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资本对学业倦怠影响的统计分析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心理资本对学业倦怠影响的统计分析
【摘要】:文章通过对来自5所在京高校的12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082份),探求大学生心理资本对学业倦怠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结果显示:心理资本、积极情绪均与学业倦怠的三个维度——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显著负相关;积极情绪在心理资本和学业倦怠各维度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心理资本 积极情绪 学业倦怠 中介作用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9AZD038)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0引言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接受教育是人力资本累积的主要形式,能够直接影响未来个体和组织的工作绩效。大学生在校学习质量的高低,对其持续的个人成长与职业发展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学业倦怠作为反映大学生消极学习心理的重要指标,是影响大学生学习质量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当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甘怡群;奚庄庄;胡月琴;张轶文;;核心自我评价预测学业倦怠的新成分:集体自尊[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2 吴建红;陈红香;晏赛君;;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田喜洲;;心理资本与心理契约对员工工作态度与行为的影响[J];管理现代化;2009年04期
4 许萍;;心理资本:概念、测量及其研究进展[J];经济问题;2010年02期
5 徐欣颖;;大学生学业倦怠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0年17期
6 宋洪峰;茅天玮;;心理资本量表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修订与信效度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2年21期
7 王锋,李永鑫;坚韧性人格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4年03期
8 杨丽娴;连榕;张锦坤;;中学生学习倦怠与人格关系[J];心理科学;2007年06期
9 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J];心理学报;2005年05期
10 郭英;周文静;;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学习倦怠研究综述[J];教育学术月刊;2008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彩琴;刘霁炜;;人格因素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及干预[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2 黄韫慧;吕爱芹;王垒;施俊琦;;大学生情绪智力量表的效度检验[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3 陈慧;甘怡群;温瑶;刘鑫;孙鉴;;中国人核心自我评价构念的实证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4 赵欢;吴建平;;城市绿色与灰色空间复愈作用的初步对比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刘兵;刘文兵;;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术课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搏击(体育论坛);2011年02期
6 吴春成;;南通市高职院校学生体育课倦怠现象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2年04期
7 王一牛;周立明;曲琛;罗跃嘉;;感情色彩双字词内隐加工的ERP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8 曹海宾;殷保祥;邵建新;刘云虎;张子英;;综合性大学师范类学生学习倦怠现状研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9 张姝;张沛;;内蒙古大学生学习倦怠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刘露倩;;个人自尊、集体自尊与高中生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J];才智;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雷浩;田澜;刘衍玲;;高中生学业勤奋度的研究[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史江涛;王苗苗;;员工心理资本对其敬业度影响的实证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石雷山;高峰强;;班级集体效能对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习倦怠的调节作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4 许俏;;初中生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业倦怠的关系研究[A];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宣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薪酬满意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2 苗元江;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邱林;人格特质影响情感幸福感的机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卢国华;坚韧人格与应激、心身反应的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5 杨丽;完美主义、应激、应对、社会支持和抑郁的关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6 周永康;大学生角色认同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柳菁;心理弹性新论:多视角PAC人格模型理论与实证[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乐;态度形成的理论与实验[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裕;高校教育服务公平评价及效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10 李佑发;意志品质的质性分析、模型建构与测评[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萍;医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2 李玲玲;英语教师课堂非语言行为对学生情绪的调节作用[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3 阎巍;企业员工的主动性人格与心理资本对组织公民行为和反生产行为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曹丽影;高中生职业自我概念的结构、特点及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左连跃;工科院校文科生人格特征、自我效能感和专业承诺的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刘蓓;连云港市中专生学习倦怠现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徐明波;择业期高职生学习倦怠及其与就业压力、专业承诺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胡晓琳;高职生社会支持、自尊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齐斯文;不同证型中风偏瘫患者心理行为特征及心理干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廖友国;大学生学习价值观、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投入的现状及其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超荣,甘怡群;核心自我评价:一个验证性因素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2 甘怡群;奚庄庄;胡月琴;张轶文;;核心自我评价预测学业倦怠的新成分:集体自尊[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3 田喜洲;谢晋宇;;企业员工心理资本结构维度的关系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张阔;张赛;董颖红;;积极心理资本:测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年01期
