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社会教育的MOOCs应用模式及优化设计研究
本文关键词:面向社会教育的MOOCs应用模式及优化设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MOOCs(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 社会教育 课程设计 在线学习 模式
【摘要】:发挥MOOCs的社会教育功能,有助于促进优质资源的开放共享,为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契机。然而,MOOCs在社会教育领域的国内外现状研究显示,目前国内专门针对MOOCs在社会教育领域的研究尚不多见。因此,本研究以教学设计理论、终身学习理论、掌握学习理论、成人教育理论等为指导,构建了面向社会教育MOOCs的应用模式,融入"三维学习目标设计—基于学习分析导向的学习评价设计—聚焦于解决实际问题学习活动设计—嵌入丰富学习体验的学习资源设计—持续互动的学习共同体设计"等策略,以达到持续提升学习者学习体验和成效的目的。最后,以面向社会大众的"现代礼仪"课程为例,对面向社会教育的MOOCs设计与开发提出优化建议。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关键词】: MOOCs(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 社会教育 课程设计 在线学习 模式
【基金】: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新媒体的社会教育功能及其传播模式研究”(编号:11jdxm86001) 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编号:2013kyjj030) 华南师范大学科研课题资助(编号:14JXGC01)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全民教育、优质教育、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已成为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建设试点”列入改革试点项目,其中明确指出“建立终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胡钦太;林晓凡;;基于新媒体的社会教育传播模式构建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年05期
2 王聪聪;;MOOC运动及其对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影响[J];图书馆论坛;2014年04期
3 侯怀银;张宏波;;“社会教育”解读[J];教育学报;2007年04期
4 胡小勇;林晓凡;;促进认知迁移的在线学习课程设计与实证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07期
5 宋德清;;MOOC在社区教育中的应用路径探索——基于开放大学建设的视角[J];远程教育杂志;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耀霞;;谈兵团文化传承的困境[J];兵团党校学报;2009年03期
2 侯怀银;张宏波;;中国社会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叶艳鸣;;慕课,撬动图书馆新变革的支点[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4年02期
4 胡钦太;林晓凡;;基于新媒体的社会教育传播模式构建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年05期
5 唐青松;贺建英;徐旭;;探析建设MOOCS课程对在校大学生影响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年08期
6 彭立伟;;MOOCs时代的高校图书馆:机遇与挑战[J];图书与情报;2014年03期
7 肖胜军;钟玲玲;张小玲;;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对高等医学教育的影响[J];华夏医学;2014年03期
8 李舒敏;;“大规模开放在线教育”管理中的公平问题探究[J];管理观察;2014年21期
9 王晓刚;;MOOC教学方法在传统会计教学中运用[J];管理观察;2014年29期
10 杜温帆;周文婕;;浅谈用MOOC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J];才智;2014年3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卢旭;教育的现代性解读[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袁媛;热闹而寂寞的乡村教化[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娇娇;网络学习中关键步骤对数学矩阵样例学习的影响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2 任海龙;社交网络知识共享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3 解春柳;面向过程管理的创新项目开放式在线教育平台设计及应用[D];山东大学;2014年
4 常春雷;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壮壮;;手机媒体的传播模式分析[J];今传媒;2011年04期
2 蓝建;论社会教育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重要性[J];成人教育;2004年05期
3 蔡亮光;;台湾社区教育发展理念与模式及其对大陆的启示[J];发展研究;2010年09期
4 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J];国际新闻界;2008年06期
5 周勇;;电视会终结吗?——新媒体时代电视传播模式的颠覆与重构[J];国际新闻界;2011年02期
6 胡钦太;程伊黎;胡晓玲;;Web2.0环境下微博的教育传播效果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7期
7 毕晓梅;;国外新媒体研究溯源[J];国外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8 孙林霞;;成人教育的典范:英国开放大学[J];继续教育;2010年02期
9 王文礼;;MOOC的发展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江苏高教;2013年02期
10 侯小杏;张茂伟;;微博在教学应用中的传播模式研究[J];琼州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玉珍;学校本位的课程设计:原则和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02年06期
2 许世岩;田径类课程设计的若干理论问题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8期
3 孙小红;教师:不可忽视的课程设计主体[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07期
4 郭必裕;对高校课程群建设中课程内容融合与分解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5年03期
5 张美云;;生命教育课程设计之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03期
6 梁振球;陈雅;;课程设计中师生互动评价的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0年10期
7 曹毅;汪选要;;从课程设计谈本科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叶立群;中小学课程设计中的三个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1981年02期
9 ;课程设计是培养工程技术人材的重要教学环节[J];教育研究通讯;1982年01期
10 盛永全;;大学生户外生存急救课程设计[J];学园;2013年3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加玛力汗·库马什;晁勤;;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的改革[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2 谢少军;周波;刘建业;赵敏;;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综合性课程设计的设置[A];第一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林嵘;康其桔;侯晓霞;项文波;钱玉文;;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探索[A];05'中国自动化产业高峰会议暨中国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黄宇婷;张小亮;黄宇;;机械课程设计的改革[A];2007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高利明;池田辉政;鸟居朋子;沈晶晶;;高校教师课程设计能力之研究[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国际视野中的教育与人类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6 谭会辛;周立华;李华基;;运用CAI技术 提高专业课程设计水平[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7 王蕾;郑晓珂;;中医学院研究生《分子生物学》课程设计与规划[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中医药专业委员会2005年年会文集[C];2005年
8 蒋业文;胡学骏;;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的优化[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陈卫民;李刚;钱晓耀;孙丽宏;孙冠群;;电气控制课程设计的构建与实践[A];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C];2008年
10 向晓;;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院校《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设计定位研究[A];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优秀交流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搞定课程设计的必杀技[N];中华读书报;2002年
2 ;民办高校的课程设计与发展[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3 徐莎 汪莹;课程设计如琢玉[N];解放军报;2012年
4 曹传鹏;以“刘冯故居”为主题的探究型课程设计及管理[N];钦州日报;2012年
5 北京市丰台区芳古园小学 崔彦梅邋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张理智;应尽量避免校本教研的种种误区[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曹林;掐尖战“掐”出大学的浅薄[N];贵州政协报;2012年
7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中学 何立新;从教案修改看理念有效落实[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孙珏;浙大社IT教材突出六大特点[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9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JUDITH SCOTT-CLAYTON 编译 严珂;选项太多的黑暗面[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10 毛亚庆(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基础教育应给孩子奠定什么基础[N];中国教育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崔智涛;大学生生涯发展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杨宏丽;人类学课程设计模式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韩延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吕立杰;课程设计的范式与方法[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杨劲松;零度课程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侯立平;文化转型与中国当今设计学学科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的变革[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褚艳霞;中学物理教师课程设计能力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赵娟;当前我国大学课程设计的问题及优化[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汪耀;20世纪中期美国学科课程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4 张晶晶;《学会创新》电子书包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5 李佳盈;性别文化视域下小学课程设计跨文化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6 蔺婷;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设计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7 李从娟;基于关联主义的微课程设计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
8 焦健健;课程设计价值取向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红英;我国高等学校课程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10 朱敏;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的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6232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623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