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PACK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教学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17-09-28 10:43
本文关键词:基于TPACK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教学设计与实现
更多相关文章: TPACK 现代教育技术 实验教学 技术映射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对于高等师范院校而言,如何有效培养师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观念,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是目前迫切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是培养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主要途径。实验课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对师范生锻炼操作技能、践行教学理论和提高实践应用能力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实验课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理论与实践脱节、技术与教学分离的现象非常普遍。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如何有效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早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讨论,这方面技术知识与学科教学知识的整合研究在国外尤为受到关注。TPACK理论是代表着这一发展方向的新思想,它强调技术知识、学科内容知识及教学法知识之间的融合与动态发展。如果能够运用TPACK理论指导师范教育培养理念和课程开发,将为培养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研究提供很好的新思路。 TPACK从整合技术的视角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思路。本文对TPACK视域下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程进行了详细解读,引入“技术映射”并就基于TPACK的实验课教学设计展开了深入探讨,通过实证研究进行了细致分析和论证,最后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为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根据以上思路,本论文通过以下六章节开展研究: 第一章:绪论。阐明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理论基础。对TPACK框架和ICT-TPACK模型进行理论阐述,并对TPACK视域下《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程的定位及性质进行解读,最后基于技术映射思想提出教学设计模型。 第三章:研究设计与实施。对本研究所开展的实验进行概要介绍,然后阐述了学习指导书和调查问卷的设计思路,最后说明了实验研究的实施过程。 第四章:研究结果与分析。从师范生态度、实验任务完成情况、TPACK水平这三个方面对教学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并论述了研究结论与不足。 第五章:实验课教学策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其中微观方面从实验教学环境、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阐述。 第六章:结束语。总结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与创新之处,以及启示与展望。
【关键词】:TPACK 现代教育技术 实验教学 技术映射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52;G40-057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1 绪论12-20
- 1.1 研背究景12-13
- 1.1.1 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受重视12
- 1.1.2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开展存在缺陷12-13
- 1.1.3 TPACK研究带来新思路13
- 1.2 研究现状13-17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3-15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5-16
- 1.2.3 研究小结16-17
- 1.3 研究意义17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17-20
- 1.4.1 研究思路17-18
- 1.4.2 研究方法18-20
- 2 理论基础20-30
- 2.1 TPACK相关理论20-23
- 2.1.1 TPACK框架20-22
- 2.1.2 ICT-TPACK模型22-23
- 2.2 TPACK视域下实验课程解读23-25
- 2.2.1 实验课定位23-24
- 2.2.2 实验课性质24-25
- 2.3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教学设计25-30
- 2.3.1 技术映射25-27
- 2.3.2 教学设计模型27-30
- 3 研究设计与实施30-40
- 3.1 研究概述30-32
- 3.1.1 实验背景30
- 3.1.2 实验对象30-31
- 3.1.3 教学内容31-32
- 3.2 研究设计32-37
- 3.2.1 学习指导书设计32-35
- 3.2.2 调查问卷设计35-37
- 3.3 实施过程37-40
- 3.3.1 实验组实施过程37-39
- 3.3.2 对照组实施过程39-40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40-49
- 4.1 研究结果概述40-41
- 4.1.1 调查情况说明40
- 4.1.2 问卷信度分析40-41
- 4.2 教学实施效果分析41-47
- 4.2.1 师范生态度调查41-42
- 4.2.2 实验任务完成情况42-46
- 4.2.3 TPACK水平测量46-47
- 4.3 研究结论与不足47-49
- 4.3.1 研究结论47
- 4.3.2 研究不足47-49
- 5 实验课教学策略49-53
- 5.1 宏观教学策略49
- 5.2 微观教学策略49-53
- 5.2.1 实验教学环境49-50
- 5.2.2 实验教学内容50-51
- 5.2.3 实验教学方法51-53
- 6 结束语53-56
- 6.1 研究总结53
- 6.2 研究创新53-54
- 6.3 启示与展望54-56
- 参考文献56-59
- 附录一 学习指导书59-66
- 附录二 实验组学习调查问卷66-68
- 附录三 实验组数据统计结果68-70
- 附录四 对照组数据统计结果70-71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71-72
- 致谢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九民;王继新;李文昊;;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体系的重构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2 陈静;;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视阈下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3 蔡敬新;陈诚志;邓峰;;新加坡职前教师培训课程的设计与评价[J];化学教育;2011年08期
4 李美凤;李艺;;TPCK:整合技术的教师专业知识新框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年04期
5 冯建成;;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年14期
6 王瑜;陈润荣;;利用教师blog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内容的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年09期
7 李向辉;;信息化视阈下教师课程整合能力及存在问题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年20期
8 黎华;;高职课程教学设计模型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年23期
9 曹平;;《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S1期
10 钟柏昌;李艺;;问卷调查方法在教育研究领域的应用状况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06期
,本文编号:9354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935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