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无影灯效应”视角下的义务教育供给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2 20:25

  本文关键词:“无影灯效应”视角下的义务教育供给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义务教育从微观上看,是公民自强不息精神的起点,是厚德载物底蕴的始点;从宏观上来看,是全民族基本素质提升的奠基石。但是,鉴于义务教育的外部性,在目前我国的义务教育属于政府办的情况下,单一的和混合的供给主体并不能够使得义务教育这个公共物品实现最优的发展。 在我国当前的经济条件下,政府对义务教育供给明显地呈现能力不足。虽然义务教育的公共物品性是一种制度安排,需要政府供给也是一种制度安排。但在实际的供给过程中,市场和社会通过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都有参与到义务教育供给中,表现在筹资资金、举办民办和私立学校、捐赠教育设施等方面,这些都是对义务教育的辅助供给。而相对市场和社会,家庭和社区却并没有完全发挥自身在义务教育供给中的效能。而且,目前义务教育供给的困境是投入时包含着国家对义务教育的期望,产出时多了家庭、社会的期望。有时候,这两种期望并不总是保持一致,就可能产生许多问题。这些事实需要我们重新思考和规划义务教育的供给。 鉴于以上现实,基于“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理念,我们应当重视义务教育。在此前提下,本论文试图从以下三个部分展开研究:梳理义务教育的投入现状、用“无影灯效应”原理分析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通过在现有的单质型和混合型供给主体的基础上加入化合型,希望在义务教育供给中通过制度规范和实践指导有效发挥家庭的社会化和情感陪伴效能、社区的环境和文化熏陶效能,最终实现政府、学校、社会、市场、社区、家庭共同聚焦到义务教育当中同时发挥作用的蓝图。
【关键词】:政府主导 无影灯效应 义务教育 教育的公益性 公共物品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522.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导论9-23
  • 一、选题缘由9-13
  • (一) 政府主导下的全方位供给为义务教育的最优化发展提供可能9-12
  • (二)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供给主体存在的问题12-13
  • (三) 既有研究缺乏从“无影灯效应”原理分析义务教育供给13
  • 二、研究的目的和内容13-14
  • (一) 研究目的13-14
  • (二) 研究内容14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14-15
  • (一) 研究思路14
  • (二) 研究方法14-15
  • 四、核心概念界定15-21
  • (一) 政府主导15-16
  • (二) 无影灯效应16-17
  • (三) 义务教育17-18
  • (四) 教育的公益性18-20
  • (五) 公共物品20-21
  • 五、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21-22
  • (一) 理论意义21
  • (二) 实践意义21-22
  • 六、研究的创新与不足22-23
  • (一)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22
  • (二) 本研究的不足22-23
  • 第一章 义务教育供给的现状23-34
  • 一、我国义务教育的产品属性及理论基础综述23-24
  • 二、义务教育供给主体的现状综述24-28
  • (一) 单质型——政府独自对义务教育供给25-26
  • (二) 混合物型——政府、市场、私人等多主体元素供给义务教育26-28
  • 三、义务教育供给能力的现状28-32
  • (一) 数量——对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数等进行分析28-30
  • (二) 质量——对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的师资水平等进行分析30-32
  • 四、义务教育供给角度的现状32-33
  • 五、义务教育供给平台的现状33-34
  • 第二章 以“无影灯效应”原理分析义务教育供给现状34-47
  • 一、“灯光的数量”——义务教育供给主体的不完整34-40
  • (一) 家庭在义务教育供给主体中的不可或缺35-37
  • (二) 社区在义务教育供给主体中的不可或缺37-40
  • 二、“效能”——义务教育供给效能不健全40-45
  • (一) 家庭在义务教育供给中应当发挥效能41-43
  • (二) 社区在义务教育供给中应当发挥效能43-44
  • (三) 学校在义务教育供给中的效能受限44-45
  • 三、“角度”——义务教育供给中角度的非全方位45
  • (一) 当前义务教育供给中存在半影——供给能力不足45
  • (二) 当前义务教育供给中存在本影——供给能力有缺陷45
  • 四、“整合平台”——现有义务教育供给平台体系不完善45-47
  • (一) 宏观层面——缺少针对家庭和社区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45-46
  • (二) 微观层面——缺少针对家庭和社区成立的有效监督机构46-47
  • 第三章 改进义务教育供给现状的策略47-53
  • 一、形成化合物型义务教育供给主体47
  • 二、深化义务教育供给主体的效能——保证足够的“照射”强度47-50
  • (一) 进一步深化学校的效能——培养学生的个性47-48
  • (二) 挖掘并深化家庭和社区的效能——营造良好的环境48-50
  • 三、全方位化义务教育供给的角度50-51
  • (一) 将市场和社会定位于辅助角度,消除政府在供给中产生的半影51
  • (二) 将家庭、社区及学校定位于补充角度,消除政府在供给中产生的本影51
  • 四、完善义务教育供给的平台体系51-53
  • (一) 政策的全面化和系统化52
  • (二) 设立专业的指导机构52
  • (三) 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52-53
  • 参考文献53-56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56-57
  • 致谢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国玲,孟召将;政府公共服务方式多样化探析[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2 伍雪辉;;人的本质及其教育立场——基于M·兰德曼《哲学人类学》的思考[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范兆娟;;我国教育公益性内涵研究述评[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年05期

4 王广正;论组织和国家中的公共物品[J];管理世界;1997年01期

5 朱善利;;“拟公共产品”与我国商品市场的失衡[J];经济研究;1992年08期

6 扈中平;“人的全面发展”内涵新析[J];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7 丁元竹;;理解社区[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秦荣生;;无影灯效应原理与我国政府审计监督[J];审计研究;2010年05期

9 乔耀章,芮国强;政府创新与政府自觉[J];学术界;2002年04期

10 赵子建;;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研究述评[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涛;转型期城市社区自治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张永祥;知识观视野下的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无影灯效应”视角下的义务教育供给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68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868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a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