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戴团体辅导对大学生感戴及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8 18:42
本文关键词:感戴团体辅导对大学生感戴及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
【摘要】:本研究主要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团体辅导的形式,设计适宜的团体活动方案,试图探讨团体辅导对大学生感戴水平和亲社会行为干预的效果。研究以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大一新生为被试,展开团体辅导活动,探究进行过团体辅导之后,大学生的特质感戴(其中包括剥夺感的缺失,对社会的感激,对自然事物的感激)和亲社会行为是否有所提升。 本研究采用前测、后测和后期再进行追踪测试的方法进行,首先筛选实验组成员和对照组成员,在进行团体活动之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施以量表进行测验,随后实验组成员进行为期6次的团体活动,对照组成员不参加团体辅导活动,活动之后,再分别对两组被试施以量表进行后测。在本文中,选用孙文刚等(2010)修订的Watkins等人开发的《大学生感戴量表》(GRAT),以及从文君(2008)等修订的Gustavo Carlo开发的《亲社会倾向测量问卷》进行测量,这两个问卷相对以往研究中使用的问卷而言,较为新颖,有着较高的信效度,并且经过修订后,也充分考虑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在本文中,使用Spss17.0对所收回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表明: (1)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前测分析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感戴各维度、感戴总分、亲社会总分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在进行团体辅导之前,这两组成员同质。 (2)对实验组的感戴和亲社会前、后测差异进行比较,剥夺感的缺失和对自然事物的感激维度有显著差异(p0.01),对社会的感激维度也达到了显著的水平(p0.05),但对亲社会总分没有积极的效果(p0.05)。 (3)对实验组进行追踪测试的结果显示,实验组经过感戴团体辅导的干预后,时隔3个月,团体辅导对于感戴水平的干预效果有一定的保持效果(p0.05),对于亲社会水平的干预效果没有良好保持(p0.05)。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 感戴 亲社会行为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目录9-12
- 1 引言12-14
- 1.1 研究背景12
- 1.2 研究意义12-14
- 1.2.1 理论意义12-13
- 1.2.2 现实意义13-14
- 2 文献回顾14-32
- 2.1 积极心理学14-16
- 2.1.1 积极心理学简介14
- 2.1.2 积极心理学的兴起14-15
- 2.1.3 研究领域15-16
- 2.2 关于感戴的研究16-24
- 2.2.1 国外感戴研究17-18
- 2.2.2 感戴的理论18-20
- 2.2.3 国内感戴研究20-22
- 2.2.4 感戴的机制22-23
- 2.2.5 感戴测量工具23-24
- 2.3 关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24-26
- 2.3.1 亲社会行为界定24-25
- 2.3.2 亲社会行为理论研究25-26
- 2.3.3 亲社会行为的测量26
- 2.4 感戴与亲社会行为26-27
- 2.5 团体辅导27-30
- 2.5.1 团体辅导的概念27-28
- 2.5.2 团体辅导的发展28-29
- 2.5.3 团体辅导的种类29-30
- 2.5.4 团体辅导与感戴和亲社会行为关系30
- 2.6 文献总结和研究问题的提出30-32
- 3 研究设计32-39
- 3.1 研究目的与假设32
- 3.1.1 研究目的32
- 3.1.2 研究假设32
- 3.2 研究方法和总体思路32-33
- 3.2.1 研究方法32-33
- 3.2.2 可行性分析33
- 3.3 测量工具33-34
- 3.3.1 大学生感戴量表(GRAT)33
- 3.3.2 亲社会倾向测量问卷33-34
- 3.4 研究过程34-35
- 3.4.1 文献研究34
- 3.4.2 被试的选取34
- 3.4.3 前后测、追踪测试的开展34
- 3.4.4 数据处理34-35
- 3.5 团体辅导活动准备35-39
- 3.5.1 时间、地点安排35
- 3.5.2 领导者35
- 3.5.3 团体方案的设计35-37
- 3.5.4 团体辅导过程37-39
- 4 结果分析39-43
- 4.1 被试情况39
- 4.2 实验组和对照组感戴、亲社会前测差异比较39-40
- 4.3 实验组和对照组感戴、亲社会后测差异比较40
- 4.4 实验组感戴和亲社会前、后测差异比较40-41
- 4.5 对照组感戴和亲社会前、后测差异比较41
- 4.6 实验组追踪测试和前、后测差异比较41-43
- 5 讨论43-47
- 5.1 感戴团体辅导的干预结果43-44
- 5.1.1 两组被试在感戴和亲社会总分前测差异比较43
- 5.1.2 实验组和对照组感戴、亲社会后测差异比较43-44
- 5.1.3 实验组感戴和亲社会前、后测差异比较44
- 5.1.4 对照组感戴和亲社会前、后测差异比较44
- 5.1.5 实验组组内前、后测差异和两组间后测差异对比44
- 5.2 追踪测试后效果分析44-45
- 5.3 活动成员自我评价表45-47
- 6 反思47-49
- 6.1 研究的不足47-48
- 6.2 未来努力方向48-49
- 7 研究结论49-50
- 参考文献50-53
- 附录53-59
- 附录1:团体辅导招募海报53-55
- 附录2:大学生感戴量表55-57
- 附录3:亲社会倾向测量问卷57-58
- 附录4:团体活动自我评价表58-59
- 致谢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甘琳琳;佐斌;;亲社会行为的动机理论[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年12期
2 任俊,叶浩生;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马云献,扈岩;大学生感戴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05期
4 董霞;张宁;姜婷娜;;感戴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8期
5 彭燕凌;;国内外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综述[J];考试周刊;2009年45期
6 周玲玲;任磊;张航;贺金波;;感恩与助人倾向的关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21期
7 刘建岭;;感戴研究进展[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孙时进;高艳;;团体心理辅导:理论与应用的多维度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6年05期
9 何安明;刘华山;惠秋平;;感恩三维结构理论模型的建构[J];心理研究;2013年03期
10 寇_g;洪慧芳;谭晨;李磊;;青少年亲社会倾向量表的修订[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萍;感恩情感的形成机制及其干预[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772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877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