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生自我和谐、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3 06:34
本文关键词:农村初中生自我和谐、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摘要】:本文以江苏省盐城市557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农村初中生531名,城镇初中生26名,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自我和谐量表》、《社会支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和个案研究分析,了解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自我和谐及社会支持的情况;探讨自我和谐、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预测作用;结合个案研究探索提高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预途径,从而为农村初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 1、农村初中生较为突出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为9.87%。在性别维度上,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是否独生子女维度上,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是否学生干部维度上,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年级维度上,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成绩维度上,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存在显著差异,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高,心理健康问题较少;在家庭结构维度上,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不要存在显著差异;在父母文化水平维度上,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存在显著差异,父亲文化水平越高,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心理健康问题越少。 2、农村初中生的自我和谐整体水平比较乐观,但仍有为数不少的学生自我不和谐 3、农村初中生的社会支持处于中等水平,且有待提高。 4、农村初中生自我和谐水平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除了自我的灵活性之外,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刻板性两个维度皆与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 5、农村初中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程度呈显著正相关。 6、农村初中生的自我和谐、社会支持可以预测其心理健康水平,二者对健康的联合解释率为20.5%。 7、通过心理干预提高农村初中生的自我和谐,改善其社会支持,从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最后,本研究还在量的研究和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改善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提高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 心理健康 自我和谐 社会支持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444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一、引言8-11
- (一) 研究背景8-9
- (二) 研究价值9-11
- 1、理论意义9
- 2、实践意义9-11
- 二、研究综述11-22
- (一) 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11-15
- 1、心理健康概念的界定11-12
- 2、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12-13
- 3、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研究13-14
- 4、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14-15
- (二) 自我和谐的研究概述15-17
- 1、自我和谐的理论研究15-16
- 2、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16-17
- (三) 社会支持的研究概述17-20
- 1、社会支持的理论研究17-18
- 2、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18-20
- (四) 自我和谐、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20
- (五) 以往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20-22
- 三、研究目的与假设22-23
- (一) 研究目的22
- (二) 研究假设22-23
- 四、研究方法23-25
- (一) 量的研究方法23-24
- 1、研究被试23
- 2、研究工具23-24
- (二) 个案研究方法24
- (三) 数据统计处理24-25
- 五、研究结果与分析25-54
- (一) 量的研究结果25-42
- 1、被试总体的基本情况25-26
- 2、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26-33
- 3、农村初中生自我和谐状况33-34
- 4、农村初中生社会支持状况34-35
- 5、农村初中生自我和谐、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35-42
- (1) 农村初中生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35-36
- (2) 农村初中生自我和谐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36
- (3) 农村初中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36-37
- (4) 农村初中生自我和谐、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37-39
- (5) 影响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的路径分析39-42
- (二) 个案研究结果42-54
- 1、案主一般资料43
- 2、个人主诉和他人反映43-44
- 3、评估与诊断44-45
- 4、成因分析45
- 5、辅导目标与方案的制定45-46
- 6、干预过程46-53
- 7、效果和评估53-54
- 六、讨论与建议54-70
- (一) 讨论54-61
- 1、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结果讨论54-58
- 2、农村初中生自我和谐的研究结果讨论58
- 3、农村初中生社会支持的研究结果讨论58-59
- 4、农村初中生自我和谐、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结果讨论59-60
- 5、个案研究结果讨论60-61
- (二) 建议61-69
- 1、三管齐下,促进自我和谐发展62-64
- (1) 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协调自我与经验不和谐62-63
- (2) 自觉理智地调控自我,不断增强自我灵活性63-64
- (3) 积极科学地完善自我,努力追求自我实现64
- 2、多方合力,提高社会支持水平64-68
- (1) 家庭关爱,提供积极的情感支持64-65
- (2) 学校重视,培养主动的交流能力65-66
- (3) 社会关注,营造良好的支持氛围66-67
- (4) 自我调整,获取更多的社会支持67-68
- 3、统筹兼顾,增强心理健康素质68-69
- (1) 有的放矢,缓解阳性因子症状68
- (2) 重点排查,关注心理弱势群体68-69
- (三)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展望69-70
- 七、研究结论70-71
- 参考文献71-77
- (一) 中文部分71-76
- (二) 英文部分76-77
- 附录77-78
- 致谢78-79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79-8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忠才;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廖美玲;;福州市初中生社会支持与抑郁的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3 蔡钟川;;潮汕地区城乡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4 王江南;邓攀;;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12期
5 袁立新;常建芳;;流动、留守与非留守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6 姜涛;杨春;;黑龙江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7 刘克善;;湖南城乡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比较[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8 温子栋;高健;朱莹;王楠;张晶;赵娜;耿晓丽;;大学生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10期
9 邬俊福;;初中生教养方式、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5期
10 杨春雨;何建国;罗昌明;郭洪;徐志敏;陈娜;赵安勤;;家庭环境对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9期
,本文编号:9636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963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