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移动学习的“微”变及其应对策略

发布时间:2017-10-03 06:07

  本文关键词:移动学习的“微”变及其应对策略


  更多相关文章: 移动学习 微变 策略


【摘要】:文章首先厘清了远程学习、泛在学习与移动学习之间的关系,并在分析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重新界定移动学习的定义,继而从移动学习者学习系统的构成切入,探析我国移动学习的发展历程,说明我国移动学习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将经过三个发展阶段:基础环境建设、知识体系化建设及学习服务建设。我国的移动学习现阶段正处在知识体系化建设阶段,学习的有效性成为了研究的焦点,其发展正在开始"微"转向,这种微变具体表现为学习时间零碎化、学习内容的片段化、学习工具微型化及学习方式微学习四个方面,最后笔者认为处在微时代的移动学习需要关切以下四个问题:学习者需要重构自我的学习时空;在学习内容的设计上要关注学习内容间的隐性关联;注重学习内容的质,而非以量取胜;注重思维的可视化设计。
【作者单位】: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国家开放大学信息管理处;
【关键词】移动学习 微变 策略
【基金】: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重点课题“网络环境下教师教育数字化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26220650) 浙江省2012年度教师教育科研项目“教师教育网络化教学资源的开发、运用与评价研究” 2013年湖州师范学院人文社科预研究一般项目“现代服务业视阈下的信息技术与社区教育整合研究”(项目编号:2013SKYY05)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类逐步进入了一个技术赋能的移动时代。技术不仅重构了人类的“生活世界”,还“刷新”了人类的认知图景。身处在移动时代的人类,在享受技术演进所带来的“技术化”生活的同时,也为技术指数级变化对人类可能性空间的逐步压缩深感不安。为了适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孝堂;;泛在学习:理论、模式与资源[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6期

2 刘建设;李青;刘金梅;;移动学习研究现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7期

3 桂清扬;基更博士新著《学习的未来:从数字学习到移动学习》述评——从数字学习到移动学习[J];开放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4 刘濯源;;基于“未来课堂”的思维可视化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年01期

5 沈昕;翁华强;;“微时代”与“微文化”的传播学视角审视[J];青年记者;2012年26期

6 李玉斌,张爽;移动学习的内涵、方式及其对远程教育的意义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7 方海光;毛莹;刘军;王红云;;移动学习的系统支持环境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年03期

8 李卢一;郑燕林;;泛在学习环境的概念模型[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12期

9 郑军;王以宁;王凯玲;白昱;;微型学习视频的设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年04期

10 李志昌;信息资源和注意力资源的关系——信息社会中的一个重要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挺;;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移动电子辞书发展探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于化骥;;移动学习:远程教育的前沿理论[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3 王栾生;网络传播时代的编辑观念更新[J];编辑之友;2001年02期

4 王栾生;从CJFD和超星数字图书馆看我国网络书刊资源的优化问题[J];出版发行研究;2003年09期

5 陈成涛;;一种创新实效的学习模式——基于彩信和WAP的英语移动学习[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6 汤云娟;叶笑尘;;支持泛在学习的图书馆服务创新[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0年03期

7 付海东;;泛在学习网络环境中的技术支持[J];长春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8 杨晓辉;;U时代的学习[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9 郭明辉;;夸美纽斯教育理论对当代教学模态构建之现实意义[J];成人教育;2011年04期

10 丁龙;杨双双;;基于学校教育的移动学习模式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高兰香;大学物理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伟;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系统模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洁;移动技术支持的大学英语混合式听说教学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琰焱;网络影响下的高校德育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过仕明;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模式与质量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付雄;移动学习资源有偿服务的支付协议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李伟;职业体育的注意力经济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8 王觅;面向碎片化学习时代微视频课程的内容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刘晓东;普适学习系统中的情境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坤坤;基于WAP的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平台的设计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徐送林;知识时代大学生个人学习环境的构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何志成;阅读移动化与出版发展策略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0年

4 朱琦;手机移动学习资源内容设计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俊;移动学习活动设计模型的改进与应用[D];河南大学;2011年

6 王璇;基于多屏合一的连续混合式学习模式[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邹明;基于Qt平台的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焰;移动学习环境下手机教育游戏的设计与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向丽;基于学习风格的个性化移动学习网站的研究与设计[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娟娟;网络经济中顾客感知价值与忠诚度关系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玉斌,杨改学;现代远程教育:基于理论的探讨[J];中国远程教育;2000年09期

2 黄德群;;移动学习研究对远程教育的影响[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12期

3 张尧学;;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J];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01期

