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居民收入代际流动性的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教育与居民收入代际流动性的关系研究
【摘要】:代际收入流动性是衡量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我国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总体偏低,而且近年还表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影响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因素包括人力资本投资、社会资本、婚配等。在我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可以显著提高居民的收入流动性,这是因为高等教育对我国居民有特殊的意义,它可以消除户籍歧视及由其带来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象,有利于受教育者获得社会资本,并改变在婚姻中的劣势地位。因此,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对于社会平等至关重要。
【作者单位】: 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代际收入流动性 高等教育 社会平等
【基金】: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2SJB790024) 南京财经大学科研项目(A2011008)
【分类号】:F124.7;G40-05
【正文快照】: 0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收入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优势家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为子女提供更为优质的教育和更好的就业机会,也可以通过财富的直接转移使其经济上的优势地位在代际间传递。由于收入代际传递性不断增强,社会上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琳;袁志刚;;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财富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与中国代际收入流动[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2 王海港;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的代际流动[J];经济科学;2005年02期
3 郭丛斌;闵维方;;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与收入代际流动的关系研究[J];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4 孟宪平;;文化视域中的制度行为及非制度化行为分析[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5 刘志国;范亚静;;代际收入流动性度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一个综述[J];经济问题探索;2012年09期
6 方鸣;应瑞瑶;;中国城乡居民的代际收入流动及分解[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振卯;;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下的集体行动——对转型期社会控制的理论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方金友;;当代安徽社会阶级阶层的演进[J];安徽史学;2010年03期
3 成祖松;;农民流动的制度惰距特征与制度创新[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1期
4 江小容;;新农村建设思路下的农民工群体贡献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9期
5 张德乾;;农村留守儿童交往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1期
6 吴新生;晋新焕;;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3期
7 吴秀娟;;我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2期
8 曹明贵;黄新华;;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8期
9 刘小年;;农民工阶层分化机制功能与政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7期
10 余心乐;钟悦之;刘影;莫晓宇;涂菲;;江西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希;;优化社会阶层结构与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航;;家庭环境对学生思想和行为影响的调研报告[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杨迎秋;;高等教育不公平的表现及对策[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赵帅;魏建;;村民自治的挑战:空心化、村干部激励不足与自治行政化[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蒋美华;柴丽红;;女性商业服务业员工的职业变动[A];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蒋美华;;社会转型过程中体制内女性办事人员的职业变动[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胡建国;;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体系的性别建构[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宋圭武;;女性农民工问题研究与思考:以甘肃为例[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性别视野下的中国道路和社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赵聚军;;福利刚性、市场、区域差距与人口结构: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约因素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李红涛;;强势与弱势分割——信息传播资源分配结构的动态观察[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邝小军;科技工作者社会分层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谢宏忠;基于文化多样性视野的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微波;利益分析视角下的转型期国有企业劳动关系若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杨芳;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武汉大学;2010年
5 贺琳凯;新中国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互动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6 耿百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徐彤;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经济效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唐海龙;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政府责任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于天琪;社会经济地位与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吴庆华;城市空间类隔离[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杰;和谐社会视阈下农村公共领域矛盾及其化解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郑木溪;农民工职业生涯规划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董京京;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流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刘宏伟;政府在农民工社会流动中的作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彭双双;社会转型期我国利益矛盾的政治协调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张平;和谐社会构建中社会利益的分化与整合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7 周丽;产业结构演进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关系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尹丽;青岛社会变迁与社会流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刘林军;应对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的政府行为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戎天美;我国教育发展对贫困变动的效应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港;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的代际流动[J];经济科学;2005年02期
