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心理学研究刍议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心理学研究刍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社会适应是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最为重要的方面,受到多种心理变量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从社会与大学生相互作用的视角出发,遵循人在社会的基本理念,探讨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心理与行为,揭示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心理特点和规律,既有助于对大学生社会行为的理解、预测和调控,又有助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健康社会心理素质的提升、积极社会态度的形成和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本文着重就大学生社会适应心理学研究的价值取向、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和方法论原则等基本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该领域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 心理学部;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适应 心理学研究 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能力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重大项目“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心理学研究”(10JHQ003),项目负责人:张大均
【分类号】:G444
【正文快照】: 一、大学生社会适应心理学研究的价值取向社会适应水平是人的社会成熟的重要指标,社会成熟又是心理成熟的重要条件和外在表现,在校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成熟的重要年龄阶段,因此,从心理学的角度系统研究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问题,既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又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为客观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封琴;;我国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现状、新进展与反思[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年09期
2 王鑫强;;阅读疗法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杨正英;;刍议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J];大学教育科学;2010年02期
4 何萍;;浅谈高职新生心理不适的原因及其调适策略[J];学理论;2011年14期
5 古志华;;试论新时期开展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策略[J];世纪桥;2013年03期
6 古志华;;“三贴近”原则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J];机械职业教育;2013年05期
7 梁乘;罗玉琴;;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年10期
8 朱小同;王强强;;浅谈生态系统理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9 杨玉宇;李鹏;朱芮;;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团体辅导方案设计及效果[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年01期
10 董凤华;任泺锟;李慧嘉;;关注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人力资源管理;201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鑫强;张大均;;有指导电影赏析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及其个体差异[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杨荣华;刘英;王盼盼;邱佩钰;戴家隽;;大学生成长水平量表的编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三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崇莲;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王俊山;中小学班主任的情感素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沙;从生命全程发展观论大学生入学适应[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张大均;论人的心理素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2期
3 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 ,梁宝勇,郝志红;《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2期
4 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 ,王登峰;《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2期
5 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 ,方晓义,沃建中,蔺秀云;《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2期
6 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 ,郑日昌,邓丽芳,张忠华,郭召良;《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2期
7 舒桂珍;;当前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及对策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8 郑希付;罗品超;;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调查[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2期
9 王滔;陈建文;;大学生心理素质三维结构模型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10 陈强;田澜;王滔;;师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滔;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卢谢峰;大学生适应性量表的编制与标准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钢;大学生人际适应性量表编制及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守锤;;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状况及其风险因素的研究[J];心理科学;2010年02期
2 邹泓;刘艳;李晓巍;张冲;;中国七城市青少年社会适应状况的综合评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3 刘晓筝;;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期心理分析[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4 刘小英;;试论大学生社会适应中的心理问题及对策[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5 杨阿丽;方晓义;;父母消极抚养方式与父母冲突和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4期
6 王敏;;乐观与社会适应的关系述评[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26期
7 李艳华;;浅谈青少年受挫心理与矫正[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2年01期
8 周芳;;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角看青年学生的社会适应问题[J];江汉论坛;2010年03期
9 徐芬;王杨丽;马凤玲;;大学生信任倾向对社会适应的影响[J];应用心理学;2012年02期
10 方双燕;桑青松;顾雅婷;;中学生同伴支持、基本心理需要和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2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周明宝;;心理断乳与社会融入:毕业大学生的初始社会适应研究[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俊;邹泓;刘乔;;青少年情感自主的发展特点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王其明;李彩娜;;纵向研究:中学新生的社会适应[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4 范惠玲;;谈谈优等生的心理问题及矫正[A];浙江省推广发展健康促进学校项目论文集[C];2005年
5 胡韬;;论少年儿童的社会适应心理素质及培养[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欧苏兰;吴晶晶;莫书亮;周宗奎;;青少年社会适应与家庭功能、友谊质量和应对方式的关系[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肖琼;肖玮;;西安地区不同类型大学生社会适应现状调查[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琚晓燕;刘宣文;;青少年依恋与自尊、社会适应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本报记者 李建平;体育,塑造健康体魄[N];中国教育报;2002年
2 浙江省杭州市夏衍中学校长 周萍;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如皋市林梓小学 王晓霞;让体育课成为学生健康教育的大本营[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建文;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构、机制与功能[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美萍;亲子关系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联系:遗传与环境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雪冰;小学生羞怯与自尊、社会适应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周俊;大学生的社会适应特点及其与依恋、自我调控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闫莉娜;大学生人格、缺陷感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郭晓红;4-6岁留守儿童自我提升的特点以及与社会适应的关系[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5 薛淑莉;初中学困生自我概念、依恋关系和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12年
6 田磊;内蒙古大学生社会网络、社会支持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7 穆诺;初中生羞怯、自我表露与社会适应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景英;中学生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07年
9 何亚玺;北京市农民工子女社会适应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10 王艳芳;离异母亲自我表露特点及其与中学生社会适应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心理学研究刍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63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456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