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应用”微课程设计与建设
发布时间:2017-05-05 21:13
本文关键词:“网络技术应用”微课程设计与建设,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铺天盖地,巨大的信息量与人们有限的信息处理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良好的信息处理能力包括提取有效信息的快速筛选的信息处理能力,并及时处理和解决。传统讲解式教育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正如俗语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时代要求我们传授学生处理信息的方法而不仅仅只是给予信息。 “微课程”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新的教学资源类型,以其“短”“小”“精”“活”的特性,有效地解决了学习系统在快节奏生活条件下学习时间零碎,学习量大的问题。因此研究微课程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达到优化教学效果便存在了一定积极的研究意义。考虑到实际需求和可行性,笔者选取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选修课之一《网络技术应用》课程为实际研究的基点,着重探索基础教育中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网络技术应用》微课程的设计与建设研究。 笔者在本研究的主要工作如下: 1对微课程的研究:微课程是近年来新兴的一个名称,其目前的研究并不成熟,所以笔者研究微课程的定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并提出了《网络技术应用》课程为微课程的研究生长点。 2微课程的设计:在理论的基础上,对《网络技术应用》课程的内容进行需求分析,系统的构建形成了适用于《网络技术应用》课程的微课程设计流程图和应用模型。 3个案验证:通过实例验证对研究结果进行反馈,通过反馈结果进行微课程过程的优化。 4论文最后的总结及研究成果、局限和不足,以及进一步的工作展望。
【关键词】:网络技术应用 微课程 课程设计 课程建设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434;TP393-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1 绪论9-15
- 1.1 研究背景9-10
- 1.1.1 “微时代”的来临9
- 1.1.2 微型学习和微课程的兴起9-10
- 1.1.3 微课程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10
- 1.1.4 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10
- 1.2 研究的内容和目标10-11
- 1.2.1 研究内容10-11
- 1.2.2 研究目标11
- 1.3 研究的价值与意义11-12
- 1.3.1 对《网络技术应用》课程的价值与意义11-12
- 1.3.2 对微课程的价值和意义12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12-13
- 1.4.1 研究思路12
- 1.4.2 研究方法12-13
- 1.5 论文框架结构13-15
- 2 研究综述和相关理论15-23
- 2.1 国内外微课程的研究及实践现状15-16
- 2.1.1 国外微课程的研究现状15-16
- 2.1.2 国内微课程的研究现状16
- 2.2 微课程的定义及特点16-17
- 2.2.1 微课程的定义16-17
- 2.2.2 微课程的特点17
- 2.3 微课程的设计原则和应用原则17-20
- 2.3.1 微课程的设计原则17-19
- 2.3.2 微课程的应用原则19-20
- 2.4 微课程支持的理论20-23
- 2.4.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20
- 2.4.2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20-21
- 2.4.3 翻转课堂教学理念21
- 2.4.4 学习金字塔理论21-23
- 3 《网络技术应用》微课程设计前期需求分析23-31
- 3.1 调查背景23-26
- 3.1.1 《网络技术应用》课程现状分析23-26
- 3.2 学习者分析26-27
- 3.2.1 学习者的一般特征27
- 3.3 《网络技术应用》课程内容具体分析27-30
- 3.3.1 《网络技术应用》课程内容分析27-28
- 3.3.2 《网络技术应用》内容结构分析28
- 3.3.3 《网络技术应用》具体知识点分析28-30
- 3.4 总结30-31
- 4 《网络技术应用》微课程设计与建设31-46
- 4.1 《网络技术应用》微课程的设计31-42
- 4.1.1 《网络技术应用》微课程的设计流程31-42
- 4.2 《网络技术应用》微课程的建设42-46
- 4.2.1 《网络技术应用》微课程的建设过程43-46
- 5 《网络技术应用》微课程案例应用研究46-58
- 5.1 微课程的应用模式46
- 5.2 《网络技术应用》微课程设计应用个案研究46-56
- 5.2.1 案例应用47-51
- 5.2.2 “计算机的产生”微课程的应用51-55
- 5.2.3 “网络中的数据通信”微课程的应用55-56
- 5.3 “网络技术应用”微课程效果访谈56-58
- 6 总结与展望58-60
- 6.1 研究总结58-59
- 6.1.1 研究的创新型58-59
- 6.2 研究的局限及展望59-60
- 6.2.1 研究的局限59
- 6.2.2 研究的展望59-60
- 参考文献60-62
- 附录62-67
- 致谢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克东;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协作学习的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2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3 何克抗;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评论(中)[J];电化教育研究;1998年03期
4 田秋华;;微型课程及其开发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05期
5 李玉平;;微课程——走向简单的学习[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11期
6 王海燕;李芒;时俊卿;;课堂教学设计的学习者分析流程[J];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05期
7 王佑镁;祝智庭;;从联结主义到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新取向[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3期
8 祝智庭;张浩;顾小清;;微型学习——非正式学习的实用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8年02期
9 孙卫华;;新加坡微型课程计划述评[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05期
10 万国军;;微课的设计与制作[J];中小学电教(下);2013年05期
本文关键词:“网络技术应用”微课程设计与建设,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71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47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