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改困境遭遇及其消解策略
本文关键词:教师课改困境遭遇及其消解策略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推进遭遇困境的一个原因是改革缺少对教师的情感和身体关怀,而教师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处于关键地位。因此,了解课程改革对于教师意味着什么、感受并分析教师的课改生活体验、了解教师遭遇的课改困境对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至关重要。笔者分析课程改革实施中教师所遭遇的困境,并提出突破困境的若干策略,期望为教师走出困境、改革者反思困境提供些许借鉴。
【作者单位】: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关键词】: 课程改革 教师 课改困境 消解策略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2011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新课改教师阻抗的现象学分析及消解策略研究”(BFA110050)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一、引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推进遭遇困境,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教育变革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的所思所为,事实上就是如此简单,也是如此复杂。”[1]毫无疑问,教师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处于关键地位,决定着课程实施的事实走向。而在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可能由于对“以人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培;;生命的背离:现代教师的生存状态透视[J];教师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2 李树英;;教育现象学视野下的教师课程决定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郭景萍;舍勒:道德建构中的情感研究[J];学术交流;2003年09期
4 吴康宁;;教师是“社会代表者”吗——作为教师的“我”的困惑[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可;;坚持以人为本 提高管理效能[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2 范蓓蕾;;教学案例研讨对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性[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李丽;陈永杰;陈维;;实践性知识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刘中猛;叶泽滨;;城乡交流与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9期
5 余妍霞,周兴国;《科学》课程挑战理科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6 胡靖;;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学校德育观转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7 李瑛;;我国教师发展阶段论及其启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任双利;;当前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和对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9 王君芳;;中学英语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概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10 葛娟;;让语文课融入情感的河流——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磊;;独立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探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2 白冬;;初中历史学科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体系的探索[A];来自教育一线的报告——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年
3 吴永远;;中小学校长职业幸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浙江省平阳县为个案[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4 郭芬;;浅析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A];云南省高职高专教育分会第七次全体理事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朱军;;国家繁荣的标志:多元化下的价值统一——转型时期政府塑造社会认同感的职能研究[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6 刘伟民;吕国光;;《西部贫困山区中小学县级骨干教师学术能力的培养研究》[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左明旭;;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鲁曼俐;;高校外语教师的自我认同危机[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9 张朝珍;;论教师教学决策思想的历史嬗变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许苏;;西方早期职业教师发展特征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风云;英语师范生学科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韦立君;美国公立高中能力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兴国;转型期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江广和;西北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成长的困境与调适[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曾能建;福建中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研究(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郑爽;我国教师教育者开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红梅;新课程标准下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素质结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许锦绒;辽宁省县级职教中心专任教师校本培训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满玉;沈阳市沈河区初中生命教育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本富;学习型学校组织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影响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杨慧丽;高校网络课程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付向梅;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师薪酬激励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马秀敏;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索妤;小学教师个人隐性知识管理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树英;;关注生活的体验与以人为本的德育——现象学的人文科学方法在德育中的运用[J];中国德育;2006年08期
2 李树英;王萍;;教育现象学的两个基本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3期
3 李树英;教育现象学:一门新型的教育学——访教育现象学国际大师马克斯·范梅南教授[J];开放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4 李树英;王萍;;教育现象学——一门成人与儿童如何相处的学问[J];江苏教育研究;2008年09期
5 徐苑蔚;;教师专业自主权的限制与实施[J];教学与管理;2006年09期
6 李森;教师培训制度创新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7 洪秀敏;庞丽娟;;教师自我效能感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及其机制[J];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洵;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心理压力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06期
2 L.索罗扎诺 ,孙启林;我们的教师出了什么问题?[J];国外社会科学;1983年08期
3 杨骞;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浅析[J];辽宁教育;2000年03期
4 刘义国;;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抗拒[J];教育学报;2008年01期
5 郭永福;关于在课程改革中坚持辩证法克服片面性的几点看法[J];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11期
6 孙静华;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3年03期
7 杨彬;;教育如何体现以人为本[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李建平;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全新挑战[J];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01期
9 鲁红玲;教师如何适应课程改革新要求[J];云南教育;2002年14期
10 马学鹏;课程改革方向与教师角色意识[J];历史教学问题;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云鹏;;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教育改革的实践探讨[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蔡其勇;;中英国家课程标准比较研究[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仲剑峰;;试论常熟地区有效推进课程改革的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4 杨秀荣;;谈教师对学生的爱[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5 赵鸣九;;大学青年教师16种个性因素的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6 卞玉潮;;维护学生的尊严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7 卢毅勤;;教师在心理活动课中的定位[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8 徐州矿务集团张双楼矿校《构建健康课堂基本模式的研究》课题组;;传统课堂与健康课堂的差距的调研报告[A];全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一)[C];2004年
9 潘小莉;;教师对学生的“偏爱”及其影响浅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 王立伟;;防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校本课程改革中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城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长子门小学校长 李全昌;关于课程改革的十点思考[N];长治日报;2005年
2 宋晓梦;一位教师眼中的课程改革[N];光明日报;2004年
3 王学东;课程改革中的校本课程开发[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4年
4 本报记者 清泉;开发区课程改革初见效[N];海峡时报;2003年
5 李植 李燕;课程改革中 重建教研文化[N];中国教育报;2003年
6 吴晓桐;课程改革,应重视教学行为的研究[N];中国教育报;2004年
7 安徽省怀宁县秀山中学副校长 程仲;教研组长,领起你的教研来[N];中国教育报;2005年
8 海南国科园实验学校校长 朱震东 武汉市育才小学副校长 张念强 武汉市第十一中学校长 关明福 武汉市实验学校校长 苏先照;课程改革之我见[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9 记者 李菊文;课程改革工作在我市全面推进[N];铜川日报;2007年
10 王淦生 冯晓红;课程改革:应是一道“AA制”的大餐[N];中国教师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珊云;民间公益组织与课程改革治理机制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树德;当代课程改革成功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志超;三级课程管理的权力运作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4 唐丽芳;课程改革中的学校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黔敏;德育学科课程:从理念到运行[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红岩;课程改革推进中的学校组织变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姚志敏;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孙宽宁;教师课程理解中的自我关怀[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郭朝红;影响教师政策的中介组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姜新生;批判与建构:学校课程文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红英;新课程改革中教师阻抗的文化检视[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黄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学校格局的冲突与妥协[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陈汝平;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4 温勇;研究型教师的成长与发展[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5 杜炫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表现性评价活动支持系统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新刚;论信息技术环境下新的教学模式及其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Lkhamsuren Tumenbaatar;蒙古、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吕杰昕;课程场域中的权力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黄瑞花;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分布式教师评价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10 黎兴安;长阳县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与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836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983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