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传统审美心理视角下的大学生审美偏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5 17:25

  本文关键词:传统审美心理视角下的大学生审美偏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思想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学的核心内容。对此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可以廓清国人审美心理特征的来龙去脉,而且也是发展本土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有限,主要还是来自于美学领域思辨式的理论研究,心理学研究者并未对其给以应有的重视,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持。因此,本文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将心理学中成熟的实证研究方法应用于对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思想的研究,为这一领域在研究方法上的突破做有益的尝试,以抛砖引玉;同时希望能对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证参考价值。 本文首先编制《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倾向问卷》,通过一定规模的问卷调查来研究大学生的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倾向现状,,继而采用眼动研究来更精确地探究大学生对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思想是否有显著的审美偏好,最后设计内隐联想测验更进一步研究大学生对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思想的内隐偏好。最终得出以下结论: 1.按照以和为美、以心为本、以形媚道、以境为高四个维度编制的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倾向问卷达到心理测量学基本要求,可以用于测量大学生的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倾向。 2.大学生对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思想的审美偏好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专业差异。 3.相比于西方审美风格,大学生对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思想在外显水平上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审美偏好。 4.大学生对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思想存在着显著的内隐审美偏好。
【关键词】:中国传统审美心理 审美偏好 眼动 内隐联想测验 实证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闽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9-15
  • 1.1 文献综述9-12
  • 1.2 问题提出12-13
  • 1.3 研究意义13-15
  • 第2章 研究设计15-17
  • 2.1 研究目的15
  • 2.2 研究假设15
  • 2.3 研究方法15-16
  • 2.4 研究思路16
  • 2.5 研究程序16-17
  • 第3章 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倾向问卷的编制17-25
  • 3.1 引言17
  • 3.2 研究方法17-18
  • 3.2.1 问卷题目的编制17-18
  • 3.2.2 被试与施测18
  • 3.2.3 数据统计分析18
  • 3.3 结果及分析18-23
  • 3.3.1 项目分析18-19
  • 3.3.2 信度分析19-20
  • 3.3.3 效度分析20-23
  • 3.4 讨论23-24
  • 3.4.1 问卷质量整体分析23
  • 3.4.2 大学生对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思想的审美偏好现状23-24
  • 3.5 结论24-25
  • 第4章 大学生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倾向的眼动研究25-31
  • 4.1 引言25
  • 4.2 研究方法25-27
  • 4.2.1 被试25-26
  • 4.2.2 实验仪器26
  • 4.2.3 实验材料26
  • 4.2.4 实验设计26
  • 4.2.5 实验程序26-27
  • 4.2.6 数据处理27
  • 4.3 实验结果27-29
  • 4.3.1 眼动轨迹图与热点图27-29
  • 4.3.2 注视时间的比较29
  • 4.3.3 注视次数的比较29
  • 4.4 讨论29-30
  • 4.5 结论30-31
  • 第5章 大学生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倾向的内隐联想测验研究31-37
  • 5.1 引言31-32
  • 5.2 研究方法32-34
  • 5.2.1 被试32-33
  • 5.2.2 实验材料33
  • 5.2.3 实验程序33-34
  • 5.2.4 数据处理34
  • 5.3 实验结果34-35
  • 5.4 讨论35-36
  • 5.4.1 大学生对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思想存在显著的内隐审美偏好35
  • 5.4.2 该内隐审美偏好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和专业差异35-36
  • 5.5 结论36-37
  • 第6章 总讨论37-41
  • 6.1 审美偏好没有性别和专业差异37
  • 6.2 大学生对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思想在外显水平上无明显的审美偏好37-38
  • 6.3 大学生对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思想在内隐水平上有显著的审美偏好38-41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41-43
  • 参考文献43-45
  • 附录 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倾向问卷45-47
  • 致谢47-49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庆元;;由虚见实——浅释中国传统审美的精神内涵[J];艺术界;2008年01期

2 张玉霞,张祖利;“味”与“悟”——浅论中国传统审美思想[J];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刘家友;中国传统审美心理质性初探[J];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04期

4 曾红霞;王作新;;美义场和中国传统审美[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吴海伦;;略论中国传统审美方式“观”与道[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14期

6 张硕;;中国传统审美意识下的现代设计浅析[J];才智;2013年33期

7 牛小鹏;张丽敏;;浅析中国传统审美的民俗性与“鱼”文化[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李志;;论中国传统审美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J];广西轻工业;2008年05期

9 王宁;;从中国传统审美观念谈“中国风”造型味道[J];包装工程;2009年02期

10 葛越;;浅析中国传统审美观对现代设计的影响[J];电影评介;2009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洁;;加强中国传统审美设计研究——走向21世纪的中国美学的重要工作[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2 汤蓉;;中国传统审美形态对现代广告创意的影响[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艳梅;中国传统审美的阴柔特性[D];山东大学;2014年

2 孙晶;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与当代视觉文化的碰撞和融合[D];北京印刷学院;2006年

3 石文斐;传统审美心理视角下的大学生审美偏好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传统审美心理视角下的大学生审美偏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84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684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3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