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的建构
建构科学的、系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运行机制,是一个理论上非常重要而实际操作中又非常复杂的问题。在此,结合高校原有教学评价体系的弊端,提出建构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想。
(一)树立发展性、人本化的教学质量评价观。高校教学是一种高度专业化义充满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培养人的活动..高校教师在教学事务中应当而且事实上享有相当广泛的自主权"[4],因此,高校教师的工作动机源于内在的激励。实践表明,来自外部的压力,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都很难对教师的王作积极性产生实质性的影响,甚至有碍于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发挥。这一道理,同样适用于已成年的大学生。所以,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奖惩或划分等级,而在于通过评价形成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形成公平良性的奖惩环境.以调动师生自觉自愿地致力于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由此可见,教学质量评价不是一个单纯的阶段、不是句号,而是贯穿教学过程始终、不断发现问题、改进质量、促进师生全面发展的动态的发展过程。
(二)建立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面介入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教学质量是一个与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有关的概念,学校的教学质量活动,是一个与学校所有成员有关的活动,教师、学生、院系领导、学校职能部门、毕业生、用人单位、家长等都可以作为评价主体参与到教学质量的评价和反馈活动中来,形成对教学质量的多角度的审视,以保证教学质量评价的客观合理性。所以,高校教学质量评价应将师生自评、教师评价、学生评价、领导评价、同行评价结合起来,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结合起来,教师个体教学质量评价与学校集体教学质量评价结合起来,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成为全员参与、良性互动的网络系统。
(三)建立层级结合、上下贯通的教学质量评级运行机制。由于教学质量评价涉及的网素较多、体系庞大、内容繁杂,还要受到学校各部门各项工作质量和水平的制约,所以操作起来非常复杂,必须建立一个层次结合、上下贯通、行之有效的质量评价运行机制来保证它的实现。
纵向的运行。层次合理、职责明确、权限分明的教学质量评价组织是教学评价体系得以运行的基本保证,指的是教学评价运行的程序和渠道问题,它一般由学校、院系、教研室三级评价主体组成,以院系评价为主,逐级负责,分工协作。
横向的运行。横向运行是指教学评价运行的层面问题。由于教学质量评价涵盖教学全过程的各个环节,所以要在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施以不同层面、不同性质的评价。在教学过程的初始阶段要针对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生源质量、师资水平、专业、课程等进行诊断性的评价,以便了解情况协调配合,因材施教。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评估指标体系要科学合理。首先应该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特别是不同学科、专业,制定适合国惰的多样化的评价标准;其次指标体系要科学合理,必须处理好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的关系。为此,在制定评估指标体系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教学质量的评估指标力求量化,不能量化的可用概括性问题代替;其二,由于不同质的事物难以加权求租,笔耕文化推荐期刊,因此,一般评估不宜采用加权求和,宜改用按指标体系的大项"分类输出"。
(五)建立经常化、连续化、制度化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是贯穿教学过程始终的一种经常性的活动,因此应建立经常化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教学质量评价主管、督导和执行部门可以采取定期定点和不定期不定点相结合,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对教学过程各环节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和评估。这样做虽然增加了监督部门和师生的负担,却能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可靠性高校教学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教学效果既有即时性又有迟效性的特点,所以仅凭一时一事一人一物等定格的方式"一评定终身"来评价教师个体和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是不客观的,只有在连续性的教学过程中多次进行的评估才是可靠的。所以,高校教学质量评价已将近期评价和长远评价结合起来,既注重结果评价又注重过程评价,既注重在校生评价又注重毕业生评价反馈,并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
(六)设立专门的教学质量评价机构,配合专业化的教学评价人员。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关系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不是哪一个部门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因此,如果教学质量评价机构作为教务处的下设组织,其有限的权利不可能督促其他平行部门配合它尽快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即使教务处本身也只是学校的职能部门之一,难以解决本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而且教务部门的评价角色就像"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一样,很难取信于外界。所以,必须在学校层次上建立一个行政性的、由校长直接领导、高于一般职能部门的专门从事全校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职能性机构,负责领导、组织、协调全校的教学评价工作。
结论: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生存之基、生命之本,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永远的追求,尤其在高等教育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今天。建设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对于及时发现教学问题、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的国情和近年来的发展和改革造成并促进了中国高等教育在投资主体、办学模式、体系结构、培养目标、质量标准等方面越来越多元、多层次发展,任何单一的或一统的标准都不可能}奏效,评价机制的建构必须从这一现实出发。当前正处于跨越式发展阶段的我国高等教育亟需建立一个内外结合、以内为主、以外促内的开放性、综合性的质量评价体系。
本文由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编号:57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5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