制度
(二) 实行层级制的多级晋升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三) 发挥教师专业团体在教师资格制度中的作用
二、执行层面:实现控制市场准入的目的
(一) 严格执行高学历标准
(二) 强化实践环节和实践技能
(三) 坚持实施教师考核认定程序
三、自我革新层面:促进基于市场准入的教师资格制度的实现
(一) 美国:提高颁发教师资格证书的标准
(二) 日本:革新教师资格制度
第四章 实现基于市场准入的教师资格制度:行动建议
一、提高教师资格标准:实现提升功能
(一) 必须大力推动教师教育质量的发展
(二) 逐步提高教师资格的学历标准
(三) 加强对教师资格申请人的考察
二、建立与市场准入相匹配的制度体系:实现规范功能
(一) 完善教师资格制度的组织体系
(二) 健全教师准入制度
(三) 落实教师聘任制
三、完善评价机制:实现调控功能
(一) 促进中介组织的建设
(二) 实施定期评价制度
(三) 完善政府支持系统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师教育制度关系研究[J]. 王宪平,唐玉光. 教师教育研究. 2004(05)
[2]从国际教师资格制度的发展趋势看我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完善[J]. 李广平. 外国教育研究. 2004(03)
[3]如何理解教师教育大学化?[J]. 朱旭东. 比较教育研究. 2004(01)
[4]国际教师教育质量保证制度的最新发展[J]. 洪成文. 比较教育研究. 2003(11)
[5]关于教师教育专业化问题的思考[J]. 沈夏威.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3(04)
[6]关于我国推行教师资格制度有关问题的思考[J]. 林棉征.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3(02)
[7]美国提高颁发教师资格证书的标准及其局限[J]. 李旭. 比较教育研究. 2003(04)
[8]教师专业标准的反思[J]. 胡定荣.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3(01)
[9]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制度[J]. 唐玉光.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2(05)
[10]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法制化进程[J]. 吴全华.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2(01)
博士论文
[1]市场准入与高校专业认证制度研究[D]. 董秀华.华东师范大学 2004
[2]影响教师政策的中介组织研究[D]. 郭朝红.华东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教师资格认证标准之研究[D]. 李敏.华东师范大学 2003
[2]关于我国教师资格制度及其实施的研究[D]. 刘敏.华东师范大学 2002
[3]德国与美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研究[D]. 杨晓新.首都师范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448662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研究框架
第一章 基于市场准入的教师资格制度:基本认识
一、建立和实施市场准入制度的背景
(一) 市场准入制度的职业分类与职业资格
(二) 教学专业人员的市场准入
(三) 我国教师职业市场准入的问题与差距
二、基于市场准入的教师资格制度的内涵
(一) 市场准入
(二) 教师资格制度
(三) 基于市场准入的教师资格制度的内涵
三、基于市场准入的教师资格制度的功能
(一) 规范功能:规范职业标准和就业市场
(二) 提升功能:确保专业地位和专业素质
(三) 调控功能:协调市场行为中的各种关系
第二章 我国教师资格制度:实践与困难
一、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标准
(一) 教师专业地位
(二) 教师专业权限
(三) 教师专业标准
二、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
(一) 实施教师资格制度的法律依据
(二) 教师资格制度实施进展概况
(三) 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规范
三、基于市场准入的教师资格制度的实现障碍
(一) 教师资格的学历标准问题
(二) 教师资格的考试制度问题
(三) 教师资格申请人的能力考察问题
第三章 国外教师资格制度:经验与借鉴
一、制度层面:实现市场准入载体的作用
(一) 具备健全的资格考试制度
(二) 实行层级制的多级晋升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三) 发挥教师专业团体在教师资格制度中的作用
二、执行层面:实现控制市场准入的目的
(一) 严格执行高学历标准
(二) 强化实践环节和实践技能
(三) 坚持实施教师考核认定程序
三、自我革新层面:促进基于市场准入的教师资格制度的实现
(一) 美国:提高颁发教师资格证书的标准
(二) 日本:革新教师资格制度
第四章 实现基于市场准入的教师资格制度:行动建议
一、提高教师资格标准:实现提升功能
(一) 必须大力推动教师教育质量的发展
(二) 逐步提高教师资格的学历标准
(三) 加强对教师资格申请人的考察
二、建立与市场准入相匹配的制度体系:实现规范功能
(一) 完善教师资格制度的组织体系
(二) 健全教师准入制度
(三) 落实教师聘任制
三、完善评价机制:实现调控功能
(一) 促进中介组织的建设
(二) 实施定期评价制度
(三) 完善政府支持系统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师教育制度关系研究[J]. 王宪平,唐玉光. 教师教育研究. 2004(05)
[2]从国际教师资格制度的发展趋势看我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完善[J]. 李广平. 外国教育研究. 2004(03)
[3]如何理解教师教育大学化?[J]. 朱旭东. 比较教育研究. 2004(01)
[4]国际教师教育质量保证制度的最新发展[J]. 洪成文. 比较教育研究. 2003(11)
[5]关于教师教育专业化问题的思考[J]. 沈夏威.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3(04)
[6]关于我国推行教师资格制度有关问题的思考[J]. 林棉征.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3(02)
[7]美国提高颁发教师资格证书的标准及其局限[J]. 李旭. 比较教育研究. 2003(04)
[8]教师专业标准的反思[J]. 胡定荣.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3(01)
[9]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制度[J]. 唐玉光.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2(05)
[10]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法制化进程[J]. 吴全华.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2(01)
博士论文
[1]市场准入与高校专业认证制度研究[D]. 董秀华.华东师范大学 2004
[2]影响教师政策的中介组织研究[D]. 郭朝红.华东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教师资格认证标准之研究[D]. 李敏.华东师范大学 2003
[2]关于我国教师资格制度及其实施的研究[D]. 刘敏.华东师范大学 2002
[3]德国与美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研究[D]. 杨晓新.首都师范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4486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448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