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背景下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问题逻辑视角
本文关键词:“慕课”背景下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问题逻辑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思政课教学 在线课程 思政课教师 教学价值取向 地震海啸 扩张速度 政治理论课 教学单元 问题解决 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正"慕课"是英文MOOCs的音译,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ly Open Online Course)的英文简称。这一大规模在线课程掀起的风暴始于2011年秋天,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席卷全球数十个国家,600多万名参与学习者遍布全世界220多个国家,其影响范围之广、扩张速度之快、冲击力之强,犹如地震海啸,一些人将互联网技术引发的这场教育变革称为"MOOCs风暴"。这场在美国发起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正以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全新教学形式和以"学"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冲击着中国的大学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而且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将产生重大影响。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思政课教学;在线课程;思政课教师;教学价值取向;地震海啸;扩张速度;政治理论课;教学单元;问题解决;思想政治教育;
【分类号】:G641;G434
【正文快照】: “慕课”是英文MOOCs的音译,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ly Open Online Course)的英文简称。这一大规模在线课程掀起的风暴始于2011年秋天,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席卷全球数十个国家,600多万名参与学习者遍布全世界220多个国家,其影响范围之广、扩张速度之快、冲击力之强,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梁;;学贵有疑:“问什么”与“怎么问”的逻辑探析——基于问题逻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年01期
2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会议在京召开[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12期
3 黄燕青;;翻转课堂中微课程教学设计模式研究[J];软件导刊;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晓燕;吴兆雪;;问题导向法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教学实践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卢诚;;问题教学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党史文苑;2011年10期
3 施云春;;微课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年01期
4 刘晓路;邢立宁;杨振宇;孙凯;;“反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时代教育;2014年09期
5 邝朝振;;浅谈微课程教学法在电脑作品制作辅导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2014年05期
6 袁南辉;张进;;网络环境下微格教学的拓展研究——以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4年08期
7 章惠敏;;高职会计微课设计模式探讨[J];电子制作;2014年08期
8 潘果;欧阳艾嘉;向明月;孙晓庆;欧阳红巍;;基于翻转课堂的“七步成堂”教学设计探索与实践——以《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课程教学为例[J];电子商务;2014年09期
9 俞昕;;从一个案例管窥“翻转课堂”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数学教育;2014年22期
10 郑创明;;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数字电路课程教学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梁;;“慕课”背景下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问题逻辑视角[A];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与当今中国社会思潮[C];2013年
2 牛作文;;巧用微课程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A];2015第一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丁国浩;问题意识导向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D];上海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庆岩;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2 赵莹莹;“翻转课堂”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3 韩雪茹;小学语文微课程设计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年
4 辛彬;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文的微课程设计与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年
5 周晓梅;微课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6 艾元元;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技能课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7 刘莹;微课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8 傅婷;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高中函数教学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9 霍惠芳;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研究[D];延安大学;2014年
10 仇慧;基于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段祥富;“问题”定义的逻辑探讨[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3期
2 秦豪;;新时期问题逻辑研究述评[J];江苏社联通讯;1990年01期
3 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年17期
4 李文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装青年——访《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首席专家吴树青[J];求是;2007年09期
5 赵勇;;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型教学的问题创设与探讨——以“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2009年09期
6 李梁;;构建教学体系的问题逻辑系统 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关于六个“为什么”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0年13期
7 朱世美;邹霞;;移动学习教学设计模式的构建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08年10期
8 王永崇;莫丽娟;;问题范式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志芬;;情感认同:思政课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因素[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研究版);2008年01期
2 左玉萍;;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3 张素莲;;从破解问题中提高思政课教学效能[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07期
4 陈铁夫;;谈高校的思政课教学如何以人为本[J];学理论;2009年26期
5 盛瑾;;新时期杭州完善核心价值观教育,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J];党史文苑;2009年22期
6 周国军;;高职院思政课教学改革浅议[J];黑龙江史志;2009年24期
7 徐俊峰;;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36期
8 张世金;;“过程——事件分析”方法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11期
9 任争恒;;浅谈“名人效应”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年05期
10 毛志雄;;把握高职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白戈;陈国才;;改革教学方法 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A];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C];2008年
2 杨晋锋;;让美走进思政课教学[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教育——德育论丛(第二辑)[C];2012年
3 彭兴武;;探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实现创新教育的途径[A];国土资源行业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研究[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李忠军;深化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四个统一”[N];光明日报;2014年
2 上海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黄刚;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创新思考与实践[N];光明日报;2007年
3 ;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经验(摘编)[N];中国教育报;2013年
4 记者郝日虹;思政课教学:中国立场 国际表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徐秉国;快板只是思政课教学的治标之策[N];中国教育报;2014年
6 华南农业大学 姜美珍;思政课教学设计应回归生活[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阳锡叶;醉心思政课教学的“三铁教授”[N];中国教育报;2014年
8 潮州市高级中学 陆璇;浅谈高中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策略[N];潮州日报;2011年
9 记者 张宝敏;天津师大探索思政课教学新模式[N];中国教育报;2009年
10 本报评论员;把思政课教学工作提高到新水平[N];中国教育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龚正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学思政课教学不良现状及其成因与对策[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高原平;高职院校不同专业学生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3 李俊平;积极心理学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大学;2013年
4 陈宇伟;高中思政课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策略探讨[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376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637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