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开展移动学习的制约因素调查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校开展移动学习的制约因素调查研究
【摘要】:随着移动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移动设备的普及,移动学习已经成为移动新媒体技术应用和教育微学习的重点研究领域。本项目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从移动学习设备、移动学习资源、移动学习费用、移动学习环境及移动学习态度等多个角度分析现阶段高校开展移动学习的制约因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善建议,为高校开展移动学习指明方向。
【作者单位】: 韶关学院教育学院;
【关键词】: 移动学习 制约因素 高校
【基金】: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项目编号:1057613-035) 校级重点教改项目(项目编号:SYJY201314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引言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融合,以及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简写成M-Learning)在教育领域悄然而生。对于移动时代的大学生,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能带给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的全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蕊;祝孔涛;;基于TAM的影响移动学习因素探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35期
2 陈晓慧;徐晶;;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在开展中面临的挑战[J];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10期
3 刘根萍;吴凤秀;;温州在校大学生接受移动学习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扩展技术接受模型的实证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年06期
4 杨方琦;杨改学;;近十年我国移动学习学术期刊论文的内容分析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虹;;北京地区小学阶段基于手机的移动教育发展与需求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2 武喜春;白胜楠;李力;;基于CitespaceⅡ的国内移动学习研究知识图谱分析[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3 何天兰;杨秀菊;;基于Android移动网络学习平台的研究[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14年04期
4 闫鹏展;谢昊;梁永慈;;中小学教师培训中移动学习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24期
5 祁芸;张士辉;;西部民族院校开展移动学习的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年11期
6 魏嘉琦;;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移动英语学习模式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12期
7 吴军其;彭玉秋;吕爽;汪翠翠;;基于手机终端移动微学习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年19期
8 闫鹏展;谢昊;王新;;中小学教师移动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3年30期
9 张曼晶;丁婉怡;;移动学习在远程开放教育的应用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12期
10 周艳;;电子书包国内研究探析[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年1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蓉;语言学习在线互动与继续学习意愿[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2 杨宁;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目标层次、影响因素与培养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向丽;基于学习风格的个性化移动学习网站的研究与设计[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罗俊;移动学习下的网络性能与数据安全的研究与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矗;成人移动学习资源设计与应用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2年
4 杨婷婷;基于活动理论的移动学习活动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向明星;基于Android的参与式外语无缝学习软件的设计和开发[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6 代彬海;基于Android的高中语文移动微型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7 陈美玲;移动学习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3年
8 张月;传统在线学习向移动学习转化的实践与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9 唐振强;支持移动学习的Android屏幕共享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丽;王晓军;;移动学习模式探讨及系统架构设计[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郑明秀,周竹荣;移动学习中的学习资源管理模型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3 黄德群;;移动学习研究对远程教育的影响[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12期
4 李晶;;基于Agent的移动学习设备自适应模型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8年10期
5 马如宇;;影响移动学习用户使用态度的前置性和潜在性因素解析——基于扩展式科技接受模型的视点[J];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08期
6 叶成林,徐福荫,许骏;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7 马小强;;移动学习终端的选择与评价[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8 嵇晓蓉,林宏基;基于WAP的移动学习模块[J];闽江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付卉,朱爱琴,李汪丽,张顺涛;基于移动学习的CPSL环境设计[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10 王珏;赵呈领;张朝华;;移动学习及其实现的几个问题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方针;用户信息技术接受的影响因素模型与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龙海;课堂协商的一种方法[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0年06期
2 顾锡平;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及实施[J];教育评论;2001年06期
3 朱琳;学习化社区的构建策略及政策措施[J];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10期
4 柳栋,王天蓉,汪佳敏,陆爱民,张来春;网上研究性学习中的教师角色[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11期
5 李奇;谈学习环境的设计[J];远程教育杂志;2004年01期
6 李红波,张雪怡;《心理卫生》网络学习社区的重建[J];高教论坛;2004年02期
7 张丽艳,孙邵立;谈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8 张勇;学习资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9 郝贵生;对“学习”本质的哲学思考[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李景岳,陈竹;学习科学的兴起与建立[J];熊岳农专学报;199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智敏;;论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惠芳;;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创新学习之我见[A];中国名校卷(湖南卷)[C];2013年
3 王三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二卷)[C];2012年
4 何炜虎;;浅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5 吴桂仙;;学生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角色观[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6 王传莲;;《小学生自主(或合作)(或探究)学习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7 罗莲;;浅谈班主任如何营造班级的良好学习环境[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8 王开良;耿琼华;;浅谈数学“生本”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4卷)[C];2010年
9 车桂玲;;浅谈英语学习中独立性学习方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10 张应国;;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的变化及几点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春(作者单位:广西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做学习型公民 不断提升人的素质[N];广西日报;2003年
2 启东市紫薇小学 杨森森;在探究中学习 在学习中探究[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3 无锡市东亭中学 周小伟;课题学习——为数学教学插上创新的翅膀[N];江苏法制报;2007年
4 许建华;学习流引擎 教育服务竞风流[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李亚杰;学习: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基石[N];光明日报;2007年
6 冯志阳;用管理手段应对学习[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7 永安市曹远学区 廖应莲;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N];三明日报;2008年
8 巢湖日报社党组书记 总编辑 杨睿;谈学习与思考[N];巢湖日报;2008年
9 陈贞彬;泰山铝业党总支让理论中心组学习“活”起来[N];中华新闻报;2008年
10 张家洼街道成技校 宋敏芳;注重合作学习的实效性[N];莱芜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南昌;学习科学视域中的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薛晶晶;美国和泰国学习者汉语普通话阳平与上声习得的实验研究[D];北京大学;2013年
3 刘玉静;合作学习的伦理审思[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姚德明;终身学习与组织学习和组织发展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崔国富;学习型社会建设与教育的使命[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永锋;从“建构性学习”到“学生有效参与”[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弋文武;农村教师学习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朱敏;国外终身学习政策推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金慧;学习支持问题库的设计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孙传远;教师学习:期望与现实[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倩;教师职后研究性学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赵安平;基于3G的移动学习在野外实习中的应用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艳;基于网络学习方式分析的学习网站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东;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探索[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袁红娟;基于Blending Learning理念的研究性学习[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严加平;学习风格的理论与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玉文;论“研究性学习”理念[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8 杨建民;基于微博的微型学习资源共建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9 程薇;知识生成视角下的工作场所学习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2年
10 林艳;网络课程中学习资源的生态化设计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364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836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