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体育手段的促进
本文关键词:广州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体育手段的促进
【摘要】:本研究以广州地区初、高中学生为调查对象,研究广州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索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对中学心理健康状况的有关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并提出改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体育手段,以丰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作者单位】: 广州市第一中学;
【关键词】: 中学生 心理健康 体育手段 促进
【分类号】:G633.96;G441
【正文快照】: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公众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也日益沉重,由此引发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中学生由于环境改变、学业、情感、人际关系、家庭等一系列的压力,从而导致的学生心理障碍、心理失衡、自杀、伤害、冲突等事件不断发生,中学生群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兰自力,刘英杰;学校体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于兆杰;;艺术类院校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教育促进研究[J];运动;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席莉;杨志民;;CBA裁判员职业化的若干影响因素探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杨志民;;安徽省普通高校特殊群体大学生体育行为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3 叶菁;周志辉;冷波;;羽毛球运动训练的实证研究[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4 马春建;;河南省外出农民工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1期
5 李绍军;卢立宝;刘璐玮;;浅谈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应对校园突发事件的能力[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6 赵丹;;认知风格差异田径运动员竞赛焦虑与竞技水平发挥的关系[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7 李艳;王菲菲;;跆拳道运动员运动认知特质焦虑情况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李青梅;廖艳华;;教学环境的转变在游泳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5年06期
9 陈利和;彭跃清;;体育锻炼改善大学生心理状况中兴趣的影响与作用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7年05期
10 彭跃清;刘海燕;陈利和;;变换情景法在有氧耐力项目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四化;李京诚;刘淑慧;;中国文学在射击运动员心理调节中应用的讨论——对“一语点醒梦中人”的理解[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2 赵国明;任未多;;体育锻炼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3 徐建清;;福建省三地市老年人不同体育锻炼行为的社会心理原因[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陈作松;周爱光;;环境、自我效能感与中学生锻炼态度的关系[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余江文;;体育锻炼对青少年抑郁人际情境的影响[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周晖;;休闲体育的FLOW体验与心理健康的关系[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王茹;贾军;;优秀运动员目标定向、认知特质焦虑与自信关系的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马德森;;心理训练效果评价结构模型的验证性因素分析[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周毅刚;郭玉江;;优秀运动员运动疲劳、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于晶;郑念军;迟荣国;贾刚;张守正;;自由跤运动员操作思维的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梦英;中国成年人锻炼行为的干预策略:TPB与HAPA两个模型的整合[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2 王忠山;武术套路运动员体能技能的年龄特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3 马业康;新疆农牧区13-15岁哈萨克族中学生体质下降干预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毛爱华;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成长过程不同阶段的训练特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5 王琪;西方现代体育科学发展史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秋爽;我国优秀铁人三项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迟立忠;运动人群与非运动人群注意特征比较及注意机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8 闫苍松;环境主导注意项目运动员的视觉选择性注意特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9 方配素;运动员人格构念系统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10 李琳;不同年龄射击运动员的运动水平与神经系统特性及其气质类型的关系[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宁武;高水平沙排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与临场技术表现关系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陈莉莉;上海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现状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杨一菲;我国二线花样游泳运动员训练现状调查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王莉丽;心理调控对撑杆跳高运动员身心及技术的影响[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解超;男子大学生足球运动参与动机量表的编制与检验[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崔高崧;渗透性髋受力下肢力量训练对水平跳跃能力的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李响;宿迁市高等学校篮球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郁华;表象训练在高中体育教学封闭性动作技能学习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徐迅;“比赛法”在高职女生篮球选项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马薛娟;我国聋人大学新生学校适应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佟立纯;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2 喻坚;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J];福建体育科技;1997年02期
3 樊富珉,王建中;北京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4 韩旭,成凤仙,赵宏,高建玲;北京林业大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育课程建设关系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5 季浏,李林,汪晓赞;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6 王立馥;体育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J];体育学刊;1999年06期
7 李凌;试论高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8 诸杰,闫振龙,顾利民,陈善平,李淑娥;影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及其干预对策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9 金华,吴文源,张明园;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年05期
,本文编号:5388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538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