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情境中4-9岁儿童自我展示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7-08-05 12:08
本文关键词:违规情境中4-9岁儿童自我展示的发展
【摘要】:自我展示是个体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核心成分,它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形成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国外关于儿童自我展示的研究相对较多,而国内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采用假想违规故事的研究方法通过应对违规的两种常用策略(道歉和辩解)考察了99名4-9岁儿童在不同情境中的自我展示意识的发展,探究了儿童对违规者自我展示进行推理的情况。 研究一采用情境故事法考察了儿童对于不同应对策略的动机推理,要求他们在违规者采取道歉、辩解或不解释时判定其受欢迎程度,以此来说明不同策略下自我展示的发展情况,结果显示:(1)即使4-5岁的儿童也认为道歉会比辩解带来更多的肯定评价,且该年龄组的儿童在推理策略使用的动机时已经出现对于自我展示的参照;(2)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在对不同应对策略的动机进行解释时,对自我展示动机的参照越来越多;(3)无论是在道德违规情境下还是在社会习俗违规情境下,儿童普遍认为道歉是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并能认识到道歉在减轻惩罚和提升公众认同方面的作用;(4)儿童更多的将道歉与亲社会动机相联系,而将辩解与自我保护动机相联系。研究二同样采用情境故事法,探查了违规发生时熟悉同伴在场和熟悉成人在场的情况下,儿童对违规者自我展示的评价,结果显示:(1)儿童对违规者的评价受观众类别的影响并不显著;(2)儿童更愿意在社会习俗违规情境中使用道歉,而在道德违规情境中使用辩解,这种差异在观众类别上并不显著。 综上所述,研究初步揭示了国内儿童自我展示意识的发展特点,探究了在场观众类别对儿童自我展示及自我展示策略选择的影响。两项研究采用了国外研究儿童社会认知时常用的违规范式,为国内今后开展儿童自我展示的研究做了有益的探索,其结果也为教师和家长正确认识儿童在违规后的表现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自我展示 道歉 辩解 观众类型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44.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9
- 第1章 绪论9-15
- 1.1 自我展示的概念9-10
- 1.2 自我展示的策略及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10-12
- 1.2.1 自我展示的策略10
- 1.2.2 自我展示的影响因素10-12
- 1.3 关于儿童自我展示及其策略的相关研究12-13
- 1.4 社会规则的研究现状13-15
- 1.4.1 社会规则的概念及分类13-14
- 1.4.2 道德规则和习俗规则的研究14-15
- 第2章 研究思路15-19
- 2.1 问题提出15-16
- 2.2 研究目的16-17
- 2.3 研究方案17
- 2.4 研究假设17-19
- 第3章 研究1 违规后的不同应对策略对儿童推理自我展示的影响19-35
- 3.1 研究目的19
- 3.2 研究方法19-23
- 3.2.1 被试19
- 3.2.2 实验材料19-20
- 3.2.3 实验设计20
- 3.2.4 实验程序20-22
- 3.2.5 结果处理22-23
- 3.3 结果23-31
- 3.3.1 违规的严重程度23
- 3.3.2 违规者应受到的惩罚23-25
- 3.3.3 对采取不同应对策略的违规者的评价25-26
- 3.3.4 采取应对策略后违规者受欢迎程度(likability)26-28
- 3.3.5 采取应对策略前后违规者受欢迎程度(likability)的差异28-29
- 3.3.6 违规后不同解释的动机29-31
- 3.4 分析与讨论31-35
- 3.4.1 道德和社会习俗情境下儿童的规则意识31
- 3.4.2 违规情境下不同应对策略的对违规者应受惩罚的影响31-32
- 3.4.3 不同应对策略对违规者个人评价的影响32-33
- 3.4.4 不同应对策略对违规者受欢迎程度的影响33
- 3.4.5 不同应对策略的动机差异33-35
- 第4章 研究2 在场观众不同对儿童自我展示意识的影响35-42
- 4.1 研究目的35
- 4.2 研究方法35-36
- 4.2.1 被试35
- 4.2.2 实验材料35
- 4.2.3 实验设计35
- 4.2.4 实验程序35-36
- 4.2.5 结果处理36
- 4.3 结果36-39
- 4.3.1 违规严重程度36-37
- 4.3.2 在场观众不同时对违规者的评价37-38
- 4.3.3 违规后采取不同解释的年龄差异38-39
- 4.4 分析与讨论39-42
- 4.4.1 在场观众不同对儿童判别违规的影响39-40
- 4.4.2 在场观众不同对违规者个人评价的影响40
- 4.4.3 在场观众不同对推理违规者采取应对策略的影响40-42
- 第5章 总讨论42-47
- 5.1 儿童推理不同策略对违规者自我展示的影响42-43
- 5.2 儿童推理不同应对策略进行解释的动机差异43-44
- 5.3 在场观众不同对推理违规者自我展示的影响44
- 5.4 在场观众不同对儿童推理违规者所采取的应对策略的影响44-45
- 5.5 本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45-47
- 第6章 结论47-48
- 附录48-56
- 附录A:实验记分卡(女生版)48-51
- 附录B:研究图片(女生版)51-56
- 参考文献56-61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61-62
- 致谢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肖永清;;国外自我展示研究探析[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肖崇好;黄希庭;;自我呈现个体差异的实验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宋广文,陈启山;印象整饰对强迫服从后态度改变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3年03期
4 陈阅;时勘;罗东霞;;组织内信任的维持与修复[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4期
5 张轶文;甘怡群;湛希宁;廖卉;;完美主义自我展示量表的修订及其与自尊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年02期
6 刘少英;王芳;朱瑶;;幼儿同伴关系发展的稳定性[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年06期
,本文编号:6248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624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