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如何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4-07-24 12:26

  面对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要实现国家、社会和人的持续发展,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纵观我们当前的历史社会教育,主要是"讲授一接受"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之所以被长期采用,主要是因为能够使学生在单位时间里比较迅速有效地接受更多的历史知识g能够充分发挥历史教师的主导作用。然而,在知识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这种模式内在的诸多缺陷,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首先,这种模式在教学活动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并没有取得真主体地位,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被压抑了,学习兴趣丧失了。其次,这种教学模式在课堂活动以教师讲解为中心。教学按教师事前准备的内容和设计的教学程序进行,讲解完了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至于学生的基础、接受的能力则考虑甚少。教师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思维。最后,这种模式以应付考试为中心,"高考"、"会考",成了中学教学的指挥棒,多考的多讲,少考的少讲,不考的不讲,考试成了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由此可见,为了培养出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我们必须对当前的历史课程教学进行思索和探究。

  1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加强学生创 新能力培养的对策

  1.1在兴趣中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兴趣是第一老师,没有兴趣,任何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无从谈起,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中找到导人口,把问题和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以此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力。例如在学习五四运动知识时,教师可以这样设置问题"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在开国大典上鸣礼炮,你们知道设置了多少门礼炮,齐鸣了多少响吗?"在学生的猜测中,教师给出答案"是54门礼炮,齐鸣28响。设置54门礼炮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 齐鸣28响是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人民进行了28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那么为什么要在如此隆重的时刻来纪念五四运动呢?五四运动是怎么回事?它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呢?这就是本课我们要共同探究的问题.'通过对学生兴趣点的引入,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发展到主动探究,主动思考,这样历史学习对学生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发挥其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为提高,学习效果事半功倍。1 .2在批判申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学习历史不是简单的对历史史实的复述与记忆,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主动思考,不为前人观点所左右,大胆置疑,创造性的寻求问题的答案。形成自己的观点。例如随着易中天品三国系列的火爆,很多学生对三国人物有所了解尤其是三国中曹操这个人物形象。而且2009年12月27日,曹操高陵在问南安阳得到考古 确认。墓室中发现有人头骨、肢骨等部分遗骨。引来社会→片质疑之声,由此曹操个人形象如何定位和评价是很多学生热衷的话题,在讲到三国时,教师可以先给出历史上名家对曹操个人的评价的资料,如名士乔玄认为曹操是天下奇才,?三国志》陈寿将曹操作为正面形象来描写,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把曹操当作奸雄来描写,鲁迅认为曹操是个英雄,郭沫若认为曹操历史上有贡献g毛泽东曾多次为曹操正名,为曹操翻案。给出这些资料后,让学生阅读讨论:曹操到底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呢?小说中的人物与历史人物有多大差别?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文学与历史的关系?学生在这样的讨论中,会迸出火花。教师鼓励学生通过阅读资料,不为权威左右,提出自己的观点,深化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推荐阅读:《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1 . 3在讨论中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新课程鼓励建设和谐课堂环境,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合作与平等的关系,教师应该尊重学生,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能把自己的观点、认识强加于学生。教师应采取宽容的态度,鼓励学生大胆直言,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只有这样,学生才敢于参与教学过程。例如在讲"西安事变"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问题,引导学生回答"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后,如果你站在中国共产党方面的角度,你会如何处置蒋介石?"有学生回答杀,因为蒋介石是革命的敌人,杀害众多中共及革命群众,罪有应得。"有的学生回答"杀,因为杀了蒋,中共抓住国民党群龙无首,打败国民党。"有的学生回答不能杀,杀了蒋,国民党分崩离析,日本人会乘虚而入,不利于抗日。"有的学生回答"不能杀,杀了蒋,国民党亲日报会夺取政权,与日本帝国主义勾结,便利了日本侵华,结果难以想象。"有的学生回答"不能杀,捉蒋目的是逼他国共联合、共同抗日杀了就达不到预期目的。"再例如笔者在讲文艺复兴时,问道: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什么?这一问题引发了学生之间的一场辩论,一方认为文艺复兴是→场思想文化运动"另一方认为是→场政治运动。对于双方学生的观点,教师没有立即给予评价,没有肯定其中的一方,而是因势利导,对参与辩论同学的学习态度进行肯定,然后对两个观点进行了辩证的评价,并鼓励他们在课外继续讨论。这种处理方法能更好的保护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可见,通过学生讨论发言,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对中国的命运前途阐发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1.4在沟通中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好的沟通可以使教学工作事半功倍。

  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无处不在。批改作业的时候,给学生写上几句话,主刻拉近了师生的距离,笔耕论文新浪博客,学生知道老师在乎他,就会格外喜欢这个老师,就会喜欢这位老师讲的课。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拍一下肩膀,都会传递教师的感情,这种无需语言的沟通会在学生脸上、行动上看到效果。尊重学生就是要学会宽容、理解、鼓励并合理要求,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诚爱护,打消思想顾虑,才能踊跃的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教学气氛越轻松,学生就越能发挥潜力。而在压抑的思想环境下,禁锢的课堂气氛中是不能产生创造性思维火花的。只有在民主开放的课堂中才能主动接受知识,主动发现问题,积累知识,探寻解决方讼。尊重每一位学生个性发展,给学生以安全感和成就感,教师使每一位学生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独立思考、开拓思维、展示自我、发展自我,是和谐教学的最终目标得到落实,即促使学生个体全面和惰的发展。

  2结语

  总之,目前初中历史教育改革的关键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在历史课堂上教会学生创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探索教学规律,尝试多种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策略,不失时机进行实践与探索。

  本文由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编号:60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60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c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