5 柯江林;孙健敏;石金涛;顾琴轩;;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心理资本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总效应、效应差异及调节因素[J];管理工程学报;2010年04期
6 蒋建武;赵曙明;;心理资本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J];经济管理;2007年09期
7 许有云;;大学生学习倦怠及其与应对风格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3期
8 楚翘;肖蓉;林倩;;大学生拖延行为状况与特点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8期
9 付立菲;张阔;;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学习倦怠状况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11期
10 杨丽娴,连榕;学习倦怠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新;;积极情绪述评[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年11期
2 郭小艳;;积极情绪与生理健康研究进展[J];陇东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王永;王振宏;;积极情绪及其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朱翠英;银小兰;;积极情绪对健康人格的影响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1期
5 王艳玲;“乐天派”的背后[J];心理与健康;1996年05期
6 杨柳;;积极情绪体验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J];琼州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谭晟;;大学生的心理弹性、积极情绪与压力适应[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16期
8 高正亮;童辉杰;;积极情绪的作用:拓展-建构理论[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2期
9 权方英;李宏翰;;农村留守儿童积极情绪问卷的编制[J];心理研究;2010年06期
10 张晓冰;;情绪的再认识:从情绪调节理论发展的角度探讨[J];才智;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丽芳;;积极情绪对不同认知风格个体的不合理信念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高鸿铎;;克服消极情绪 保持积极情绪[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3 孙惠君;王青;;休闲与积极情绪[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权方英;李宏翰;;农村留守儿童积极情绪问卷的编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尹红峰;;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业倦怠的状况及其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杨华;;积极心理学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应用[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冯江平;孙乐芩;;中国员工心理资本结构的实证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王鹏;方平;;积极情绪对整体与局部特征知觉加工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章倩;陈学军;;学校支持感、心理资本对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童佳瑾;王垒;;性别与创新: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大理州第二人民医院 陈福新;人的情绪也有“盲点”[N];健康时报;2004年
2 孙政权;14种情绪决定成功和失败[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3 陈燕琳;如何克服情绪盲点[N];大众卫生报;2007年
4 杨波;积极的心理需要培养[N];健康时报;2007年
5 一帆;它山之药石,可否对症我方之痼疾?[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6 沈金凤 孙祥虎;心理“按摩”促健康[N];西藏日报;2005年
7 荀焱(国家心理咨询师,华夏心理教育中心资深心理咨询师,,全民健心计划·周末公益课堂专家);《撞车》:撞破种族间的心理牢笼[N];北京科技报;2006年
8 田静;拖沓:与态度无关的心理疾病[N];就业时报;2007年
9 本版文字由记者 任一 采写;给心灵安个家[N];重庆日报;2003年
10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梨园医院 王昌萍;都是孤独惹的“祸”[N];健康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丽君;美感与积极情绪的关系及对变化觉察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0年
2 何晓丽;积极情绪对人际信任与人际互动影响的线索效应[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3 鲍立铣;上海刑警情绪及情绪调节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艳梅;积极情绪对任务转换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5 董光恒;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启动对冲动控制影响的差异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6 袁冬华;自我损耗效应及其克服:积极情绪的作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改;情绪反应的动力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8 邵华;应对研究的挑战性问题与新方向[D];吉林大学;2013年
9 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邱林;人格特质影响情感幸福感的机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积极情绪对人际信任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蒋军;积极情绪对基于空间和基于物体注意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1年
3 王汉生;初中生积极情绪与创新的心理操作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马铭徽;大学生积极情绪与抑郁水平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李金霞;不同动机趋近积极情绪对注意范围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于珊珊;积极情绪和信息暴露对创造力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7 董俊;不同趋近水平积极情绪对注意范围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亚;不同动机趋近积极情绪对认知控制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飞;积极情绪对聋生转换加工的影响[D];信阳师范学院;2012年
10 张玉静;不同趋近动机强度的积极情绪对心理旋转整体优先效应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884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688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