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教师区域内交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5 21:08
本文关键词:义务教育教师区域内交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前,教师交流是一个新生事物,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呈现出多方面的不均衡,针对教师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了“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规定了“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对于影响与制约着学校发展命脉的“软硬件”资源来说,“软件”资源更为重要,尤其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建设更为重要,是提高国家整体教学质量、提高科学技术生产力,综合国力的根本。要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就要解决教育条件保障的均衡面。《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的第六条明确了:“国务院、县级以上地方政府需要合理配置教育整体的资源,均衡的发展义务教育,提高薄弱校的办学基础条件”,要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就要解决教育条件保障的均衡化,教师的均衡化是教育条件保障的主要组成部分。贯彻落实教师交流政策,可以缓解教育事业均衡发展的现实问题,也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能力的提高,避免教师的对长期工作的怠倦感。近年来各省、市一些地方也都在尝试进行教师交流,在实施过程中,实施的程度、最终的成效并不是很明显,缺乏理论统一的交流制度来作为预先的制度保障。基于这样的前提,本研究以区域内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为出发点,以现行的教师交流状况为研究内容,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访问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选取了河北省石家庄市JX区作为个案。通过运用调查研究法中的访谈法,实地访问考察,对JX区实施的教师轮岗交流机制进行调查、访谈、分析研究,了解教师交流在实践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访谈对象:有关市局教育领导,具体交流学校教务主任,交流教师本人,以及学生。通过访谈大致了解区域内交流教师的基本情况,对交流的看法和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根据搜集的文献材料及JX区的个案结合我国当前的国情及实际情况,从交流范围、交流对象、交流方式、政策支持、问责机制、考核机制等角度,分析现行教师交流的执行情况,梳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区域内教师更好交流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教师交流 区域内 义务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525.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前言10-18
- 一、 问题的提出10-12
- (一) 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10
- (二) 师资配置状况是衡量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10-11
- (三) 区域内教师交流是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一个重要方法11-12
- (四) 文献检索结果发现关于区域内教师流动的研究并不多12
- 二、 研究意义12-13
- (一) 理论意义12
- (二) 现实意义12-13
-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13-14
- (一) 教师交流的含义13
- (二) 区域的含义13-14
- (三)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区域交流的含义14
- 四、 文献综述14-16
- (一) 关于教师交流的文献综述14-15
- (二) 关于区域内教师交流的文献综述15
- (三) 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区域内教师交流的文献综述15
- (四) 文献综述小结15-16
- 五、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6-18
- (一) 研究思路16
- (二) 研究方法16-18
- 第一章 流动与教师流动的基本理论18-23
- 一、 教师流动的理论基础18-20
- (一) 人力资本理论18
- (二) 人才流动理论18-19
- (三) 教育公平理论19-20
- 二、 教师流动的内涵与外延20
- (一) 教师流动的内涵20
- (二) 教师流动的外延20
- 三、 教师流动的必要性与重要性20-23
- (一) 教师流动可以促进学校间教育均衡发展20-21
- (二) 教师流动可以促进教师个体的身心发展21
- (三) 教师流动自身所具备的优点21-23
- 第二章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的实证研究——以河北省石家庄市 JX 区为例23-30
- 一、 河北省石家庄市 JX 区教师交流政策的规定23-24
- (一) 区域层面的政策规定23
- (二) 区域层面的政策执行23-24
- 二、 河北省石家庄市 JX 区教师交流的运行24-26
- (一) 教师交流制度、方案、措施24-25
- (二) 教师交流动员25
- (三) 教师交流实施过程25-26
- (四) 及时反馈、教师评价26
- 三、 河北省 JX 区教师交流取得的成绩分析26-27
- 四、 河北省 JX 区教师交流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27-28
- (一) 教师流动制度不完善27
- (二) 教师并非自愿参与流动27-28
- (三) 政策的执行没有扩大到全员流动28
- (四) 教师对教育评价不满意28
- 五、 河北省 JX 区教师交流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28-30
- (一) 制度由谁制定还没有明确规定28
- (二) 教师交流受环境、地域、价值观念等因素的影响28-29
- (三) 执行教师流动政策还处在初级阶段29
- (四) 现行学校教育评价的反引导作用29-30
- 第三章 建立合理的教师交流制度30-35
- 一、 建立并完善教师流动制度30-32
- (一) 制定有利于引导教师交流的政策30-32
- (二) 监督制度贯彻执行的力度32
- 二、 鼓励教师自愿流动32
- (一) 教师交流机制的观念的树立32
- (二) 平衡区域内教师教学条件鼓励教师流动32
- 三、 鼓励教师全员参与流动32-34
- (一) 鼓励教师全员参与32-33
- (二) 尽力排除教师交流改革阻力33
- (三) 建立“学区制”,平衡提高教师能力33-34
- 四、 建立教师满意的评价体系34-35
- 结语35-36
- 参考文献36-38
- 附录38-39
- 后记(含致谢)39-40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4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汉族;;刚性教师交流制的实践困境与法律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2 卢文丰;教师合理流动的几点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2期
3 林家靖;;行政干预下教师流动模式辨析[J];教育导刊;2008年02期
4 鲍传友;西胜男;;城乡教师交流的政策问题及其改进——以北京市M县为例[J];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5 袁辉;陶坤波;;教师交流推动教育深度均衡——黄石市西塞山区政府主导推进区域内教师深入交流[J];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12年05期
6 顾明远;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平等的问题,是人权问题[J];人民教育;2002年04期
7 石中英;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原则[J];人民教育;2002年12期
8 盛宾;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的启示[J];人民教育;2005年09期
9 范诚梅;龙洋;;对建立义务教育城乡教师交流制度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6年07期
10 陈坚;陈阳;;我国城乡教师流动失衡的制度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Z1期
本文关键词:义务教育教师区域内交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70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47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