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面向公务人员的《维吾尔语入门》在线课程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6 20:17

  本文关键词:面向公务人员的《维吾尔语入门》在线课程设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在线学习 维吾尔语 在线课程 在线培训 公务人员


【摘要】:由互联网带动的在线学习已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互联网上存在着庞大的信息和学习资源。现阶段人们通过计算机或者其他移动掌上电子设备,可以随时获得互联网上的学习资源。可以说互联网实现了人们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不受限制地学习的愿望。因此,在线教育以惊人的速度传到了世界各地。不过,就像世界发展的不平衡一样,在线教育领域也存在着巨大的不平衡,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很大,简言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差距:(1)获取和传送媒介建设,如网络和各种终端设备;(2)在线学习资源,如视频课程、电子文档;(3)可持续的服务体系。在欠发达地区因技术、人力和自然环境等各种因素的限制,无法建设当地自有的学习资源,从而限制了整个地区在线教育的发展。 随着在线教育模式,解决方案和技术条件的日益成熟,以互联网为媒介的在线培训,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许多企业、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通过在线的方式对员工进行培训,并出现了许多成功的案例。在线培训最突出的特点是培训效率高,节约成本,不受地域限制。网络课程是最重要的在线学习资源,精心设计的网络课程有利于提高在线学习的效率。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那里除了国家通用语言外,还有许多其他民族的语言,维吾尔语是其中之一。在新疆,政府每年出资组织政府工作人员学习维吾尔语。本文通过分析和研究国内外相关的在线课程设计理论和案例,试图设计出适合公务人员的维吾尔语在线学习课程,为当地的公务人员服务,使他们拥有学好维语的环境,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为此本文做了以下方面的研究: 分析了维吾尔语培训的现状:探讨了开发维吾尔语在线课程的必要性;总结了国内外有关在线课程的研究,进而在进一步分析在线课程的特点和优势的基础上,阐述了设计维吾尔语课程的理论依据;总结了维吾尔语在线课程的设计流程和开发要点,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部分课程;通过课程实施分析了公务人员在线学习维吾尔语的可行性。对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的收获和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后续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在线学习 维吾尔语 在线课程 在线培训 公务人员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215;G434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目录9-11
  • 第一章 绪论11-19
  • 第一节 研究背景11-14
  • 一、在线教育的迅速发展11-12
  • 二、在线教育的特色和优势12-13
  • 三、维吾尔语培训与亟待解决的问题13-14
  •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目标14-15
  • 第三节 研究意义和价值15-16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16-19
  • 一、研究思路16-17
  • 二、研究方法17-19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19-35
  • 第一节 在线学习相关概述19-23
  • 一、在线学习的诞生19-20
  • 二、在线语言学习20-22
  • 三、在线培训及其好处22-23
  • 第二节 在线课程相关概述23-27
  • 一、在线课程及其开发23-25
  • 二、在线语言学习课件设计问题25-27
  • 第三节 相关理论基础27-33
  • 一、自主学习理论27-30
  • 二、成人学习理论30
  • 三、绿色学习30-31
  • 四、正规学习和非正规学习31-33
  • 第四节 维吾尔语概述33-35
  • 一、维吾尔文33-34
  • 二、维吾尔语的读音规则34-35
  • 第三章 《维吾尔语入门》在线课程的设计35-58
  • 第一节 选择课程开发模型35-36
  • 第二节 需求分析和学习者分析36-42
  • 一、问卷设计与调查36
  • 二、调查结果统计36-41
  • 三、学习者情况总结41-42
  • 第三节 确定课程内容及内容分析42-44
  • 一、课程内容描述42-43
  • 二、课程计划43
  • 三、课程开发标准43-44
  • 第四节 课程开发技术和工具选择44-45
  • 第五节 课程计划与设计45-54
  • 一、课程目标设计45-46
  • 二、课程资源设计和布局46-47
  • 三、学习策略选择47-48
  • 四、本课程的学习支持48-54
  • 第六节 评价设计54-58
  • 一、设计形成性评价55-57
  • 二、设计总结性评价57-58
  • 第四章 “维吾尔语入门”在线课程的实现58-71
  • 第一节 内容资料准备58-59
  • 第二节 课程脚本设计59-62
  • 一、课程结构脚本设计59-60
  • 二、课程内容脚本60-61
  • 三、评价脚本61-62
  • 四、媒体脚本设计62
  • 第三节 课件开发62-68
  • 一、课件页面和导航设计63-64
  • 二、课件内容实现64-68
  • 第四节 moodle平台的安装和课程部署68-71
  • 一、moodle平台的搭建69
  • 二、课程部署69-71
  • 第五章 课程实施与评价71-83
  • 第一节 课程实施准备工作71-72
  • 一、课程实施对象的选定71
  • 二、课程实施场所的选定71-72
  • 第二节 教学过程72-75
  • 一、教学方法的选择72
  • 二、学习活动计划72-74
  • 三、学习活动计划的实施74-75
  • 第三节 课程实施情况75-78
  • 第四节 课程评价78-83
  • 一、学生反馈78-80
  • 二、自我评价80-81
  • 三、成果评价81-82
  • 四、教师评价82-83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83-86
  • 第一节 总结83-84
  • 第二节 研究成果与不足84-85
  • 一、研究成果84
  •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84-85
  • 第三节 研究展望85-86
  • 参考文献86-90
  • 附录I:学习需求调查表90-93
  • 附录Ⅱ:教师维吾尔语在线学习需求调查表93-95
  • 附录Ⅲ:课程评价问卷95-96
  • 致谢9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吾买尔·赛地;;浅议维吾尔语复合词[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2 柳元丰;;古代维吾尔语借词研究[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阿孜古丽·阿不都热西提;;浅析维吾尔语伊犁土语中的俄语借词[J];现代交际;2011年04期

