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鄂西农村“留守学生”教育与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2-02-04 22:32
中小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在此阶段,青少年儿童会面临许多问题,由于父母离异或外出打工,将子女寄养在爷爷奶奶、亲戚或其他人家里,孩子常年不在父母身边,这些在校就读的孩子被称为“留守学生”。在他们身上存在着许多问题:学习成绩较差,行为习惯不好,心理健康状况堪忧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应当引起我们学校、社会和家庭的高度关注,积极寻求解决途径,把“留守学生”教育好,管理好,让他们在爱的雨露阳光哺育下健康成长。 本研究以东嚷口镇一所中学和一所小学686名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自制“中小学学生行为表现教师评定问卷”、“中小学生学生行为表现学生互评问卷”、“中小学生学习情况问卷”和”中小学生生活情况问卷”及“教师对“留守学生”的看法问卷”作为研究工具。 研究结果表明:“留守学生”形成了典型的个性特征和行为缺陷。集中表现为:任性、冷漠、自卑、郁闷、失望、敏感、孤独、不安、胆怯等。祖辈的溺爱,造成“留守学生”我行我素、不尊敬老人、固执倔强、情绪波动大、爱发脾气等不良性格。在学校他们常常表现的不合群、易嫉妒、叛逆心理严重,不能与老师和同学和平共处。,学习成绩每况俞下。由于“...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1.问题提出
2.农村“留守学生”的现状调查
2.1 研究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编制问卷
2.1.3 正式施测
2.1.4 统计分析
2.2 结果分析
2.2.1 “留守学生”的数量和比例
2.2.2 “留守学生”父母工作情况
2.2.3 中小学生学习情况
2.2.4 中小学生生活情况
2.2.5 中小学生行为表现
2.2.6 中小学生学习成绩
2.2.7 教师对“留守学生”的看法
3.农村“留守学生”个案调查
4.农村“留守学生”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
4.1 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与城乡壁垒存在矛盾
4.2 代养人的职责没有到位
4.3 办学条件、教师、课程、评价机制还没有跟上
4.4 由于父母“缺位”,“留守学生”人格难以正常发展
4.5 “留守学生”寄养多于寄宿,学校管理失控
4.6 人身安全隐患问题较多
4.7 基础教育本身存在问题
4.7.1 办学硬件设备差,师资紧缺
4.7.2 素质教育观念淡化
4.7.3 教育评价机制失控,影响了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
4.8 社会因素的影响
4.8.1 家庭结构单薄化和家庭功能失调
4.8.2 现代传媒和新型娱乐方式的影响
4.8.3 校外同龄人的影响
4.8.4 新的读书无用论
4.8.5 父母本身的影响
4.8.6 被委托人缺乏必要的教育知识
5.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对策
5.1 政府
5.1.1 建立加强“留守学生“教育和管理的领导责任制
5.1.2 各级政府部门担负起责任,发挥其功能和作用
5.1.3 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
5.1.4 深入对农村“留守学生”成长和管理研究
5.1.5 加强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5.1.6 促进城镇化建设,提高农村经济实力
5.2 学校
5.2.1 关爱无痕,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5.2.2 校长挂帅,成立“留守学生”领导小组
5.2.3 班主任搞好关爱四部曲
5.2.4 教师对“留守学生”要有爱心
5.3 家庭
5.3.1 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5.3.2 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忌讳过度的物质满足
5.3.3 代养人要树立角色意识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青少年应激及其应对研究综述[J]. 刘丽,张日昇.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02)
[2]小学儿童社交焦虑与孤独感研究[J]. 周宗奎,范翠英. 心理科学. 2001(04)
[3]心理危机干预[J]. 翟书涛. 心理与健康. 1998(02)
[4]青少年社会能力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 刘连启,刘贤臣,胡蕾,赵贵芳,马登岱,杨杰,孙良民.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8(01)
[5]初中生离家出走的影响因素分析[J]. 戴福强,陆秀琴,王卫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7(01)
[6]218例青少年心理障碍者的家庭教育方式调查[J]. 李荫华,姜东海.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5(04)
本文编号:3614062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1.问题提出
2.农村“留守学生”的现状调查
2.1 研究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编制问卷
2.1.3 正式施测
2.1.4 统计分析
2.2 结果分析
2.2.1 “留守学生”的数量和比例
2.2.2 “留守学生”父母工作情况
2.2.3 中小学生学习情况
2.2.4 中小学生生活情况
2.2.5 中小学生行为表现
2.2.6 中小学生学习成绩
2.2.7 教师对“留守学生”的看法
3.农村“留守学生”个案调查
4.农村“留守学生”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
4.1 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与城乡壁垒存在矛盾
4.2 代养人的职责没有到位
4.3 办学条件、教师、课程、评价机制还没有跟上
4.4 由于父母“缺位”,“留守学生”人格难以正常发展
4.5 “留守学生”寄养多于寄宿,学校管理失控
4.6 人身安全隐患问题较多
4.7 基础教育本身存在问题
4.7.1 办学硬件设备差,师资紧缺
4.7.2 素质教育观念淡化
4.7.3 教育评价机制失控,影响了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
4.8 社会因素的影响
4.8.1 家庭结构单薄化和家庭功能失调
4.8.2 现代传媒和新型娱乐方式的影响
4.8.3 校外同龄人的影响
4.8.4 新的读书无用论
4.8.5 父母本身的影响
4.8.6 被委托人缺乏必要的教育知识
5.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对策
5.1 政府
5.1.1 建立加强“留守学生“教育和管理的领导责任制
5.1.2 各级政府部门担负起责任,发挥其功能和作用
5.1.3 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
5.1.4 深入对农村“留守学生”成长和管理研究
5.1.5 加强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5.1.6 促进城镇化建设,提高农村经济实力
5.2 学校
5.2.1 关爱无痕,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5.2.2 校长挂帅,成立“留守学生”领导小组
5.2.3 班主任搞好关爱四部曲
5.2.4 教师对“留守学生”要有爱心
5.3 家庭
5.3.1 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5.3.2 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忌讳过度的物质满足
5.3.3 代养人要树立角色意识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青少年应激及其应对研究综述[J]. 刘丽,张日昇.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02)
[2]小学儿童社交焦虑与孤独感研究[J]. 周宗奎,范翠英. 心理科学. 2001(04)
[3]心理危机干预[J]. 翟书涛. 心理与健康. 1998(02)
[4]青少年社会能力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 刘连启,刘贤臣,胡蕾,赵贵芳,马登岱,杨杰,孙良民.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8(01)
[5]初中生离家出走的影响因素分析[J]. 戴福强,陆秀琴,王卫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7(01)
[6]218例青少年心理障碍者的家庭教育方式调查[J]. 李荫华,姜东海.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5(04)
本文编号:36140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614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