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20 12:05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移动学习 影响因素 技术接受模型


【摘要】:随着网络连接技术和移动设备的普及,移动学习在带给了所有学习者全新的学习感受的同时,也引起了教育界广泛的关注,并为业内广泛认为是未来不可缺少且前途无限的一种学习方式。 然而,,学习者对于移动学习的态度,移动学习是如何开展的,哪些因素在影响学习者进行移动学习则成为了移动学习实施的关键。鉴于此,本文对大学生移动学习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在系统梳理了海内外有关移动学习的相关研究并在对其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以TAM模型为基础的大学生移动学习接受模型,根据分析总结出的影响大学生移动学习的三个变量即移动学习的信息资源、传播媒介、以及学习环境,设计了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及使用意愿调查问卷。结合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整理,得出大学生移动学习的现状。利用SPSS18.0对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验证了大学生移动学习影响因素模型。 研究结果表明,信息资源、传播媒介、以及学习环境显著影响大学生的感知有用性;信息资源、传播媒介正向影响和感知易用性;学习环境对感知易用性无显著影响。研究结果从实证的角度对大学生移动学习的优化和设计提供了依据。 最后,本文认为开展大学生移动学习活动,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开发大量有学习价值和传播效应的移动学习资源,以资源共享的方式为更多的大学生进行服务。其次是政府和高校应该加大对移动学习的软硬件资源的投入,搭建科学和安全的移动学习平台,合理部署移动设备,帮助更多的学生参与移动学习过程,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并对移动学习资源进行评价和综合管理,进一步促进移动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移动学习 影响因素 技术接受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434
【目录】:
  • 附件5-8
  • 摘要8-9
  • Abstract9-11
  • 1. 绪论11-16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1-16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2-13
  • 1.1.3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13-16
  • 2.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16-28
  • 2.1 相关概念界定16-18
  • 2.1.1 移动学习16-17
  • 2.1.2 技术接受17-18
  • 2.2 文献综述18-24
  • 2.2.1 大学生移动学习的相关研究18-23
  • 2.2.2 技术接受模型相关研究23-24
  • 2.3 理论基础24-28
  • 2.3.1 理性行为理论模型(TRA)25
  • 2.3.2 计划行为理论模型(TPB)25-26
  • 2.3.3 技术接受理论模型(TAM)26-27
  • 2.3.4 总结27-28
  • 3. 模型建构与研究假设28-33
  • 3.1 大学生移动学习的接受模型建构28-29
  • 3.2 变量定义29-31
  • 3.2.1 信息资源因素29
  • 3.2.2 传播媒介因素29-30
  • 3.2.3 学习环境因素30
  • 3.2.4 感知有用性30-31
  • 3.2.5 感知易用性31
  • 3.2.6 使用态度31
  • 3.3 研究假设31-33
  • 4. 研究设计33-36
  • 4.1 研究对象33
  • 4.2 问卷的设计33-34
  • 4.2.1 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问卷设计33-34
  • 4.2.2 大学生移动学习影响因素问卷设计34
  • 4.3 问卷的测试34
  • 4.4 问卷的发放34-36
  • 5. 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分析36-45
  • 5.1 学习者的现状分析36-38
  • 5.2 移动学习的信息资源的现状分析38-41
  • 5.3 移动学习中的传播媒介现状分析41-42
  • 5.4 移动学习中的学习环境现状分析42-45
  • 6. 大学生移动学习影响因素分析45-51
  • 6.1 信度与效度分析45-47
  • 6.1.1 信度分析45-46
  • 6.1.2 效度分析46-47
  • 6.2 回归分析47-49
  • 6.3 模型的修正49-51
  • 7. 研究结论与建议51-58
  • 7.1 研究结论51-54
  • 7.2 建议54-58
  • 参考文献58-62
  • 附录62-66
  • 致谢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化骥;;移动学习:远程教育的前沿理论[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2 李晓丽;王晓军;;移动学习模式探讨及系统架构设计[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任秀华;;基于TAM和TTF模型的教师信息技术接受模型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09期

4 李浩君;唐杰;邱飞岳;吴亮亮;;适应新农村建设需求的移动学习应用模式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0年12期

5 李凡;陈琳;;移动学习期刊论文内容的分析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0年12期

6 叶成林,徐福荫,许骏;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7 马小强;;移动学习终端的选择与评价[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8 王文广;陆婷婷;;移动学习热的冷思考[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9 高峰;;教育技术的接受和采纳:几个相关理论的比较[J];开放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10 陈莹,仇梅美;技术接受模型(TAM)在远程网络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信息化;2005年02期



本文编号:5678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5678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7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