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城镇化中新生代乡村教师“经济杠杆”激励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8 01:02
基于调查数据,检验了乡村教师支持政策对其积极性的因果效应,并从地域来源属性、学科属性等异质性置于多城镇化视角下对上述效应加以分析,利用倾向值匹配法控制了选择性偏误后,研究结果发现:短期内直接经济杠杆助高了教师乡村任教的积极性,强度达8. 5%至47. 2%不等,但职称倾斜、荣誉奖励等间接经济杠杆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长期内直接经济杠杆吸引力有限,职称倾斜、培训机会等间接经济杠杆的因果效应显著,乡村教师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退出机制的自我构建行为。从异质性看,长期内在统计意义上仅对学科类、思品类和来自县镇与小城市的乡村教师成立,凸显出了政策的有效作用对象收窄。这些为后续配套政策优化与目标指向性的定位提供了决策依据。
【文章来源】:教师教育研究. 2018,3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意识与研究综述
二、逻辑基础与分析方法
三、数据来源及教师异质性分析
四、实证结果
(一) 因果效应分析 (1)
(二) 异质性分析
五、结论与启示
(一) 强化政策的长期动力机制
(二) 提升宏观政策的融合性和可预期性
(三) 建立政策作用对象的瞄准机制
(四) 建立专业的情绪干预制度
(五) 构建推进乡村教育城镇化的国家行动计划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特岗教师“去职”原因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四川省N市为例[J]. 蒲大勇,王丽君,任兴灵.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16(02)
[2]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流动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计量模型的构建——以江西省为例[J]. 伍莉. 宜春学院学报. 2014(12)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卫生资源利用绩效研究——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PSM)的实证分析[J]. 李燕凌,李立清. 农业经济问题. 2009(10)
硕士论文
[1]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流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董京京.华中农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541311
【文章来源】:教师教育研究. 2018,3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意识与研究综述
二、逻辑基础与分析方法
三、数据来源及教师异质性分析
四、实证结果
(一) 因果效应分析 (1)
(二) 异质性分析
五、结论与启示
(一) 强化政策的长期动力机制
(二) 提升宏观政策的融合性和可预期性
(三) 建立政策作用对象的瞄准机制
(四) 建立专业的情绪干预制度
(五) 构建推进乡村教育城镇化的国家行动计划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特岗教师“去职”原因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四川省N市为例[J]. 蒲大勇,王丽君,任兴灵.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16(02)
[2]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流动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计量模型的构建——以江西省为例[J]. 伍莉. 宜春学院学报. 2014(12)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卫生资源利用绩效研究——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PSM)的实证分析[J]. 李燕凌,李立清. 农业经济问题. 2009(10)
硕士论文
[1]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流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董京京.华中农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5413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541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