4 王荣梅;;维吾尔语中的借词现象及其分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5期

5 林青;;维吾尔语传信策略研究[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6 马德元;维吾尔语实词的切分原则[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7 张伟立;浅谈维吾尔语中的“J+?”句[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8 柿木重宜;朋·乌恩;;古维吾尔语对蒙古佛经的影响[J];蒙古学信息;1993年04期

9 张玉萍;;维吾尔语状语的分类[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10 莎妮亚·凯穆拜尔;维吾尔语中词的重叠[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吾买尔江·库尔班;阿里甫·库尔班;;维吾尔语框架语义知识库语义角色描述体系研究[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阿里甫·库尔班;吾买尔江·库尔班;尼加提·阿不都肉苏力;;维吾尔语框架语义网的数据库结构的设计[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古丽娜尔·艾力;买买提玉素甫·苏来曼;;维吾尔语语音数据自动标注[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阿布都热依木·热合曼;艾山·吾买尔;吐尔根·依布拉音;帕里旦·吐尔逊;哈里旦木·阿布都克里木;;维吾尔语句法树库标注体系[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艾斯卡尔·艾木都拉;;维吾尔语鼻音的声学特征分析[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梁洁;杨新璐;;维吾尔语韵律层级边界感知及其声学特征研究[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阿依克孜.卡德尔;开沙尔.卡德尔;吐尔根.依布拉音;;面向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的维吾尔语名词形态分析研究[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吾守尔.斯拉木;马欢;;维吾尔语文语转换系统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易斌;;维吾尔语元音/y/的声学特征分析[A];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艾斯卡尔·艾木都拉;赛尔达尔·雅力坤;祖丽皮亚·阿曼;地里木拉提·吐尔逊;;维吾尔语浊塞音的声学特征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NCMMSC'2013)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井波、实习生郁萌;维吾尔语水平考试系统进入研发阶段[N];新疆日报(汉);2010年

2 特约记者 蔺高峰 通讯员 武瑞;女法医“西日古丽”[N];喀什日报(汉);2010年

3 本报记者 任红芳;阿克苏电视台维吾尔语译制中心录音棚投用[N];阿克苏日报;2010年

4 一东;以多语种服务打造沟通新渠道[N];亚洲中心时报(汉);2011年

5 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自治区党委驻伽师县工作队 张坚义;语言架起沟通心灵的桥梁[N];新疆日报(汉);2012年

6 刘冰;从王蒙流利的维吾尔语想到的[N];中国民族报;2013年

7 记者 江亚平;搞分裂慌不择言,热比娅谎话连篇[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8 陈学迅;王蒙谈维吾尔民族语言文化[N];新疆日报(汉);2005年

9 记者 王新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疆维吾尔语编辑部工程开建[N];新疆日报(汉);2010年

10 记者 达·照日格图;我国首部蒙古文字手机研制成功[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阿布都那扎尔·阿布都拉;维吾尔语构词词缀历时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2 巴克力·阿卜杜热西提;古代维吾尔语医学文献的语文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3 倪宏鸣;维吾尔语和阿美语语言特征对比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魏玉清;维吾尔语和谐现象的音系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尼加提·苏皮;维吾尔语伊犁土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斯迪克江·伊布拉音;现代维吾尔语中的比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阿克里·先木西;维吾尔语表语—系动词谓语结构[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8 吐尔逊·卡得;维吾尔语柯坪土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木再帕尔(Muzappar Abdurusul);论维吾尔语的名词化短语[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徐彦;从维吾尔语外来词看相关文化对维吾尔族文化的影响[D];新疆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阿不都若夫·塔吉;汉维语言接触中汉语对维吾尔语的影响[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韶华;不同语速下维吾尔语无声停顿的形式和功能[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3 钟雪君;维吾尔语人体词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4 吴向丽;外来词对维吾尔语的影响[D];新疆大学;2010年

5 高雪;维吾尔语伊斯兰宗教词语及汉译技巧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6 阿力木江·玉苏甫;论维吾尔语口语中句子的语用变化现象[D];新疆大学;2005年

7 麦热甫阿依·吾斯曼;察哈台维吾尔语虚词研究(后置词、连词、语气词)[D];新疆大学;2006年

8 王静;维吾尔语与汉语的引语对比[D];新疆大学;2003年

9 柳彦玲;维吾尔语形态致使句与汉语“使”字致使句对比[D];新疆大学;2007年

10 张乐;维吾尔语的“黑”“白”在汉语中的翻译[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848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9848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e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