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国家行动与中国教育发展的动力机制——基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

发布时间:2022-02-16 12:28
  改革开放之初,通过一系列制度化的建设,"国家行动"形塑了中国教育发展的动力机制。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由于市场机制的全面介入,中国教育发展的动力机制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在这个过程中,我国教育改革的弊端也凸现出来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行动"机制的局限性。对此,可以从三个方面优化我国教育发展的动力机制:优化教育治理结构,改善办学体制;优化教育分权机制,注重统筹和协调;优化教育变革路径,构建合理的发展张力。 

【文章来源】:现代教育管理. 2018,(10)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动力机制的构建
二、动力机制的拓展
三、动力机制的优越性与局限性
四、动力机制的优化
    (一) 优化教育治理结构, 改善办学体制
    (二) 优化教育分权机制, 注重统筹与协调
    (三) 优化教育变革路径, 构建合理的发展张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复杂网络结构范型下的社会治理协同创新[J]. 范如国.  中国社会科学. 2014(04)
[2]区域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形成机制及其检视:一个“国家行动”的解释框架[J]. 徐永.  教育发展研究. 2013(19)
[3]运动型治理机制: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再思考[J]. 周雪光.  开放时代. 2012(09)
[4]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路径与模式分析[J]. 徐永.  教育发展研究. 2011(12)
[5]教育分权内涵再探[J]. 刘淑华.  高等教育研究. 2008(11)
[6]教育政策研究:议论批判的视域[J]. 曾荣光.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7(04)
[7]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通知[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93(04)



本文编号:36279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6279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d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