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晚清民国徽州新式学堂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1 04:14

  本文关键词:晚清民国徽州新式学堂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伴随着西方教会教育、洋务维新新式教育、清末新政等的影响,晚清民国时期全国兴起了一股建设新式学堂的热潮。这一时期的徽州也创建了一批数量可观、类型多样的新式学堂。 徽州六县由于政治、经济、地理等因素的差异,其新式学堂的发展情况各有不同。歙县在晚清时期为徽州府治所在地,新式学堂发展水平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休宁受政治因素的影响,新式学堂在晚清发展较缓慢,但到了民国时期由于省立二中、省立女子四中陆续设立于此,从而带动了本地新式学堂的发展。受制于地方教育政策,婺源新式学堂的发展特别是小学堂的发展较为曲折。绩溪最大的特色为师范学堂的发展,在晚清时期共创建两所师范学堂。黟县和祁门在徽州六县中人口和面积都比较小,但新式学堂建设热情高涨,发展也较快。 新式学堂教育与传统学校教育存在很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授课内容和师资队伍两个方面。颇为发达的徽州传统教育对新式教育的发展产生双重影响,一方面推动了新式学堂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对新式学堂的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关键词】:徽州 晚清民国 新式学堂 学校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52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前言9-16
  • 一、选题缘起9-10
  • (一)学术意义9
  • (二)现实意义9
  • (三)发掘新史料9-10
  • 二、学术史回顾10-14
  • (一)晚清民国新式学堂研究10-12
  • (二)晚清民国徽州学堂研究12-14
  • 三、研究时段与相关概念界定14-15
  • (一)研究时段的界定14
  • (二)新式学堂14
  • (三)中等学堂14-15
  • 四、研究方法和策略15-16
  • 第一章 晚清民国徽州新式学堂出现的背景16-22
  • 一、徽州教会学校为新式学堂的创建提供了参考16-17
  • 二、洋务派、维新派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新式学堂推动了徽州新式学堂的建立17-18
  • 三、“清末新政”直接推动了徽州新式学堂的出现18-19
  • 四、求是学堂为徽州新式学堂的建立提供一个很好的典范19-20
  • 五、接受新式教育的徽州知识分子为新式学堂的创建提供了舆论支持20-22
  • 第二章 晚清民国徽州六县新式学堂发展的基本状况22-40
  • 一、歙县新式学堂发展情况22-26
  • 二、休宁新式学堂发展情况26-28
  • 三、婺源新式学堂发展情况28-30
  • 四、绩溪新式学堂发展情况30-33
  • 五、黟县新式学堂发展情况33-35
  • 六、祁门新式学堂发展情况35-37
  • 七、徽州六县新式学堂比较37-40
  • 第三章 晚清民国徽州新式学堂发展的基本特色40-54
  • 一、授课内容的革新40-48
  • (一)明清时期学校教育的授课内容40-42
  • (二)晚清民国徽州新式学堂的授课内容42-48
  • 二、师资力量的革新48-52
  • (一)明清时期徽州教育机构的师资力量48-50
  • (二)徽州新式学堂的师资力量50-52
  • 三、师范学堂和女子学堂发展迅速52-54
  • 结语54-55
  • 参考文献55-59
  • 致谢59-60
  • 附:本人读研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珍珍;;教会学校与安徽教育近代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张珍珍;朱镜人;;教育交流对安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影响[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王鹤鸣;;安徽近代教育发展概述[J];安徽史学;1986年03期

4 贾国静;;清末的私塾改良及其成效[J];安徽史学;2006年04期

5 张小坡;;清末徽州新式教育经费的筹措与配置研究[J];安徽史学;2008年05期

6 杨益茂;洋务运动时期的新式教育[J];北京社会科学;1996年01期

7 左玉河;从“经世之学”到“分科立学”——近代早期的学术分科观念及分科方案[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8 杨齐福;洋务学堂的兴起与科举制度的解体[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9 吴小鸥;;浸润与激荡——清末民国教科书对社会变革之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年05期

10 江巧珍;徽州女校述略[J];安徽史学;1995年04期


  本文关键词:晚清民国徽州新式学堂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16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4116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f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