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一种新的教学形态
本文关键词:“微课”一种新的教学形态
【摘要】:本文通过对微课的概念、特点的阐述,简要描述了对微课的认识;通过对移动终端硬件、APP和移动终端使用者群体的的分析,阐述了微课诞生的环境。"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态存在着,并且发展的越来越成熟。
【作者单位】: 广州医学院信息技术教研室;
【关键词】: 微课 网络 移动终端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微课的概念微课是一种以5-10分钟甚至更短时长为单元的微型课程。它以视频为主要载体,通过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相结合,为大众提供碎片化、移动化的网络学习新体验。“微课”依托教学设计理念,在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课件、反思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形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刚平;;深入研究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6年06期
2 胡小勇;;信息化环境的“小世界”现象与学习资源设计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09年01期
3 胡小勇;詹斌;胡铁生;;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雪;;无尺度网络中的学习资源设计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10期
2 赵慧臣;张舒予;;亚里士多德“四因说”技术制作思想对教育信息资源开发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3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4 王静;;新课程下高中数学有效课堂策略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4期
5 安国琴;;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内涵、特点与价值[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6 周忍;钟志贤;;关联主义:改造我们的学习[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7 陈家明;;P2P在教育资源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08年03期
8 陈铭;;吉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进展概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年12期
9 林君芬;;面向区域协同发展的教育资源支撑平台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年14期
10 范瑾;胡小勇;;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述评[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郁晓华;个人学习环境设计视角下自主学习的建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范坤;广东省义务教育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觅;面向碎片化学习时代微视频课程的内容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少婷;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堂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蓁;基于活动的《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设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朱干香;中职学校政治课堂动态生成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刘晓晓;区域性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体系的构建[D];南昌大学;2010年
5 刘杰;许昌市高中历史乡土课程资源利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是新宇;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芳;论思想品德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丽莉;高中思想政治高效课堂的实现途径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9 周琴;新课改生本理念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D];苏州大学;2011年
10 管萌珠;高中数学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苏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小勇,祝智庭;网络教育资源整合的技术观[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10期
2 丁新;网络教育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分析与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21期
3 吴刚平;;深入研究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6年06期
4 杨四耕;;什么样的课程资源能满足教与学的需要——课程资源的结构化组织和生态化呈现[J];现代教学;2006年Z1期
5 顾泠沅,王洁;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师教育模式研究(下)[J];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02期
6 胡铁生;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趋势[J];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08期
7 张浩;祝智庭;;一对一环境下的学习变革[J];远程教育杂志;2008年04期
8 张友文;;新课标下中小学教育资源建设的新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09期
9 王佑镁;祝智庭;;从联结主义到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新取向[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3期
10 詹斌;胡小勇;;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策略研究——以广东省主题资源库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晓丰;论网络对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2年03期
2 吴向东;MiniQuest课例(国内版) 星座故事你来编[J];信息技术教育;2003年07期
3 王悦钢;打造绿色校园网络 创设洁静信息空间[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5年03期
4 高广胜;张秀芬;李成江;李芸;;网络与儿童行为问题[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年05期
5 张润;史立英;;网络多媒体辅助语言输入环境的构建与思考[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6 朱永立;;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进[J];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7 张晓红;;学校的Internet教育网络是信息化社会教育创新的关键[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25期
8 刘小溪;;家校互动支持平台在家校合作中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02期
9 王玲玲;;走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误区[J];今日科苑;2009年04期
10 廉丹;;浅析研究性学习在开放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理论界;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应国;;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的变化及几点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葛春娱;陈友庆;吴远;;校园BBS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许燕青;马草原;;交互式网络实验课件的开发与应用[A];全国电子技术研究会2005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陈友庆;王玲;;大学生网络心理与行为的调查报告[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李旭霞;刘军;吴薇;;网络与电子技术教学[A];中国物理学会第十一届静电、电磁防护与电磁兼容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杜超;;大学生网络情结及其心理学思考[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7 郑爱明;;信息网络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及干预措施[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8 郑胜华;;地理学科网络远距教学的价值[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9 李笑燃;诺敏;;大学生网络性人格障碍及其教育干预[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10 王芸;;网络对中学生心理构成的负面影响及对策[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江平;“数字校园”将助推赤峰教育走进“数字时代”[N];赤峰日报;2009年
2 广州知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何沛如;移动学习的七大商业机遇[N];人民政协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晓慧;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马治国;网络教育本质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唐智松;网络文化中学生主体性的迷失与重塑[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慧蓉;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模式在中专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2 韩启恒;基于网络的校本课程《潍坊木版年画》开发、设计、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蔡利云;网络传播与自主学习整合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郗春梅;青少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初探[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海波;基于网络的主题资源学习社区研究与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银川江;社会转型期青少年道德社会化新途径探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7 孙延华;网络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滕岩;虚拟教师学习型组织构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孙福音;“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背景下的教师自主专业发展[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邓晓荣;基于网络的培训课程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637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663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