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卢姆教育理论的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7 01:20
本文关键词:布卢姆教育理论的中国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布卢姆教育理论 中国化 表现形式 影响因素 问题 启示
【摘要】:布卢姆教育理论在20世纪70、80年代风靡全球。自20世纪80年代进入我国到现在的三十多年时间里,对中国的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布卢姆教育理论的中国化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初入中国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与创新阶段。布卢姆本人的访华是促进布卢姆教育理论中国化的直接途径,国内学者还通过翻译、著作对布卢姆教育理论进行介绍与探索,并借鉴其理论进行教育实践。 布卢姆教育理论的中国化是以我国的社会环境、教育理论自身的发展以及教育实践中面临的困境为背景,主要表现形式为:目标教学理论的形成;新学生观的树立;教学实践中重视非智力目标;教育评价中突显形成性评价。此外,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布卢姆教育理论。影响布卢姆教育理论中国化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我国提高教育质量的时代背景、教育实践上追求升学率以及布卢姆教育理论便于操作三个方面。 布卢姆教育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布卢姆教育理论的误读;“外来”与“本土”的失衡;“理论”与“实践”的差距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除了我国“救急”心态导致对理论认识不足外,还与缺乏政府和社会支持以及布卢姆教育理论自身的局限性有关。 通过对布卢姆教育理论的中国化研究,可以给其他外来教育理论的研究提供些许的经验参考与启示。应对外来教育理论本身进行认真解读;外来的教育理论应与中国的教育实践相结合;外来教育理论应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交融。
【关键词】:布卢姆教育理论 中国化 表现形式 影响因素 问题 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40-09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一、绪论10-13
- (一) 问题的提出10-11
- (二) 研究意义11
- (三) 研究方法11-12
- 1. 文献法11
- 2. 比较分析法11-12
- (四) 核心概念的界定12-13
- 1. 中国化12
- 2. 教育理论中国化12-13
- 3. 布卢姆教育理论13
- 二、文献综述13-20
- (一) 关于教育理论中国化的研究13-16
- (二) 布卢姆教育理论中国化的研究现状16-19
- (三) 布卢姆教育理论的中国化研究的不足19-20
- 三、布卢姆教育理论概述20-24
- (一) 教育目标分类学20-22
- (二) 掌握学习理论22-23
- (三) 教育评价23-24
- 四、布卢姆教育理论的中国化的背景与过程24-37
- (一) 布卢姆教育理论中国化的背景分析24-26
- 1. 社会环境是平台24-25
- 2. 我国教育理论自身发展是契机25-26
- 3. 我国教育实践中的困境是催化剂26
- (二) 布卢姆教育理论中国化的过程26-37
- 1. 初入中国阶段(1986年之前)27-29
- 2. 发展阶段(1986年至1989年)29-31
- 3. 成熟阶段(1990-2000年)31-34
- 4. 创新阶段(2001年至今)34-37
- 五、布卢姆教育理论中国化的途径与表现形式37-48
- (一) 布卢姆教育理论中国化的途径37-41
- 1. 布卢姆本人的访华37-38
- 2. 翻译介绍布卢姆的教育理论38-39
- 3. 借鉴布卢姆的教育理论开展教育实践39-41
- (二) 布卢姆教育理论中国化的表现形式41-48
- 1. 丰富了中国的教育理论——目标教学理论的形成41-42
- 2. 更新了教育观念——新学生观的树立42-44
- 3. 完善了教育目标分类——非智力目标的加入44-45
- 4. 转变了教育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的突显45-46
- 5. 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体现46-48
- 六、影响布卢姆教育理论中国化的因素分析48-50
- (一) 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是时代背景48-49
- (二) 教育实践上提高分数,追求升学率是直接因素49-50
- (三) 便于操作的教学模式是关键50
- 七、布卢姆教育理论的中国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50-56
- (一) 布卢姆教育理论中国化存在的问题50-54
- 1. 对布卢姆教育理论的误读50-52
- 2. “外来”与“本土”的失衡52-53
- 3. “理论”与“实践”的差距53-54
- (二) 原因分析54-56
- 1. “救急”心态导致对理论认识不足54
- 2. 缺乏政府和社会的支持54-55
- 3. 布卢姆教育理论自身的局限性55-56
- 八、布卢姆教育理论中国化的启示56-59
- (一) 对外来的教育理论本身需认真解读56-57
- (二) 外来的教育理论应与中国教育实践相结合57
- (三) 外来的教育理论应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交融57-59
- 结语59-60
- 参考文献60-64
- 致谢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琦;教育科学研究的新领域——计算机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02期
2 赖昌贵;布卢姆掌握学习策略评介[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3 卫子光;;布鲁姆分类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化学教育;1983年05期
4 赵德肃;;布卢姆“掌握学习”对素质教育的启示[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5 刘欣;论布卢姆的教学评价观及其现实意义[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6 刘绛华;;软实力——知识经济时代核心竞争力的关键[J];求实;2006年12期
7 张志勇;目标教学的成功经验与发展方向[J];山东教育科研;2001年06期
8 李建刚;中国目标教学研究15年[J];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03期
9 张志勇;;课堂教学:从内容中心走向目标中心——中国目标教学20年回顾与展望[J];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17期
10 衣俊卿;文化哲学:未来哲学的自觉形态[J];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02期
,本文编号:9268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926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