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教育技术主题领域研究状况及关联态势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05 17:26
本文关键词:新世纪以来教育技术主题领域研究状况及关联态势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新世纪 教育技术 共词分析法 社会网络分析法 设计 开发 利用 管理 评价 关联性
【摘要】:本研究对教育技术学领域两大权威代表期刊《电化教育研究》和《中国电化教育》2000年以来的文献进行分析,以“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为主题词进行搜索,利用文本分析软件提取关键词,利用共词分析法对“设计”、“开发”、“管理”和“评价”领域的高频关键词进行分析,得出新世纪以来,“设计”领域的研究包括“教学设计理论研究”、“计算机课件辅助教学设计”、“网络课程设计”等十大研究类别,其中前两者是研究核心且比较成熟的类团;“开发”研究领域包括“网络课程”、“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网络环境下学习活动的开发”和“教师培训系统开发”等十二大类团,并发现诸如“网络课程”和“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但是“网络资源库开发”和“网络环境下学习活动的开发”处于核心但非成熟的地位等;“管理”领域的研究涉及“知识管理”、“教师专业发展”和“网络教育资源”等8大研究类别,,其中“知识管理”的研究有可能成为将来教育技术“管理”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评价”领域的研究涉及“网络教学评价”、“评价模型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评价”这四大类团,其中“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评价”可能成为未来的热门研究内容。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利用”领域的高频关键词进行分析,发现新世纪以来,“利用”的研究主要涉及“农村中小学教育现代化”、“教育教学改革”、“教师专业发展”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分配”方面。通过对各个领域的关键词进行透视分析,发现新世纪以来,教育技术领域进行最多的是“设计”的研究,大多数设计的研究中伴随着“开发”,但是研究成果真正投入使用的并不乐观,即“应用”的研究有待加强,在已有的“评价”方面的研究多跟随“应用”出现,“管理”在这五个环节中都有涉及,但是总的来说作用不大。
【关键词】:新世纪 教育技术 共词分析法 社会网络分析法 设计 开发 利用 管理 评价 关联性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43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7
- 图表目录7-9
- 绪论9-14
- 第一节 选题的由来9-10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0-11
- 一、 研究目的10
- 二、 研究意义10-11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概述11-14
- 一、 国内研究现状11-13
- 二、 国外研究方法综述13-14
- 第一章 样本选取范畴和研究方法14-21
- 第一节 样本选取14
- 第二节 研究方法14-21
- 一、 共词分析方法14-17
- 二、 社会网络分析法17-19
- 三、 共词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的适用性19-21
- 第二章 教育技术设计与开发研究的共词分析21-37
- 第一节 “设计”领域研究主题分析21-30
- 一、 研究样本选取与处理21-22
- 二、 样本文献关键词矩阵的建立22-25
- 三、 “设计”领域的因子分析25-26
- 四、 “设计”领域的聚类分析26-27
- 五、 “设计”主题的关联度及热点趋势分析27-30
- 第二节 “开发”领域研究主题分析30-37
- 一、 “开发”样本选取与处理30-32
- 二、 因子分析结果:32
- 三、 聚类分析结果32-34
- 四、 “开发”研究领域类团关系图34-35
- 五、 “开发”领域战略坐标图分析35-37
- 第三章 应用、管理与评价研究领域的共词分析37-49
- 第一节 “应用”领域研究主题分析37-40
- 一、 数据获得及处理37-38
- 二、 “应用”领域研究结构分析38-40
- 第二节 “管理”领域文献主题分析40-45
- 一、 研究数据的获得与处理40-41
- 二、 因子分析41-42
- 三、 聚类分析结果42-44
- 四、 “管理”领域类团关系图44-45
- 五、 “管理”领域战略坐标图45
- 第三节 “评价”领域文献主题分析45-49
- 一、 数据分析及处理45-46
- 二、 “评价”领域聚类分析46-47
- 三、 “评价”领域类团关系分析47-48
- 四、 “评价”领域战略坐标图分析48-49
- 第四章 教育技术主题领域的关联性分析49-58
- 第一节 五大领域直观网络图49-52
- 一、 五大领域的社会网络图直观比较分析49-52
- 第二节 五大领域关联性分析52-58
- 一、 总关键词数量52
- 二、 关键词密度52-53
- 三、 关键词中心度分析53-55
- 四、 各领域关键词重合度分析55-58
- 第五章 总结与反思58-59
- 参考文献59-61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61-62
- 致谢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祯祥;试论教育技术管理[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8期
2 佟元之;;对农村中小学现代教育资源有效利用的探索[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9期
3 赵国庆;;概念图、思维导图教学应用若干重要问题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5期
4 刘亚军,赵毅;试论教育技术对推进教育改革的重要作用[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5 王鉴;徐立波;;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途径——以实践性知识为核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李颖;贾二鹏;马力;;国内外共词分析研究综述[J];新世纪图书馆;2012年01期
7 朱庆华;李亮;;社会网络分析法及其在情报学中的应用[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年02期
8 储节旺;闫士涛;;知识管理学科体系研究(下)——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年03期
9 钟伟金;李佳;;共词分析法研究(一)——共词分析的过程与方式[J];情报杂志;2008年05期
10 钟伟金;李佳;;共词分析法研究(二)——类团分析[J];情报杂志;2008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淑慧;多元化教学评价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780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978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