2 赵剑治;陆铭;;关系对农村收入差距的贡献及其地区差异——一项基于回归的分解分析[J];经济学(季刊);2010年01期
3 杨瑞龙;王宇锋;刘和旺;;父亲政治身份、政治关系和子女收入[J];经济学(季刊);2010年03期
4 李实,魏众,B.古斯塔夫森;中国城镇居民的财产分配[J];经济研究;2000年03期
5 王海港;中国居民家庭的收入变动及其对长期平等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5年01期
6 李实,赵人伟;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J];经济研究;1999年04期
7 郭丛斌;闵维方;;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与收入代际流动的关系研究[J];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8 郭丛斌;闵维方;;教育:创设合理的代际流动机制——结构方程模型在教育与代际流动关系研究中的应用[J];教育研究;2009年10期
9 邵挺;袁志刚;;土地供应量、地方公共品供给与住宅价格水平——基于Tiebout效应的一项扩展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10年03期
10 权衡;;收入差距与收入流动:国际经验比较及其启示[J];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小平;代际伦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新的研究课题[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庞晓波;赵玉龙;唐亮;;代际交换难题与货币研究[J];学习与探索;2006年04期
3 廖小平;张长明;;价值观代际分化的多维解读[J];求索;2007年01期
4 成伟;;代际交换之正义[J];学术交流;2007年04期
5 张续元;邵彩梅;王夏明;;代际和谐与和谐企业[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7年01期
6 魏颖;张春艳;;代际收入流动与收入不平等问题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年04期
7 李郁芳;孙海婧;;转型发展时期代际公共品的供给困局及其破解[J];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8 孙三百;黄薇;洪俊杰;;劳动力自由迁移为何如此重要?——基于代际收入流动的视角[J];经济研究;2012年05期
9 李学勇;;论代际文化和谐的功能[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10 汪燕敏;金静;;我国教育对代际收入流动的影响——基于代际数据的观察[J];管理现代化;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宝华;;试论现代代际观[A];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03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3年
2 莫培滔;;老年人要做好家庭代际和谐的表率[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何佳讯;才源源;秦翕嫣;;消费者代际品牌资产的结构与测量:基于双向影响的视角[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市场营销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陈亚南;;营建和谐的家庭[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魏仲吾;;代际交流的动力浅说[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蒋云峗;任若恩;;中国代际核算体系的建立和对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研究[A];变革中的稳健:保险、社会保障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5[C];2005年
7 韦贵tD;;坚持统筹兼顾发展代际和谐关系[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李宗明;;浅谈代际和谐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积极老龄化研究之一——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九)[C];2006年
9 伍如昕;;谁更幸福?——代际视角下的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10 马丁·柯利;马尔科·阿尔伯蒂尼;哈拉尔德·屈讷蒙德;李霞;;成人家庭代际联系:从比较调查研究得出的证据[A];教育领导研究(第一辑)[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驻法国记者 邢雪;法国“代际合同”促进青年就业[N];人民日报;2013年
2 肖守渊;代际和谐离不开敬老爱老[N];江西日报;2014年
3 高昌;“代际文学”:一个热烈的伪话题[N];中国文化报;2005年
4 葛登扬;天津“代际婚姻”增多[N];新华日报;2004年
5 唐元仲;利益组合的代际婚姻不容乐观[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6 李郁芳 孙海婧;代际公共品:改革直面的重大实践问题[N];中国改革报;2009年
7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李翔;增强代际收入流动 改善长期分配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8 曹林;贫穷正在代际间传递[N];新农村商报;2013年
9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张守营;世界观的转变存在代际滞后[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10 ;代际变迁与市场未来[N];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韩军辉;我国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肖代柏;消费行为的反向代际影响[D];武汉大学;2013年
3 方鸣;中国城乡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4 鲁婧颉;基于母亲教育与儿童健康关系的教育之非货币化代际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乔超;农村代际冲突中老人行动方式变迁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6 廖小平;伦理的代际之维[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坤;代际效应下工作搜寻对大学生初始工资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2 周以杰;先秦家庭代际伦理及其现代价值初探[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3 伍希;试析科学发展中的代际责任[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丽娟;新农村家庭代际伦理关系现状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江洁;中国传统家庭代际伦理及其现代转型[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熊晓莉;代际福利转移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吴坤国;生理代际与文化代际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吕建武;影像传播中的代际冲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9 徐淑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代际经济公正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蕊;基于家庭异质性的中国代际收入流动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267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926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