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中产阶层家庭参加辅导班教养实践分析

发布时间:2021-10-25 13:07
  通过对北京地区参加某辅导班的中产阶层家庭进行深度访谈与参与观察发现,中产阶层家庭在市场化教养实践中一方面强调素质教育与"愉快式"学习模式;另一方面却在不断加码学习的难度与强度,以此来获得更好的分数。这一矛盾现象的背后是当前我国教育制度改革不彻底、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公共照料服务私人化以及同阶层教养文化影响共同作用之结果。在这些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参加市场化教育成为中产阶层家庭维护阶层优势,进行阶层再生产的一种途径。 

【文章来源】:青年研究. 2018,(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二、相关文献回顾与研究方法
    (一) 相关文献回顾
        1. 教养理念:科学育儿
        2. 教养期望:快乐精英
    (二) 研究方法
三、中产阶层家庭市场化教育特征分析
    (一) 素质教育的选择初衷
    (二) “愉快式”学习模式
    (三) 应试指向性明显
四、市场化教养选择动因分析
    (一) 教育制度改革成效甚微
    (二) 制度化教育资源分布不均
    (三) 公共责任私人化趋势加强
    (四) 同阶层教养文化的推动
五、结论和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母职的经纪人化——教育市场化背景下的母职变迁[J]. 杨可.  妇女研究论丛. 2018(02)
[2]影子教育是否扩大教育结果的不均等——基于PISA 2012上海数据的经验研究[J]. 胡咏梅,范文凤,丁维莉.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5(03)
[3]青年白领的育儿压力与教养期望[J]. 刘汶蓉.  当代青年研究. 2015(03)
[4]教育“拼妈”:“家长主义”的盛行与母职再造[J]. 金一虹,杨笛.  南京社会科学. 2015(02)
[5]“严母慈祖”:儿童抚育中的代际合作与权力关系[J]. 肖索未.  社会学研究. 2014(06)
[6]“影子教育”之全球扩张:教育公平、质量、发展中的利弊谈[J]. 马克·贝磊,廖青.  比较教育研究. 2012(02)
[7]建国以来基础教育“减负”政策的演变及其思考[J]. 王小利.  教育与考试. 2009(05)
[8]中国城镇学生教育补习研究[J]. 薛海平,丁小浩.  教育研究. 2009(01)



本文编号:34574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4574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7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