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在学习理论中微课程的设计与研究
本文关键词:泛在学习理论中微课程的设计与研究
【摘要】:微课程于泛在学习理论和环境中产生,微课程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分析微课程特点,划分微课程类型,从生活化的情境性、短小适用的微元性、紧密相关的关联性、直观生动的可视化和无处不在的无缝性五个角度设计微课程,并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微课程设计成果。
【作者单位】: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关键词】: 泛在学习 微课程 特性 设计
【基金】: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4年度研究课题(2014SCG183)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0引言泛在学习理论是科技发展和教育变革所带来的新冲击和新理念,它提倡时时刻刻都可以学习,又被称为“无缝学习”(Ubiquitous Learning),“可以在任何地方都随时使用手边可以取得的科技工具进行学习的5A(Anyone,Anytime,Anywhere,Anydevice,Anything)学习”[1],蕴含有“以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军;邱勤;余胜泉;希建华;;无缝学习空间的技术、资源与学习创新——2011年第十届mLearn世界会议述评[J];开放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2 韩玉娟;;泛在学习理论下高等数学网络学习资源优化探讨[J];计算机时代;2013年09期
3 钟琦;武志勇;;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年02期
4 陈智敏;吕巾娇;刘美凤;;我国高校教师微课教学设计现状研究——对2013年“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295个微课作品的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4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永红;吴银燕;;构建大学生学习共享空间的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年08期
2 王梦如;王小根;陈心仪;;移动学习系统设计框架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3年08期
3 钟琦;张玲;何致海;;大学生数字化学习影响因素研究——以赣南师范学院为例[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4 奚骏蔷;;微课程在程序设计教学中的运用[J];办公自动化;2014年21期
5 仲秋雁;刘晓东;季少波;;无缝学习中基于情境的内容适应性架构研究[J];信息技术;2013年04期
6 张磊;高强;朱珍民;叶剑;;面向移动阅读平台的资源推荐算法[J];计算机工程;2013年08期
7 张增良;;信息技术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4年16期
8 麻娟;王晓曼;卜娟娟;肖瑞雪;多召军;;无缝学习环境下基于片段式资源的移动学习系统设计[J];软件导刊;2013年12期
9 徐薇;;基于学习元和元认知的英语远程智慧学习[J];远程教育杂志;2014年03期
10 多召军;赵蔚;刘红霞;张洁;麻娟;;无缝学习环境下互动反馈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傅伟;电子课本模型构建与技术验证[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刘晓东;普适学习系统中的情境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常璐;高校图书馆E-learning支持服务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2 向明星;基于Android的参与式外语无缝学习软件的设计和开发[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3 木合牙提·依布拉依;基于E-learning的中职学校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厦门大学;2014年
4 黄孟遥;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5 多召军;无缝学习环境下互动反馈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6 张霞;微课程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胜泉;刘军;;手持式网络学习系统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05期
2 余胜泉;杨现民;程罡;;泛在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资源设计与共享——“学习元”的理念与结构[J];开放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3 龚颖;;泛在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资源建设研究[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4 熊梅;王艳玲;艾庆华;;个性化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1年08期
5 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6 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7 张静然;;微课程之综述[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11期
8 陈敏;余胜泉;杨现民;黄昆;;泛在学习的内容个性化推荐模型设计——以“学习元”平台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1年06期
9 陈三明;陶燕红;谢嘉雯;;基于WEB2.0微型视频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22期
10 余胜泉;程罡;董京峰;;e-Learning新解:网络教学范式的转换[J];远程教育杂志;200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隗峰;赵同友;;变异学习理论及其应用[J];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06期
2 王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育的启示[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3 刘新阳;;我国学习科学领域的发展历程[J];中国电化教育;2013年09期
4 宗占营;学习理论的新设想──认知联结说[J];天中学刊(驻马店师专学报);1995年S1期
5 周丹阳;王璐璐;黄文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启示[J];管理观察;2014年18期
6 姚彩清;;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年23期
7 孙宪梅 ,陈陵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J];文教资料;2005年30期
8 刘晶;王洪录;;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在教育技术中的应用[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0年12期
9 杨伟,李映惠;学习是提高秘书自身素质的最佳途径[J];秘书之友;2000年06期
10 戴文英;先秦学者学习理论摭议[J];江西教育科研;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静萍;;教师角色的转变与学习理论的学习[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4年
2 侯维芝;吕鑫祥;;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高职教育教学设计[A];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华容;;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困惑[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武杰;;特殊教育实践对几种学习理论的检验及其分析[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5 王志远;陈作珊;;重温陈云《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A];陈云和他的事业——陈云生平与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下)[C];1995年
6 艾辛;;和青年朋友谈治学[A];忘年交书简五十封[C];2007年
7 陈勇;郑东;;陈云有关学习论述的启示[A];陈云百周年纪念-全国陈云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中)[C];2005年
8 周婷;;如何发挥好预习在小学高年段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实证研究报告[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9 吴思为;伍新春;;从建构主义到复杂科学[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王光龙;;略论毛泽东民主革命时期的学习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市委党校 刘汉峰;“拓展式学习”:建设学习型组织的新探索[N];北京日报;2009年
2 周伟东;学习,新的形势任务赋予的新使命[N];丽水日报;2010年
3 市委副秘书长鐝市委办主任 鐝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 于世军;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必须解决好四个问题[N];佳木斯日报;2010年
4 韩梅;实践激发学习的热情和自觉[N];光明日报;2010年
5 宋浩(作者系新疆巴州党委常委、组织部长);争做学习型干部[N];组织人事报;2002年
6 卢守权;创建学习型组织[N];吉林日报;2003年
7 许方勇邋姜立 本报特约通讯员 丁绍学;每次学理论都有新感受[N];解放军报;2008年
8 延津县僧固乡李僧固初中 张红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N];新乡日报;2009年
9 市政协主席 张世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努力创建学习型政协 全力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N];绵阳日报;2009年
10 廊坊市委办公室 李建辰;争做“学习型”党员干部[N];廊坊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菊;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及其视角下的教与学组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魏晶;外语学习者计算机网络生态环境优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3 冯云龙;统计学习理论中基于核的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4 李丽;追寻学习的生存论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竣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语文教学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4年
2 詹晓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运用于田径技术教学的实验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姚锐;关于技术与学习理论互动关系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阳红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我国课程改革[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杨文勇;跨校区学习型教研组建设的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6 王红霞;对大学生感知学习风格及其与英语学习相关性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丽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8 谭凤娇;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高一化学教学设计适应性研究与实践[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9 武丽志;基于学习理论的校园网学习支持服务设计[D];河北大学;2004年
10 陈辉莉;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484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748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