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苏霍姆林斯基公民教育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5 05:00

  本文关键词:苏霍姆林斯基公民教育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向来对公民教育高度重视。他以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在学校教育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公民教育思想。苏霍姆林斯基不但论述了公民教育的重要性,而且指明了开展公民教育的主要途径。本文力求通过对苏霍姆林斯基公民教育思想的分析和研究,探索该思想对我国中学历史教学的现代启示,并为增强现阶段我国中学历史教育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性提出可行性建议。 本课题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分析归纳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文献分析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的方法。要挖掘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内核,主要从其相关著作中着手。本文在对苏霍姆林斯基的生平与公民教育思想的全面了解基础上进行了归纳总结,归纳了其公民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并对其公民教育思想做出了客观的评价。本文通过对苏霍姆林斯基公民教育思想的全面探讨,发掘其中对我国中学历史教学具有现实借鉴意义之处,显示了苏霍姆林斯基和谐教育思想的可行性与时代价值。 本文主要内容包括:第一部分阐述了苏霍姆林斯基公民教育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公民教育思想提出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主要论述苏霍姆林斯基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公民教育的实施方式以及对苏霍姆林斯基公民教育思想的评价。文章最后介绍了中学历史教学中目标,阐述苏霍姆林斯基的公民教育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启示偏差,并举例说明中学历史教学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 本文的最终得出以下:苏霍姆林斯基公民教育思想依然具有研究价值。中学历史教学具备公民教育的功能,其功能逐渐增强。苏霍姆林斯基公民教育思想对中国的公民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苏霍姆林斯基 公民教育思想 中学历史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41;G633.5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第一章 绪论9-18
  • 1.1 选题意义9-10
  • 1.2 文献综述10-16
  • 1.2.1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研究现状分析11-13
  • 1.2.2 苏霍姆林斯基教学思想研究现状分析13-15
  • 1.2.3 苏霍姆林斯基公民道德研究15-16
  • 1.3 研究方法16-18
  • 第二章 苏霍姆林斯基公民教育思想的提出18-25
  • 2.1 苏霍姆林斯基公民教育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18-20
  • 2.2 苏霍姆林斯基公民教育思想提出的理论基础20-25
  • 2.2.1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公民观是苏霍姆林斯基公民教育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20-22
  • 2.2.2 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是苏霍姆林斯基公民教育思想的核心基石22-23
  • 2.2.3 其他教育学家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对苏霍姆林斯基公民教育思想的影响23-25
  • 第三章 苏霍姆林斯基公民教育论25-35
  • 3.1 苏霍姆林斯基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25-30
  • 3.1.1 苏霍姆林斯基公民教育的目标25
  • 3.1.2 苏霍姆林斯基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25-30
  • 3.2 苏霍姆林斯基公民教育的实施方式30-33
  • 3.2.1 发挥教师的主导功能30-31
  • 3.2.2 在班集体中进行学生公民教育31-32
  • 3.2.3 家庭教育在公民教育中的运用32-33
  • 3.3 对苏霍姆林斯基公民教育思想的评价33-35
  • 第四章 苏霍姆林斯基公民教育思想对中学历史教育的启示35-45
  • 4.1 中学历史教学中突出存在的问题35-36
  • 4.1.1 强调考试,忽视公民教育35
  • 4.1.2 强调“双基”,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35-36
  • 4.1.3 宣传普世价值,忽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36
  • 4.2 苏霍姆林斯基的公民教育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启示36-45
  • 4.2.1 利用“公民观察世界课”进入观念的世界37
  • 4.2.2 接受“公民美”的熏陶37-38
  • 4.2.3 通过学习小组讨论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38-39
  • 4.2.4 开辟乡土历史第二课堂39-40
  • 4.2.5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为教学案例40-45
  • 结语45-46
  • 参考文献46-47
  • 后记47-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小蔓;张男星;;一丛能在异国开花的玫瑰——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在当代中国的传播与生长[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2期

2 顾明远;;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反思[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3 毕淑芝 ,王义高;怎样培养公民的精神文明——苏霍姆林斯基的见解和做法[J];外国教育动态;1983年06期

4 董静芳;;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对素质教育的启示[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年07期

5 魏伟;;马克思的公民观及其现实意义[J];齐鲁学刊;2012年03期

6 B.A.苏霍姆林斯基;刘伦振;;遵循列宁思想 培养合格公民[J];外国教育资料;1990年03期

7 吴义昌;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师研究思想[J];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08期

8 乌云特娜;;苏霍姆林斯基论教师应具备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素养[J];外国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9 段鸿;陈霞;;教师要有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探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年11期

10 代其平;沈小碚;;乌申斯基的教学心理学思想新探[J];现代中小学教育;1989年01期


  本文关键词:苏霍姆林斯基公民教育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68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668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c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