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内涵与过程

发布时间:2017-08-20 11:04

  本文关键词: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内涵与过程


  更多相关文章: 反思 反思性学习 深度学习 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


【摘要】: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实质上是以反思性学习为核心内容的深度学习。其关键任务是发展反思性学习能力以促进深度学习目标的达成,其理论基础是深度学习理论和反思性学习理论。文章概述深度学习和反思性学习的概念内涵及实现过程,通过分析深度学习和反思性学习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反思是否能促进深度学习",发现反思性学习能促进深度学习的实现,实质上属于深度学习的范畴,而深度学习能促进元认知能力的发展,这也是其要达成的目标之一。而"如何通过反思来促进深度学习",文章则通过将反思性学习的理念纳入到深度学习的一般过程模型中,构建了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过程模型,阐述了在深度学习的导入、主体以及评价等阶段中反思活动的方式及作用。
【作者单位】: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关键词】反思 反思性学习 深度学习 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媒体环境中的微型学习研究”(项目编号:10YJC880152)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一、引言深度学习是一种面向真实社会情境和复杂技术环境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理念,倡导通过深度加工知识信息、深度理解复杂概念、深度掌握内在含义,主动建构个人知识体系并迁移应用到真实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最终促进全面学习目标的达成和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1]。在高度信息化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银黎;;对深度学习的认识[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2007年01期

2 张浩;吴秀娟;;深度学习的内涵及认知理论基础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2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房慧;经验学习的反思与建构[D];西南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硕;苗斌;;来自楠茜现象的思考——帮助高职高专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意识[J];才智;2009年08期

2 刘娟利;王丽;;浅析情感激励与教学[J];才智;2011年11期

3 陈慈颖;;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探讨——以湘教版八年级地理《季风气候显著》一节为例[J];才智;2011年25期

4 张峰;;影响迁移的因素和促进迁移的策略[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王克印;;心理效应对教学效果的影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12期

6 梁蓉;;英语初始年级教学之我见[J];成功(教育);2010年05期

7 胡志余;;职中英语教学中,对“支架”教学模式再应用的一点尝试[J];成功(教育);2010年12期

8 杨春;;课堂教学:自我调节学习策略生成的关键[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9 唐丽萍;;运用表现性评价促进学习迁移[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陆真;林菲菲;张怡天;郁云;;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情境教学现状的反馈与思考——来自江苏新课程实验区的调查报告[J];化学教育;2008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锐;基于案例推理的经验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周群;基于论证的我国高考开发质量评价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韩龙淑;数学启发式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郝兴伟;基于知识本体的E-learning系统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原晋霞;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立君;概念图在促进认知和评估知识结构方面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7 袁丽;中学物理课程中数学知识的支持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彭杜宏;基于问题解决的大学生团队学习认知互动分析[D];苏州大学;2009年

9 崔雅萍;多元学习理论视域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10 刘奉越;职业学校教师转化学习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学军;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王英格;多元评价态度与自选评价偏好[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春光;中学生数学概念认知理解过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芳;基于家庭教育的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孙玉景;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萌;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腰冰;幼儿数学入学准备的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王芳;ARCS动机设计模式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D];西南大学;2011年

9 马丹;基于概念图策略的自主学习实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胡丹;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希斌,邹泓;美国服务学习实践及研究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8期

2 童庆炳;经验、体验与文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石中英;缄默知识与教学改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5 潘玉进;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在教育上的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2000年04期

6 马云鹏,唐丽芳;新课程实施的现状与对策——部分实验区评估结果的分析与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2002年05期

7 杨四耕;;体验:一种生命化的学习方式[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8 任剑锋,李克东;分布式认知理论及其在CSCL系统设计中的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9 冯锐;任友群;;学习研究的转向与学习科学的形成[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10 潘杰义,张仲啸;经验学习循环教学法的应用探讨[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N];中国教育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海澜;打开学生自我建构之门[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高慎英;论学习方式的变革及其知识假设[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杨莉萍;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思想与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丽;追寻学习的生存论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陈亮;体验式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贲爱玲;元认知理论指导下的反思型教师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龙海;课堂协商的一种方法[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0年06期

2 顾锡平;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及实施[J];教育评论;2001年06期

3 朱琳;学习化社区的构建策略及政策措施[J];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10期

4 柳栋,王天蓉,汪佳敏,陆爱民,张来春;网上研究性学习中的教师角色[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11期

5 李奇;谈学习环境的设计[J];远程教育杂志;2004年01期

6 李红波,张雪怡;《心理卫生》网络学习社区的重建[J];高教论坛;2004年02期

7 张丽艳,孙邵立;谈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8 张勇;学习资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9 郝贵生;对“学习”本质的哲学思考[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李景岳,陈竹;学习科学的兴起与建立[J];熊岳农专学报;199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智敏;;论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惠芳;;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创新学习之我见[A];中国名校卷(湖南卷)[C];2013年

3 王三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二卷)[C];2012年

4 何炜虎;;浅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5 吴桂仙;;学生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角色观[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6 王传莲;;《小学生自主(或合作)(或探究)学习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7 罗莲;;浅谈班主任如何营造班级的良好学习环境[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8 王开良;耿琼华;;浅谈数学“生本”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4卷)[C];2010年

9 车桂玲;;浅谈英语学习中独立性学习方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10 张应国;;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的变化及几点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春(作者单位:广西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做学习型公民 不断提升人的素质[N];广西日报;2003年

2 启东市紫薇小学 杨森森;在探究中学习 在学习中探究[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3 无锡市东亭中学 周小伟;课题学习——为数学教学插上创新的翅膀[N];江苏法制报;2007年

4 许建华;学习流引擎 教育服务竞风流[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李亚杰;学习: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基石[N];光明日报;2007年

6 冯志阳;用管理手段应对学习[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7 永安市曹远学区 廖应莲;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N];三明日报;2008年

8 巢湖日报社党组书记 总编辑 杨睿;谈学习与思考[N];巢湖日报;2008年

9 陈贞彬;泰山铝业党总支让理论中心组学习“活”起来[N];中华新闻报;2008年

10 张家洼街道成技校 宋敏芳;注重合作学习的实效性[N];莱芜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南昌;学习科学视域中的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薛晶晶;美国和泰国学习者汉语普通话阳平与上声习得的实验研究[D];北京大学;2013年

3 刘玉静;合作学习的伦理审思[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姚德明;终身学习与组织学习和组织发展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崔国富;学习型社会建设与教育的使命[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永锋;从“建构性学习”到“学生有效参与”[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弋文武;农村教师学习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朱敏;国外终身学习政策推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金慧;学习支持问题库的设计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孙传远;教师学习:期望与现实[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倩;教师职后研究性学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赵安平;基于3G的移动学习在野外实习中的应用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艳;基于网络学习方式分析的学习网站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东;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探索[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袁红娟;基于Blending Learning理念的研究性学习[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严加平;学习风格的理论与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玉文;论“研究性学习”理念[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8 杨建民;基于微博的微型学习资源共建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9 程薇;知识生成视角下的工作场所学习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2年

10 林艳;网络课程中学习资源的生态化设计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062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7062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4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