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教育政策的特点
发布时间:2017-09-25 13:22
本文关键词:论中国古代教育政策的特点
【摘要】:教育政策在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逐步提升,其功能也日益增强,成为影响教育系统乃至整个社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从教育政策研究文献看,我国公开发表的各种教育论文中,选择历史角度研究中国教育政策特点的专门性论文寥若晨星。鉴于此,笔者选择中国古代教育政策特点作为研究对象,对历代教育政策及其制定、执行、实效和特点进行梳理、归纳、总结,以期对现代教育政策制定与创新起借鉴推动作用。 整篇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来完成,通过查阅图书、资料等,了解、把握当前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究现状,同时也为论文的完成搜集大量材料;在运用历史研究法时,着重对中国古代教育政策脉络进行梳理归纳。 本文分为五大部分。内容上除了综述国内各位学者对中国古代教育政策特点的研究情况外,还分别对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两宋、辽金元以及明清时期推行的教育政策进行整合,分析得出各朝代教育政策的制定是一种政治行为,集中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教育政策是由经济基础和经济利益决定以及教育政策制定受教育理念影响的时代背景。文章指出中国古代教育政策执行具有强制性、垂直性和规范性特点,并阐述了教育政策为当时统治者培养人才推动文化主体形成和以民为本、崇真尚实的人文精神的实施效果。还归纳出教育政策是为统治阶级政权服务、教育政策融合在国家治理策略之中以及教育政策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特点。最后从继承、批判和创新三个方面论述了研究中国古代教育政策特点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古代 教育政策 制定 执行 实效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52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一章 绪论9-19
- 第一节 选题缘由9
- 第二节 选题意义9-10
- 一、理论意义9-10
- 二、现实意义10
- 第三节 文献综述10-16
- 第四节 研究方法16-17
- 一、文献研究法16
- 二、历史研究法16-17
- 第五节 核心概念界定17-19
- 一、中国古代17
- 二、教育政策17-19
- 第二章 中国古代教育政策概述19-31
- 第一节 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教育政策19-23
- 一、先秦的教育政策19-21
- 二、秦汉的教育政策21-22
- 三、魏晋南北朝的教育政策22-23
- 第二节 隋唐、两宋、辽金元教育政策23-26
- 一、隋唐的教育政策23-25
- 二、两宋的教育政策25-26
- 三、辽金元的教育政策26
- 第三节 明清教育政策26-31
- 一、明朝的教育政策27-28
- 二、清朝前期的教育政策28-29
- 三、清朝末期的教育政策29-31
- 第三章 中国古代教育政策的制定、执行、实效31-38
- 第一节 教育政策制定的时代背景31-34
- 一、政治主张是制定教育政策的指导思想31-32
- 二、经济状况是制定教育政策的重要基础32-33
- 三、教育理念对教育政策制定的影响33-34
- 第二节 教育政策的执行情况34-36
- 一、强制性34
- 二、垂直性34-35
- 三、规范性35-36
- 第三节 教育政策的实效36-38
- 一、为统治者培养人才36-37
- 二、推动文化主体形成37
- 三、推动了当时教育的发展37-38
- 第四章 中国古代教育政策的特点38-46
- 第一节 教育政策凸显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征38-39
- 一、先秦“学在官府”、“学在四夷”的教育政策38
- 二、汉代“独尊儒术”的教育政策特征38-39
- 三、隋唐“儒佛道”并立的教育政策39
- 四、明代“理学”和“专制”教育政策发展39
- 第二节 教育政策为统治阶级的政权、政治服务39-41
- 一、政策不同,目的一致40
- 二、主张一致,目的也一致40-41
- 第三节 教育政策融合在国家治理策略之中41-43
- 一、周朝“德化怀柔、协和万邦”教育政策42
- 二、明清教化民众教育政策42-43
- 第四节 教育政策以“儒家思想”为指导43-46
- 一、汉朝“独尊儒术”教育政策44
- 二、隋唐尊孔崇儒、兼容佛道教育政策44
- 三、宋元明清的官方哲学——理学44-46
- 第五章 研究中国古代教育政策的意义46-51
- 第一节 历史的继承46-47
- 一、政出百家46
- 二、独尊儒术到兼容并包46-47
- 第二节 历史的批判47-48
- 一、焚书坑儒47
- 二、文字狱47-48
- 第三节 历史的创新48-51
- 一、书院制度49-50
- 二、从科举制到素质教育50-51
- 结语51-52
- 参考文献52-55
- 附录55-56
- 后记56-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元隆;民国教育经费制度述论[J];安徽史学;1996年04期
2 吕小蓟,方晓东;刘少奇对制定和实施新中国教育方针的贡献[J];党的文献;1998年05期
3 陈英;魏晋南北朝私学教育形式刍议[J];大同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3期
4 邬海峰;;当代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演变[J];法制与社会;2007年07期
5 陈英;魏晋南北朝私学教育内容多元化格局述论[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6 余世明;简论魏晋南北朝私人教育的发展[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7 王业兴;;岭南书院的兴起与中国书院教育特点[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 段建军;;明代国子监创监原因探析[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9 伍伟民;;中国先秦时期教育评估的萌芽和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8年04期
10 杨映琳;;魏晋南北朝的私学[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鞠传文;汉代教育制度与汉代文学创作[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175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917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