4 肖俊洪;;技术与教育[J];中国远程教育;2010年05期

5 李玉斌,麻秀成;现代网络远程教育模式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6期

6 叶成林,徐福荫,许骏;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7 张浩;汪楠;;新时代下的学习新模式——泛在学习[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年13期

8 刘婷;丘丰;;论未来终身教育新模式——泛在学习[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9 隋红;;简析“微时代”的文化传播特征——从以微博为首的“微媒体”说起[J];大众文艺;2012年01期

10 叶成林,徐福荫;移动学习及其理论基础[J];开放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熊志刚;移动学习及其资源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华新;交互式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开发[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戴敏;基于SCORM标准的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菊芳;基于流媒体技术的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万锋;;移动学习应用模式探究[J];科技资讯;2008年31期

2 胡乃香;;移动学习在大学生学习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2009年32期

3 马如宇;;影响移动学习用户使用态度的前置性和潜在性因素解析——基于扩展式科技接受模型的视点[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9年10期

4 吴文涛;吕旭佳;张新明;;校园移动学习活动探究与设计[J];中小学电教;2010年12期

5 李莹;;M-learning:学习的未来[J];今日科苑;2007年22期

6 李望秀;李华新;;移动学习的新视域──欧洲mGBL项目[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年02期

7 李婧;;基于Twitter的移动学习趋势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年10期

8 郑琳琳;;利用小件进行移动学习的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年11期

9 高蓉蓉;吕森林;;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教育技术研究的新热点[J];现代教育技术;2006年06期

10 史斐翡;郭根生;;移动学习模式应用于成人教育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振纲;;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运用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淑玲;赵海鹏;;连锁药店应对新医改的策略研究[A];2009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家药物政策与《药品管理法》修订研究”论坛论文文集[C];2009年

3 袁惠新;戴军;;“入世”与我国农产品加工策略[A];'2000全国农产品加工技术与装备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黄鸿;任雪梅;宋yN斐;;一种基于专家系统的分层策略——在FIRA多智能体协作中的实现[A];马斯特杯2003年中国机器人大赛及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张文波;;浅谈报刊零售业务的经营策略[A];黑龙江省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李无双;潘淑君;;新形势下科技期刊发展的策略[A];第6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科技期刊的实践经验与发展战略论坛文集[C];2006年

7 万宁华;涂兴德;;试谈“数字城市”构建设想[A];加强地质工作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2007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蔡远文;于小红;;航天测试发控系统软件测试研究[A];1999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9 缪立新;程晓辉;;发展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策略[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10 王文凤;谢雅;张晓勇;;SBD策略在多智能体协作中的应用研究[A];2004中国机器人足球比赛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广州知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何沛如;移动学习的七大商业机遇[N];人民政协报;2011年

2 王席传;国企要向江西移动学习[N];人民邮电;2005年

3 记者 张建斌 马晓艳 实习生 杨冬琼;西藏移动学习实践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效[N];西藏日报;2009年

4 张朝营;水滴英语移动学习卡问世[N];消费日报;2008年

5 刘波;云南移动“移动学习”提高农村教育水平[N];人民邮电;2008年

6 通讯员 侯槟婕 记者 杨斌 宁新;黑龙江山东宁夏移动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N];人民邮电;2001年

7 程万里;福州移动学习贯彻《电信条例》[N];福建邮电报;2000年

8 尚明洲 方洁;广东手机学堂搭建移动学习平台[N];人民邮电;2008年

9 本报记者 黄昕;市场向左 应用向右[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10 记者 孙小和 程启婕;江苏移动发力“移动学习”[N];人民邮电;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庆吉;基于3G网络的移动学习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马成j;基于知识链的企业战略联盟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刘利群;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药物可获得性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李如密;教学美的价值及其创造[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翁定军;冲突的策略[D];上海大学;2005年

6 冉东亚;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与实践[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5年

7 金富军;中共早期反帝理论与策略研究(1921-1925)[D];清华大学;2005年

8 陈娴;多元智力的实证研究与物理教学的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宋云峰;我国旧城中心区复兴的城市设计策略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10 陈子敏;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公共卫生功能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文宁;吉林网通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划实施与策略[D];吉林大学;2005年

2 蒋小蓉;营造健康心理环境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3 张雪峰;思想品德课师生互动行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4 史立松;我国航运企业资本运营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5 安国华;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6 刘增来;构建中学数学知识网络的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吉枚庆;论学习动机对“高中英语学困生”英语学习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鲍成彩;中学生个性化写作问题探究及实施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霞;试论语文教学的非线性思维及其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刘志坚;中学语文人格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635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9635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5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